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40了還只是科員,還有晉升希望嗎?

胸納海天


從題主給出的這個條件,看不出是在幾線城市,因為城市的級別不同,所以科員所處的位置也不同。下面我就簡單的分級別討論一下,最高的級別因為城市有限,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一、在省會城市工作。

如果是省會城市的機關單位公務員,現在還處在處室的最底層位置。我有點懷疑你的能力,因為省直機關的公務員,沒有其他的意外情況,不說能力如何,單就按資排輩,差不多也是個副處了。

如果你現在還是科員,不要著急,只用等著就行了,就這個年齡來說,輪,你也能輪上一個副處。

二、在地級市工作。

如果是在地級市,就是一個科室的一般工作人員,想提拔為哪個部門的負責人,升格為副科、科級,也是很容易的事,相當於單位的一箇中層,一般人,都能做到這個位置的。

三、在縣城工作。

在縣處級城市,大概是一個科室的負責人,因為局長才是科級呢。30多歲的年齡,能做到一個單位的中層,說明你的工作能力還是不錯的,再加加油,可以往副科、正科上走一走呢。至於說是副處級,有希望,但不大,縣長雖然算是七品芝麻官,但在基層呆過的人都知道,能戴上那個烏紗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鄉鎮的公務員,其實是和縣城的機關是平級的,不另行討論了,不過要說的,最基層的鄉鎮公務員,雖然工作條件艱苦,因為位置多,所以晉升渠道更多,可以在鄉鎮裡當個鄉長啥的,也可以提拔到機關。

所以說,不管你是在哪個城市,晉升的空間都還是有的。


錦瑟談職場


應該是沒有晉升的希望了,下一步等著職級並行政策執行了,享受個待遇算了

40歲還是科員,你應該是在縣直單位或鄉鎮工作。在市直以上機關工作,除非特殊情況,如果40歲還是科員的話,只能說明你混得實在是太次了,不是個人能力有問題就是和領導關係處理的太差。但是如果在縣以下機關,尤其是鄉鎮工作的話,40歲還是科員的人還是很多的,畢竟基層的職數實在是太少了。不過,既然你在縣以下機關工作,應該是已經按照職級並行政策享受副科工資了吧。

在新公務員法修訂以前,你還有可能提拔個副主任科員,但是新公務員法施行後,你只能是按照職級並行政策套改職級了。因為新公務員法取消了非領導職務,只保留了領導職務,以後就沒有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了。而在基層,非領導職務也是有很大權力的,提拔個副主任科員就是提拔了職務。但是,今後你想要得到提拔,只能是提拔領導職務了,也就是提拔副鄉鎮長、副局長,但是,40歲之前都沒有得到提拔,40歲以後就更沒有機會了。

總之,40歲還是科員的你,不出意外情況的話,這輩子是沒有被提拔的可能了,就安心等著職級並行政策施行後套改個職級算了,還想什麼當領導!


中省直遴選


40歲,正是人生黃金時段,還有提拔晉升的機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要灰心!

如果你在鄉鎮基層工作,提拔的希望非常大。2012年起,我一直在鄉鎮工作。從我身邊提拔的領導看,大多是40歲左右的人,他們工作年齡長,工作經驗豐富,工作業績突出,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到40左右才能得到提拔重用。在鄉鎮提拔為領導幹部,是非常難的,領導職數太少,工作人員多,能得到提拔的都是基層經驗豐富,工作業績非常突出的。如果你在鄉鎮工作,請不要灰心,繼續踏實工作,創造實實在在的工作實績,讓領導欣賞,讓同事心服,這樣才能得到提拔。

如果你是在市直部門或者以上的部門,40歲仍得不到提拔,我覺著希望就比較迷茫了。在地級市以上單位,提拔副科或者正科是非常容易的。我在鄉鎮工作,跟我一起考入公務員但是在市直部門上班的同學,大部分都已經提拔為副科級了,甚至有的都已經提拔的主任科員了,鄉鎮和市直部門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你一直得不到提拔,自己就應該反思一下,肯定是自己存在問題,找準問題癥結,然後立即改正,奮起直追,踏實工作,這樣才能改變現狀,爭取得到提拔。否則,仍是以現在的狀態工作,恐怕真的很難提拔,畢竟德、能、勤、績、廉不全的人,是很難得到組織部門認可的。

