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wti原油大跌30%?

丘崇壇


原油大跌有幾個原因,簡述為;

第一,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全球原油需求減少。

第二,OPEC與俄羅斯減產合作談判失敗,導致原油預期產出增加

第三,沙特宣佈大幅度降價,並且有增產的可能。導致原油生產國價格戰概率增加,為了市場份額增加產量。繼續促進供給量

第四,投機市場恐慌情緒影響。原油多頭平倉止損產生踩踏,進一步導致價格下跌。

第五,各國政治經濟博弈。以原油為武器,藉助世界經濟變動影響,來增加某些國家政治經濟壓力,以達到自己國家的政治經濟訴求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交流。謝謝點贊關注


倉實倉言


3月6日,總部設在維也納的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舉行原油生產政策協調會議。這場部長級談判的主角是主導歐佩克的沙特,和10個非歐佩克產油國的代表俄羅斯。

會歐佩克建議把現有日均減產170萬桶的計劃的時限從3月底延長至今年底,同時在日均額外減產150萬桶至今年底。結果!沙特和俄羅斯談崩了——既未就減產達成協議,也未就維持現有減產計劃達成一致。

結果沙特發飆了!這是沙特國有油企——沙特阿美,在歐佩克+大會後宣佈的第一個營銷決定。4月賣往亞洲的原油定價下調4-6美元/桶;4月賣往美國的原油定價下調7美元/桶。

知情人士透露,大幅降價之後就是大幅增產,沙特下個月的產量將遠超過1000萬桶/日,甚至可能達到120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本月產量為970萬桶/日。

沙特是要直接攻擊歐洲市場的俄羅斯油企。

結果!週一原油開盤就暴跌30%,市場真的慌了!

其實週日,沙特的股票已經崩盤了,沙特阿拉伯TASI指數下跌9.2%,報6215.89點。迪拜DFM綜合指數下跌8.8%,報2068.49點。受到衝擊最大的還是原油生產國!

而且,這個時候,全球疫情也在加劇擴散,而且恐慌情緒繼續升溫,在這樣的合力效果下,週一全球股市大崩盤走勢!


複利筆記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2020年的開年就迎來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原油暴跌,美股熔斷。資本市場觸目驚心。 很多投資人紛紛討論本次原油暴跌及美股熔斷引發的全球資本市場動盪的影響因素,尤其是與這次新冠疫情的關係,以及後續的發展對我們投資的指引。畢竟除了專業的投資人直接參與到原油期貨投資,參與全球商品市場,還有很多普通投資人也通過原油的FOF型基金產品和指數型基金產品等多種形式,間接參與到原油的投資和境外資本市場。所以,我寫下這篇原創文章,希望對部分朋友有一些參考的價值。

原油市場方面,本次的下跌由48美金經過前期的緩慢下探後於3月7日出現了閃崩跳水,最低跌破30美金,跌幅達令人乍舌的30%,目前石油價格稍作回升在32美金左右徘徊,那麼這次暴跌到底受何影響因素最為密切?我們一起做一個分析探討,將跌幅的30%進行歸因,以幫助我們梳理接下來的投資思路。 本次原油暴跌事件的直接引火線始於3月6日OPEC+會議上,沙特發出信號,表明由於新冠病毒可能會成為大流行病並拖慢全球經濟,從而打算進一步遏制產量。而俄羅斯總統普京週日堅稱,會合作以平衡石油市場,但目前的價格對該國來說是“可以接受的”,對減產始終沒有表態。談判意外破裂,不僅未能按計劃額外減產150萬/桶日,原有210萬桶/日減產計劃也將在3月底到期。

從事件始末來看,我總結本次原油的大幅波動與三個主要原因密切相關,他們分別是:供需因素;金融因素;多國間博弈因素。而疫情的走勢又與這三個關鍵因素息息相關。請容我慢慢分析: 第一個影響因素看供需因素:供需影響因素分為短期影響因素和長期影響因素。

