歷史比小說好看


歷史比小說好看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裡的七張面孔:皇帝朱元璋、篡位者朱棣、清官海瑞、太監魏忠賢、造反者張獻忠、叛徒吳三桂、忠臣鄭成功,七個人物串起明朝發家興盛及衰而亡的過程。


因食不果腹而走上起義之路的農民朱重八走上帝王之路成為擁有至高權力的皇帝朱元璋,他掀開的明朝這一頁並沒有開個好頭,整個朝代都打上他個人性格的印記。一生克勤克儉,從不忘記自己的農民身份,也讓其統治的整個國家深深刻上農民本性:保守、短視的實用主義、極強的親族觀念。真是小時缺鈣(飢餓)長大缺愛(殘暴),從小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更追求穩定,所以極盡細緻和嚴苛規定國民的衣食住行,將動物人束縛成不得動彈的植物人,以求大明穩定的萬世基業。


用最美的品德來裝飾自己,用最壞的打算來揣測別人。(說你呢,朱棣)朱棣和朱元璋極為相似,還有治國才略,但朱元璋沒有傳位於他。朱棣排行老四,不符合嫡長子繼承製,其母只是一個妃子,身份不夠高貴,且脾氣暴躁,不合朱元璋心裡“守成之君”的形象。


海瑞真的不適合在中國這樣的官場混,但官場又需要這樣的人裝點精神門面。


魏忠賢這種人的出現真的不是賭博撞大運嗎?


張獻忠入川作戰時就採用流動游擊戰法,可是入蜀屠川這樣的惡魔行徑堪比日軍侵華,手段之殘忍有過之無不及。其狀之慘烈,不忍卒讀,棄書離案。極端的忍耐帶來極端的非理性暴力,歇斯底里的病態人格。


吳三桂並非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卻不事家國兩飄零。


鄭成功帶領的鄭軍與荷蘭人的一役成為東方少有的一次勝利,本準備收復臺灣以建立復明基地,奈何明永曆帝被吳三桂擒殺,頓失精神支撐,收復此島對他毫無意義。所以就沒有後來。“叱吒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蔡元培)


如果對現實感到困惑,就去讀讀歷史,因為一切早已發生;

如果對歷史感到困惑,就來看看現實,因為歷史正在發生。


歷史比小說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