今年6月份,新的《公務員法》就正式執行。這對普通公務員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消息。最讓人欣喜的是,將要實行職務職級並行制度,即使你職務得不到晉升,但是隨著工齡增長,你的職級也會得到晉升,從而享受相應級別的工資待遇。因此,作為基層公務員,不一定成為領導幹部,但是卻可以享受高級別領導幹部的工作福利待遇,這是非常贏得民心的政策。

40歲,人生好時期,提拔在眼前,請不要灰心,仰望天空,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狠抓落實,創造無悔的工作業績,讓領導有理由提拔,讓同事認可你的工作,這樣,組織才能將你納入提拔的範圍,合適的時候也會提拔你。


職場百靈鳥


沒有關係,沒人推薦,你就別想那麼多了,做好本職工作,孝敬好父母,教育好子女,放假了,帶孩子去外面走走看看,增加孩子的見識,帶老人出去走走,放飛一下心情!這個世界,除了工作,還有很多的事情在等你……


重生之錦繡人生


根據套改政策實踐,所謂平套,高套後基本上還是原職務等級,再往上晉升也是有指數比例限制的。


造神神鬼相通人鬼不分


作為一個基層公務員,從我的經歷來看,晉升還是有希望的!

從幹部政策大環境講,18大之後用人選人的導向一個就是不以年齡切線,並且抑制了之前幹部年輕化標準中,年輕幹部火箭式升遷的現象。現在選人用人機制更加規範,一步一個腳印,履歷必須完整。因為都要公式,如果履歷方面出了問題,很可能就一步錯全盤皆輸。

第二就是必須先到基層歷練,在基層先完成身份轉換,也就是從參公身份轉變為公務員身份。如果你是縣級的,必須到鄉鎮鍛鍊,當然你有強硬背景除外,但是基層歷練是提拔必須的,無論是真正紮根還是鍍金都必須完成,否則在提拔的時候沒有鄉鎮履歷很容易被詬病。在基層歷練,機遇好屆中調整就可以解決,一般幹完五年一屆大調整時候給力解決。

第三就是身份轉化為公務員之後,一般也就是鄉鎮副鎮長副鄉長,想要繼續晉升,有兩條路,一條就是繼續從鄉鎮副職-副書記-人大主席-鄉鎮長-鄉鎮黨委書記,當然如果40歲了,正常路徑最多走到鄉鎮長或者書記一級就可以封頂了,另外一條就是想辦法調到縣直單位擔任副局長,然後單位副職-鄉鎮長-鄉鎮黨委書記。

對於縣來說,正科級基本就是封頂了,科級依靠個人奮鬥基本可以實現,到了處級以上,越來越依賴不可控因素,能力因素越來越小,因為到了正科級基本能力水平都差不多也不錯,比如背景、出身、運氣等。

祝福大家早日升遷提拔啊!


公子天行健


快40了還只是科員,如果在縣裡,不算奇怪,像你這樣的大有人在,特別是在鄉鎮機構。如果在市一級單位,40了還只是科員,就是個異類了,你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至於省級以上單位,40歲的科員估計找不到,如果有,不誇張地說,絕對是個奇葩。至少小公目前還沒有見過省級以上機關單位有35歲以上的科員。

所以說,快40歲還只是科員,多半集中在縣一級。在這個層面,在這個年齡沒有升上去,說明你沒人,或者沒跟到人,以後估計也不會有太大前途,當領導估計是沒什麼希望了,唯一的盼頭就是新公務員法實施後,執行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套改工資。按照新法規定,公務員非領導職務將統一改為職級。科員有兩級,分別是一級科員,二級科員;科級有四級,分別是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你現在是科員,相當於新法實施後的一級科員,達到年限後可以晉升四級主任科員,享受相應的工資待遇。至於四級主任科員什麼時候能升三級,就要看新公務員法實施後的配套實施細則了。

我是小公,專注體制問題解答,感興趣或有疑問的可以關注我,私信交流


80後小公


作為體制內人員,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您提出的問題。一、身份問題。您是參公身份,參公身份一般情況下和公務員區別不大,招考的時候也是同時進行的,提拔的時候和公務員同等對待,從身份上講您符合提拔條件。