短期因素:主要看新冠疫情的發展和控制情況帶給全球經濟的影響,從目前的進展來看,疫情在全球大部分國家都有了發病案例,尤其有些國家由於前期重視度不夠,導致目前事態趨於緊張。 在事實上,疫情導致了人流的自由流動受限,貿易物流的週轉效率急速下降,這種情況勢必在需求端直接導致原油需求量的下滑,而需求的下跌在短期內會打破供需平衡,在價格上有所體現,供過於求,價格下跌。下跌的幅度也取決於人們對疫情的發展和控制的預期。如果全球蔓延的局勢得不到遏止,悲觀情緒會佔主導,後續的持續震盪概率較大,而假如很快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侷限和控制,那麼疫情只是原油短期波動的一個影響因子,後續價格回升是必然。我認為疫情帶來的供需變化,尤其是今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需求驟降,可以解釋原油下跌的10%的原因。

長期因素:主要看新能源影響。新能源的普及以及成本的普遍下降,會長期影響原油價格,例如光伏的平價上網,電動車的市場接受度和產量均在逐步提高,風電成本的下降,替代能源的大範圍應用在長期會導致原油需求下降,供給富餘從而影響原油的價格。但僅目前看,新能源的發展之路還有很長,短期內不會對石油價格產生重大的影響,長期的預期也較難在短期的價格上反應,新能源因素不足以成為本次下跌的原因。

第二個因素是金融因素:金融因素包含兩個方面,主要因素是外匯因素,也就是美元的強弱。次要因素是整體金融環境因素,疫情會不會引起系統性風險和金融危機。尤其是週一的美股熔斷,是個值得警醒的信號。這一點後面再撰文分析。

外匯因素:一方面,美元走勢直接影響原油價格。自從1971年佈雷頓森林金融體系解體之後,美元雖然與黃金脫鉤,卻綁住了石油,成為世界原油結算貨幣,原油交易可以說是世界貿易的頭號交易,全球各國都需要儲備美元,正是由此奠定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元可以通過對不同國家的貨幣進行貶值的方式,把美國經濟的危機對外輸出。甚至美國一個前財政部高級官員也說過:美元是世界的難題。另一方面,產油國的外匯儲備總量對於美元對產油國貨幣的走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美元是外匯儲備的計價貨幣,產油國的外匯儲備量關係到美元兌產油資源國的貨幣走勢,美元兌產油資源國的貨幣走勢又影響原油價格,根據這樣的邏輯,去分析美元兌俄羅斯盧布及沙特幣走勢,進行初步對比判斷可以發現,美元兌盧布兩週之內走強,升幅近20%,而美元對沙特幣波動較小。所以從外匯因素上進行歸因,本次美元兌俄羅斯盧布的走強至少可以解釋原油下跌的10%。

第三個因素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與非產油國之間的複雜博弈因素。主要博弈因素包括三大產油國的產能及成本、外匯儲備、地緣局勢、甚至包括美國大選。

主要產油國之間的博弈因素:俄羅斯是傳統原油出口國,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佔該國出口收入的70%。沙特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也是OPEC當中最有影響力的成員。美國自頁岩油的繁榮後改變了世界石油供給格局,美國從原油消費國逐漸向原油出口國的身份轉變。 產油國博弈主要指的是這三大產油國爭奪市場時,在應對供給衝擊下對其他產油國的擠兌,包括美國對俄羅斯的擠壓,俄羅斯對美國的反制,沙特做為做大產油國的傲嬌,他們都有自己的優勢策略。

俄羅斯依託強大的亞洲市場支持優勢,認為疫情對其影響不大,雖然其生產成本42美元,根據其出口體量計算,油價每下跌一美元,俄羅斯的收入就減少20億美元。但同時考慮到近期盧比的貶值,匯率因素可能為出口價格帶來一定的利好。儘管目前30多美金的價格對於俄羅斯來說,虧損嚴重,不少機構對此的解讀是俄羅斯對美國在其軍事和工業上的制裁不滿,在態度上的反擊。俄羅斯策略是並不會削減石油產量,從結果可以看出反擊的決心。

