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一位教授的戰“疫”日記火了!詩歌書信千般叮嚀,配置“神器”線上教學

日記主人翁:

楊志彪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動物科學系 、F18級動科班班主任


1月30,正月初六,內蒙古

疫情發展迅速,我十分惦念我班級的學生。我想結合本專業知識,給同學們寫一封信。晚上十點,信終於寫完,併發在了班級群和家長群。

我給這封信取了一個題目:《科學認知,人文情懷》。希望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專業科學認知疫情的同時,不要忘記厚植自己的人文情懷。自古以來,對於士子學人就有高於普通民眾的要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交大四位一體的培養體系:“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就很好地貫徹了這個思想。每一個同學都應該自覺自願地按照這些標準要求自己,做一個有溫度、有情懷的人,對普羅大眾有一個最起碼的悲憫之心,能夠設身處地的為每一個處於困境中的同胞著想,為疫情防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同時,我告訴學生:疫情爆發,固然帶來了很多弊端,甚至負面影響,但同時也促使我們更多地思考,更快地成長,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民族的發展。希望同學們利用這個難得的安靜的假期,學習、思考、進步、成長!

2月4日,正月十一,上海

昨天回到上海,今天是居家隔離第一天。看到那麼多同胞遭受苦難,感同身受,總想著還能做點兒什麼。也看到那麼多交大人,和其他所有支援武漢的各界人士一起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戰“疫”。大家眾志成城,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與武漢共克時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選擇了交大,就選擇了責任!交大人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詮釋這個鏗鏘誓言。我既為同胞遭受大疫而痛心,也為舉國支援的大義而感動。看到工會在進行戰疫主題徵文,我寫下了一首長詩《我多想——》,用詩歌與武漢同呼吸共命運,陪伴同胞的苦難,見證同胞的堅強!

這首詩被上海交通大學教職工朗誦協會選中群誦。老師們朗誦聲情並茂,極富感染力,把我想表達沒有表達出來的內涵都展現出來了,我非常喜歡。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朗誦由31位老師參與,有的老師家鄉就在武漢,有的老師是湖北籍。大家“想為家鄉做點什麼”。

2月11日,正月十八,上海

學校做出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決定。由於我有一門《動物藥理學》需要進行線上教學,所以開始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在線培訓班。粗略算了一下有10場左右培訓和會議,聽了餘建波、邢磊、陳虹錦、沈增麗、陳玉泉、何晴等老師技術層面的課程,學習熟悉各種網絡授課的方式和軟件,ZOOM、Canvas、EV錄像、剪輯師等。也得到了姜斯憲書記、林忠欽校長、丁奎嶺常務副校長、吳靜怡處長、陳峰副處長等領導的宏觀指導和鼓舞。之前都沒有進行過這種形式的授課,有點忐忑,通過這些培訓、觀摩、指導,逐漸建立起了網絡授課的信心。學校和學院負責在線授課、組織培訓的管理部門的老師更加辛苦,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為了保證特殊時期教學活動的平穩運行,每個交大人都在默默地付出和努力。

2月18日,正月二十五,上海

居家隔離期滿,今天終於可以到辦公室了。進入久違的校園和辦公室,有一點小確幸。可是看到不斷飆升的被感染數字,心裡又變得沉重起來。不管怎樣,也要認真準備網絡課程,期待我網購的攝像頭早日到貨,開始新的教學歷程。

2月19日,正月二十六,上海

查看校歷,正常情況下學生應該陸續返校了。因為疫情,學生都不能返校,也不知學生們的現在的狀態怎樣。心動不如行動,決定做兩件事情。

交大一位教授的戰“疫”日記火了!詩歌書信千般叮嚀,配置“神器”線上教學

首先給近期過生日的六位同學分別寫了一封信(毛筆書寫),並拍照發給了學生。信中主要詢問他們的近況,並且勉勵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將疫情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思考、進步、成長!叮囑他們不要忘記自己是交大的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責任和擔當。六名同學收到信後,都很高興。其中徐瀟雨同學的回信很讓我感動,也體現了交大人的精神風貌。她說:“楊老師,收到您的來信,我十分感動。認真閱讀後,我認為有兩點值得我深思:一、個人如何盡到對國家的責任。有許多人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盡忠職守;有一部分人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與同胞共患難、克時艱;還有一些人,他們只是做了他們自己,一個有著一顆中國心的中國人。選擇了交大,就選擇了責任。疫情期間,我感到與國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對同胞有不可分割的情感。我一定會承擔好自己的責任,不辜負學校對每一個學子的殷切期望。二、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的聯繫。這段時間,是陪伴家人,修身治學的最好時期。作為一個動物科學專業的大學生,我身邊有許多人會和我討論新冠肺炎。有時,對於一些謠言,我能說服他們,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對於一些防護措施,我也儘量正確地解釋清楚,減少他們感染的風險。特別是習主席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讓我對自己當初對專業的選擇更有信心。‘停課不停學’,我希望能學有所長,報效祖國。”瀟雨的回信,讓我們看到了交大的未來和希望

其次,我決定對學生開始視頻家訪。通過家訪,和學生及其家長交流,瞭解了孩子們在家裡的真實狀態,為他們合理利用居家時間,提供指導和建議。

2月23日,二月初一,上海

按照教務處的要求,需要上傳課程的錄像。這一整天,我在辦公室裡一遍一遍地講解錄製,加上新學會的剪輯方法,總算完成了任務。其它上課需要的資料,也都上傳到了Canvas,也建立了課程微信群,就等待實戰的檢驗了。為了讓同學們能夠結合自己的專業學習,思考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我在Canvas網站上特意開闢了“新冠肺炎防控專題”。將自己參與的科普文章、書信、詩歌等上傳,旨在塑造學生的科學、人文精神,勉勵同學們將自己的命運深深融入民族發展的進程。

2月24日,二月初二,上海

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今天開始試講。第一堂課結束後,收到反饋,總體滿意,有些細節需要改進。學院也很貼心地為我們配備了手寫筆,期待儘快到來,以便更流暢、自然地授課。

一個小插曲,正式上課前,我放了閔行校區的上課鈴聲,當鈴聲響起的瞬間,我看到很多同學都會心的笑了……上課的儀式感還是需要的。

2月26日,二月初四,上海

交大一位教授的戰“疫”日記火了!詩歌書信千般叮嚀,配置“神器”線上教學

晚上七點半,召開了班級以抗疫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團支書彭澍主持,思政老師魏佳妮也全程參與。很久沒有見到學生,感到十分親切。我首先按照交大團委的要求講解了抗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生活學習指南、冷靜面對網絡信息等內容。其次主要強調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對這次疫情進行深入思考。同學們積極發言,表示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並在團支書的倡議下徵集班級抗疫主題的詩歌、朗誦、動漫等作品,為最終戰勝疫情貢獻微薄力量。

2月27日,二月初五,上海

交大一位教授的戰“疫”日記火了!詩歌書信千般叮嚀,配置“神器”線上教學

下午進行了第二次試講,手寫筆的確是一個“神器”,有在黑板上板書的感覺,學生也很喜歡。今天課後的反饋很不錯。繼續完善每一個細節,爭取下週一上課做到完美。

2月28日,二月初六,上海

疫情雖然仍然很嚴重,但是治癒率在不斷增加,新增的確診人數、疑似病例都在逐漸減少,各地、各行業都在有序復工。雖然離疫情結束還需要時日,但讓人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就像這校園中的白玉蘭,無論風雨陰晴,都在悄悄地綻放,迎接春天的到來。


供稿單位:農業與生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