二、能力和機遇。從您30幾歲的年齡判斷,您是通過千軍萬馬的考試考進來的,這充分證明您的學習能力是優秀的。30幾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也是建功立業體現人生價值的時候。一般慣例基層提拔在35歲以前,但沒有任何法律、條例和其他成文的規定35歲以後就不能提拔。在這個黃金年齡階段,如果你灰心喪氣、渾渾噩噩,那麼也許這一輩子都沒有提拔的可能了。以後有一天您可能會想:如果當年我再拼幾年會不會是另一番天地?建議您還是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三、幾點建議。30幾歲沒有被提拔,這充分說明了基層幹部晉升渠道狹窄的殘酷現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畢竟這種情況很普遍,我們並非個例。另外還是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價值,多學習、多提高,在工作方法上進一步提升自己,多向領導彙報,多展示自己的優勢。畢竟提拔與否都是為了更好的體現自己的價值,如果能被組織認可最好,如果不能就在自己的崗位上體現自己的價值,得到自己內心的認可。祝你事業順利,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一起加油一起飛


都這個年齡了還想再提拔當官兒,哪有什麼希望,沒有任何希望,老老實實做一個平常的人挺好的,現在當官兒呀,不容易呀,等會兒挺累的。人這一輩子我都幹什麼把它幹好呢?做人把它做透了,在細節上去完善自己,如果你有一份覺悟呢,那就好好的去修煉自己,提升自己,這個比當官重要。

當官兒啊,得有命啊的七星高照吧,那你看看你沒有這個命呢,就別求寧是啥呢?那個就是你前一生的造化啊,天生的造化的就這個樣子,別貪求,貪求是挺累的一件事情。

現在這個時代,小官大貪的人也挺多的,貪來貪去的就把自己的一輩子都毀掉了。當下的這個時代,多少人睡不著覺啊,退休以後回家都不消停,剛才聽人家有多少人退休七八年了,又被抓回去了,什麼原因呢?你過去做一下那些骯髒的事情暴露了唄。

做好人,做好事兒。別貪求。別在人民的便宜,你會活的很好,很精彩。如果你總想去佔便宜。貪婪,那麼麻煩事兒會很多,你晚上會睡不著覺。

神目如電。不要覺得你做的事情挺高明的。不搞名啊,老天看著你呢。

當官兒的靠命,沒這命就當不了官兒,所以說就別求了,越踏實越好,認清了形勢的,就做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平平安安的,不也挺好的嗎?你沒有那個財運,也沒有那種官運球啥的,月球越難受,別求我啊,要求也向內,求求自己呀,快樂,吉祥,平安,求自己的靈魂那得以提升,這是最好的。



東北向前


首先肯定的說,有晉升希望,雖然越年輕晉升空間越大,但不等於中年就沒有晉升希望了。40歲正是精力旺盛又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黃金時期,在我工作的縣級和鄉鎮層面,提拔的副科級大部分是40歲左右的。建議題主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要分析自己沒提拔副科級的原因。要看可能是個人原因、身份原因還是單位原因。

個人原因,比如是不是工作業績不突出,是不是工作努力了但未得到領導的認可、是不是未處理好和領導的關係等等,要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同時加以改進。另外要注意,能決定你是否提拔的往往是主要領導,所以要讓主要領導知道你有提拔的能力和提拔的意願。

身份原因,就是參公身份問題。雖然按照規定,參公人員的提拔任用參照公務員執行。但是在不同地方,實際領導幹部選拔任用中參公人員的提拔還是與公務員的機會差很多。比如參公身份只能提拔為參公單位的副科,而公務員可以提拔為所有行政單位的副科,這樣參公身份的提拔機會要小很多。

單位原因,比如是不是單位領導班子人員流動很慢,領導班子變動快,提拔新領導職務的機會才會更大。除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班子互相流動比較多外,一般科局單位提拔都是在內部比較多,提拔到其他單位任領導職務的特別少。比如是不是本單位你同年齡段有比你有競爭力的對手,這樣就會耽誤你的提拔,一般每個級別領導職務的提拔的窗口期最好的就那麼幾年,有人先你一步,那就耽誤你的提拔了。

二要針對原因確定努力方向。如果是個人原因就要立即做出相應改變,隨時做好抓住提拔機會的準備。如果是身份原因就要研究當地的參公單位和人員管理規定,考慮能否轉變身份再爭取提拔。如果是單位原因可以瞭解當地同類單位的情況,爭取調動到更有可能提拔的單位。

三要調整心態,職務不升就先職級晉升。6月1日起《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就實施了,按照規定題主應該可以晉升享受四級主任科員待遇,相當於副科級。

希望解答能對題主有幫助,也祝願題主能儘早提拔。

作者:獨善者眾也,職場領域創作者,基層公務員人事工作從業者,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