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二、六大古鎮生夢境,江南水鄉記憶新

江南水鄉的美景在於江南的六大古鎮,她們聚集了江南水鄉的所有,是江南的典型代表,既有共同點卻又各具特色。這六大古鎮分別是:崑山市的碧玉周莊、蘇州吳江區的姑蘇同裡、吳中區的風情用直、嘉興市嘉善縣的夢裡西塘、桐鄉市北端的水閣烏鎮、湖州市南潯區的富甲南潯,她們都以濃厚的古鎮文化氣息、清麗的水鄉情韻風貌,古樸的他鄉民俗風情,享譽中外,獨樹一幟。可謂是:

江南水鄉夢裡記,碧玉周莊人影熙;

水上古鎮哪裡比? 姑蘇靜幽為同裡;

神州水鄉第一鎮, 風情甪直五湖生;

煙雨長廊水墨城,夢裡西塘光影長;

藍印花布烏篷船, 水閣烏鎮枕河邊;

絲綢之府桑梓稠,富甲南潯書香洲。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1、碧玉周莊水依依,風景優美遊人記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個周莊”。周莊,東鄰上海,西鄰蘇州,位於蘇州崑山市,交通非常方便。周莊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已經在海內外被稱為中國的第一水鄉,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的代表,小橋、流水、人家。在周莊,小橋街道相連,深宅大院高簷,河埠廊坊石欄,臨河水閣幽靜,在一條條靜靜地流淌的小河倒影下,秀出了周莊的傳統的古樸典雅與現代的嶄新華美,真是:周莊風景美如畫,個個遊人心中掛。周莊歷史很悠久,是三國吳王哨子窯的封底,從春秋戰國時期到如今,一直很輝煌,所以它的文化底蘊很深,到處可以看到明清時期的建築文化,生活中的民俗民風文化,餐飲文化,服裝文化,茶香文化,水文化等等。

《碧玉 周莊》

吳地哨子窯來遺,碧玉周莊水依依。

輝煌古鎮已悠悠,橋街相連久來稀。

咫尺往來須舟楫,深宅大院高簷脊。

臨渠水閣廊坊西,風景優美遊人記。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2、姑蘇同裡青石幽,紅塵情緣上心頭

鎮同裡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最早建於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水鄉古鎮。同裡為五個湖泊環抱,全鎮被網狀河流分成七個小島。古鎮青石悠悠,小巷四通八達、幽靜嫣然,民屋白牆青瓦,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清淨幽然。

詩人用“濃墨淡描同裡畫,五湖碧水抱人家”的精美詩句,描寫的就是同裡詩情畫意的美景。春暖花開時節,來到這個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稱的小鎮,住在且息弄堂里民宿,聽聽故事喂喂魚,坐上小船聽小曲,再來壺清茶賞評彈,好一個世外桃源啊。滿腦子在幻想自己如若生在此地,白牆青瓦碧水紅船,穿一襲白色布衣,抱一盆衣服穿梭在高低不平的小巷子,雨天還可撐把油紙傘,在幽靜的青石街沐洗閒愁,還可以閒下來繡幾幅江南煙雨,怕是真的超脫世外了吧......

《姑蘇 同裡》

春暖花開綠悠悠,姑蘇同裡小鎮遊。

青石古巷四通幽,莫疑陳公茶社樓。

倦依扶欄親臨渡,濃墨淡描在五湖。

細雨輕雲洗舊愁,紅塵情緣上心頭。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3、神州水鄉第一鎮,風情甪直五湖生

有“神州水鄉第一鎮”的甪直,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文化、文明歷史。她的古老文化有:歷史名勝古蹟、青石古橋古街、名宿古籍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曆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讚歎不已。當人們來到古鎮,漫步古街,就會去身心地領略小鎮風景,開心愉悅撫玩古橋駁岸,真摯虔誠看看漁船人家,真是別有一般風韻,情趣無窮無盡。甪直為多水之鄉,有“五湖之汀”的美名,其五湖是:北邊的陽澄湖、南邊的澄湖、澱山湖,西邊的獨墅湖、金雞湖。

《風情 甪直》

神州水鄉第一鎮,風情甪直五湖生。

古港六處水流形,儀態端莊古銀杏。

古橋駁岸小巷行,街鋪沿河到如今。

漁蓮燈阜髻女情,芳華私語誰人聽?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4、夢裡西塘水墨城,煙雨長廊漁歌笙

古鎮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歷史文化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這裡有吳越文化的底蘊,有吳儂軟語的親切。在明代的時候建市立鎮,地處永安、遷善兩鄉,最初叫斜塘,後稱西塘。 古鎮地勢平坦,河流密佈,至今保存著25萬平方米的明清建築群,規模之大、保存完好,是江南少有的。9條河道交匯於鎮,把西塘古鎮分成8個大塊,24座石拱小橋又將古鎮的五塊地區連接成一片。古街商鋪依河而建,古居民宅臨水而築,石街古巷、粉牆黛瓦、石階拱橋、風雨長廊、烏蓬小船、煙雨蓑衣、炊煙裊裊,漁歌笙聲,這一切形成了西塘美麗絕倫的水墨畫卷。