沙特可以通過削減產量來提振油價,他的成本最低,最有實力打壓油價。所以沙特的策略是降價增產。一方面是大幅調降4月全球原油銷售官價,升貼水至歷史低位,其中亞洲官價升貼水調降4-6美元/桶,美國官價升貼水調降7美元/桶;另一方面是威脅大幅度增產,短期內可自當前的970萬桶/日水平恢復至1000萬桶/日以上,並不排除提高至1200萬桶/日的歷史高位。

美國的策略則是靜觀其變。對於原油價格下跌表現冷靜,一方面是因為原油價格下跌對美國經濟可以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藉機打擊俄羅斯的考慮也在博弈範疇中。但是由於美國方面的原油成本在40-45美元,因此30美元左右的原油價格如果持續,將導致美國頁岩油廠商大面積虧損,美國原油的產量很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在這三國之間的博弈中,在需求大跌、供給不減反增的巨大反差下,原油短期嚴重供過於求,這引起市場恐慌,直接導致價格崩盤。 所以,我認為俄羅斯、沙特、美國三產油國之間的博弈解釋原油下跌剩下的的10%。

另外幾個博弈因素包括外匯儲備、中東局勢、美國選舉等。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影響,但我認為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對於原油接下來的行情,迴歸到我分析的三大原因,未來主要關注疫情的控制後,物流貿易、民生消費的恢復對石油需求量的逐漸回升,美國經濟(包括美股走勢、大選、降息等)決定的美元走勢,以及OPEC談判的最新動向能否達成一致等。由於目前的原油價格遠遠低於兩大產油國成本,這種價格不可能為常態價格,在操作上所以可進行低吸買入。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後,油價回升至40美金以上是大概率的結果。 投資方面,原油價格暴跌後,化纖類、化工新材料類在產業鏈下游會受益,也可以重點關注。


朵朵小財精


第一,俄羅斯經濟一直被美國製裁,經濟舉步維艱,產業或許單一依賴於能能源輸出,尤其是石油,然而開採成本又不低。第二歐佩克為了穩定石油價格,希望俄羅斯減產,從來調整供需關係,讓石油價格保持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然而減產對於開採成本比較高🉐俄羅斯顯然不符合他的利息,雙方只能不歡而散。第三石油節的大哥沙特其實都是美國人在控制,他們的開採成本一桶只有不到十美元為了教訓俄羅斯,採用自殺辦法直接降價增產來對俄羅斯進一步打壓,這個時間一般會在一年左右,從而讓俄羅斯誇掉。總結這些都是大國之間的較量,我們作為吃瓜群眾只要看看就好,當然如果持續過久也會給世界帶來不好的影響那就是通貨緊縮,意思就是東西是便宜了,可是收入也減少,從來購買力下降,帶來螺旋下行,世界經濟也會進入冰凍,不知道這樣解釋你們能不能理解


魯班日記


OPEC上週的會議,提議減少原油產量,計劃減產120萬桶/日,但俄羅斯不同意減產協議,沙特的國王,是一個比較狠的人物,抓了自己的叔叔和兄弟們,並且在會議結束後,就決定不減產,反而要增產,從原來的日產200萬桶,增加到1200萬桶/日,同時降價銷售,使得國際原油市場巨震,布油和美油應聲大跌。


張小謎


根本原因是美國改變了原油生產格局,現在美國是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原油大跌的直接原因有兩個,一是歐佩克減產談崩了,之前所談協議在2020年4月1日起失效,各國可以不限量生產原油;二是疫情引起的恐慌和需求的直接下降。


二師兄80432907


最大的原因有兩個,但都根疫情相關。

1.疫情本身。這是病毒對人類世界大戰的鏡面反攻。不尊重生命不是從病毒開始,是人類自己種的種子。必重重重創世界經濟。石油最受影響。

2.疫情使所有戰爭風險速降至0。石油必大受影響。 而且這都是一到兩年才能重新恢復的,長線利空。 資本只能長線做空,超跌後短線再搏多。


金融小子


俄羅斯跟沙美槓上了,希望選擇我為 最佳答案 另外關注我 瞭解更多A股走勢


趙陽每日解盤


是俄羅斯和沙特原油開採量的問題。


河南洛陽猴哥


最主要還是沙特的增產和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