邁進西塘,就如同打開了一幅彩繪長卷,古老的石街、幽靜的深巷、青青的黛瓦、白白的粉牆,河枕水上垂楊柳,橋貫兩岸是人家。那種古樸、悠然、典雅,就像是樓閣溫靜女彈奏古箏弦下流淌的韻律,也像江南旗袍姑娘錦帕絲綢上描繪的丹青,令人痴迷、使人遐想。

漫步西塘,腳下踩著青石老磚,看著那建於明清時期的風雨長廊,像是一幅幅清雅幽靜的美麗圖畫,如同一首首悠遠悠揚的古韻旋律,伴著西塘古鎮的樸素簡潔的民宅、長河而立、蜿蜒曲折,散發著一種幽靜溫馨的氣息。

暮色初上,晚風習習,墨色下沿河蔓延的紅燈籠已被點亮,悄悄地為河道換上了這片紅色的霓裳,映照在西塘河水上可謂是:萬家燈火明,一簾幽夢尋。

《夢裡 西塘》

夢裡西塘夜未央,河流密佈映長廊。

黛瓦粉牆幽古巷,臨水民宅鋪亮堂。

水磨湯圓客吃光,桂花老酒就蟹黃。

夜露凝香染霓裳,廊橋幽夢意猶長。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5、烏鎮水閣最是多,依河而築不錯落。

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北端,地處富饒的杭嘉湖平原中心。歷史上曾是兩省三府七縣錯壤之地,兩省是浙江省、江蘇省;三府是嘉興府、湖州府、蘇州府;七縣是桐鄉縣、石門縣、秀水縣、烏程縣、歸安縣、吳江縣、震澤縣。烏鎮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真上十字形的內河水系把全鎮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的人們分別稱她們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

烏鎮,昔日的江南明珠,今日的枕水人家。走進烏鎮,一條市河貫穿著全鎮,可以看到:古鎮以水成街、以岸成市,所有的房屋依河而築,看起來鱗次櫛比,但卻錯落有致。她的古色古香、含蓄優雅、乾淨清爽、溫婉沉靜,真是一個空絕澄澈、不落凡塵、魂牽夢繞的好去處。凡是目之所及,皆是小橋流水、粉牆瓦黛;那長長的青石板路,窄窄的古街商鋪,幽幽的寂靜水巷,瘦瘦的烏蓬小船,簡直就像一幅流動著的水墨畫卷。

《水閣 烏鎮》

烏鎮水閣最是多,依河而築不錯落。

四柵相連十字街,流水行船且當車。

青石板路小巷雅,粉牆瓦黛水人家。

樓臺落日窗前韻,魂牽夢繞情意蘊。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6、富甲南潯書香洲,永不寂寞解閒愁

南潯古鎮位於湖州市南潯區,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成為江南的蠶絲名鎮,是一個集人文墨客、詩書畫印為一體;古建築與西洋建築相結合的江南古鎮。南潯古鎮早就有“江南魚米之鄉”、“水上絲綢之府”、“文化底蘊之邦”和“詩書畫印之鄉”之稱,曾出現過許多著名文化人物,早在明代時期,南潯就有“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之說;在宋朝、明朝和清朝三代,先後就考取了41名進士;還有民國時期的奇人張靜江、“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的張石銘,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等。南潯在中國近代史上也是一個罕見的鉅富之鎮,鎮上就有“四象”之稱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著名作家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的寧國府、榮國府一樣的八家公爵大富之戶;還有民間嘲諷意味的“七十二隻金黃狗”稱呼的豪門、財主,可謂是富甲一方。

南潯小鎮風光旖旎,是一個非常獨特典型的水鄉,由於地處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南潯古鎮更加顯魅力。在這裡,居民傍水而居,民宅建築是典型的水鄉樣式,青磚黛瓦、中西結合;青石板路,幽靜小巷;彎月拱橋,廊坊穿梭;烏蓬小船,吳儂小調;泊船笙歌,炊煙裊裊的濃厚生活氣息,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江南水墨畫卷,讓多少文人墨客都愛上了這片安靜的土地。

《富甲 南潯》

富甲南潯書香洲,四象八牛黃金狗。

絲綢之府桑梓稠,魚米之鄉水上走。

燈火初上夜泊舟,波光倒影接天流。

邀伊故人同遊宿,清樽相對散閒愁。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三、小結:書盡芳華江南景,清雅江南入夢裡

江南好,小橋、流水、有人家;煙雨、宅閣、長廊下;粉牆、黛瓦、銀杏花;青石、幽巷、拱橋跨;烏蓬、小調、泊船歌;油傘、旗袍、溫婉女,書盡此生芳華;傾盡高山流水,清雅江南入夢裡......

夢裡江南水鄉,最唯美的詩情畫意、旗袍神韻,終被牽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