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對於逃課的人,你怎麼看待的?

微視頻剪輯


對於上網課需要客觀地看待。

首先,網課相對於面授質量是會大大降低的。坐在教室裡,可以有各種體態語的交互,例如眼神表情,等等。老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知道他們是否走神是否在認真聽。從而及時做出調整。

其次,上網課時在教室裡可以做的活動和練習在網課上無法實現。教師更多的是知識的呈現。練習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老師和學生的額外的勞動。

對於逃課的人,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待。也許這個學生其實坐在教室裡,他的心思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教師能夠知道的是他沒有在網上出現而已。即使在網上出現手機或者電腦在一邊,人恐怕在另一邊爬著,也不聽課而已。

所以對於上網課逃課,其實我們也要心寬一些。從深層次上講,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為學習涉及到很多的因素。首先對知識的渴望,對於受到教育對自身的提高的認識,這些都需要學生逐漸認識到,否則僅僅在網上點名進行考察,然後看是否學生在在線。這樣的意義其實並不大。


風中的雨英語


逃課的情況是複雜的,或“一刀切”理解為是不好的行為,顯然過於主觀,因為,逃課本質上不是一個貶義詞,只是一個客觀事實,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按標題的理解,可以進一步梳理問題,若上網課時,出現了逃課現象,最值得反思的是哪些?



首先,我們對逃課行為進行分析

1、課程質量原因逃課,

這個現象的出現,主因肯定不在學生,因為每個學生的情況是差異的,但網課的標準卻是統一的,就好比拿一個盒子裝蘋果,評估這個工作的好壞是,不管蘋果的大小與否,只要關心是否把蘋果塞進了盒子裡,結果可想而知。

2、學習進度原因逃課,

網課是一種剛需普及式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學進度需要考慮到大部分的孩子,當然我們要知道,尖子生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孩子的學習進度,並不是提高教育,而是補漏教育,若沒有差異化或針對性的學習內容相匹配,自然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因為提前知曉或學習過,產生了沒有意思這種感受,自然就逃課了。

3、學生興趣原因逃課,

這個情況比較複雜,相對人數也較多,但網課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知道,最大的瓶頸是失去了反饋這個環節,缺少了監督與反饋,就如同冰冷的物體,若是沒有極大的興趣,或極大的需求作為驅使,作為正常人很難持續保持對課程的關注,因此,對於網課的學習,過程自然不可控,效果自然也不好。


那麼,結合上述的分析,有哪些值得我們總結的,我認為有三點

1、課程定位:

個環節最為關鍵,因為只有定位準確,課程的主幹才可以展開,就彷彿是在農村的集市上,推銷奢侈品一樣,效果不好,不是內容的問題,也不是用戶的問題,而是,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地點、人這三個因素上,開展工作。

2、課程介紹:

這裡不僅僅指的是,一段精簡的文字對課程的描述,而是說必須要明白我們的用戶是誰,他的核心需求是什麼,通過課程學習用戶可以獲得什麼,這點不僅僅是職業教育,K12教育同樣適用,只用讓對的人來學習,才會有好的效果與體驗。

3、課程反饋:

對於課程反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交作業,或者是未完成後,對於用戶相應的懲罰機制,只有這樣,用戶才知道,課程不是冰冷的,它是活的,是有感情的,如果沒有完成課程要求,就會失去相應的代價,用代價去捆綁逃課的產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但具體使用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最後,逃課畢竟不是一個值得鼓勵的行為,在去管理這個事情上,預防大於事後的總結,優質的內容、流暢的表述、實時的乾貨,必要的管理,相信這些都有助於改善逃課這個行為。


【升學倒計時】專注高中升學內容創作,每天一個內容分享,歡迎關注

升學倒計時


現在上網課逃課,看兩個方面吧

一,這個是新鮮上課方式,很多學生可能一些牴觸,所以這個要慢慢引導

二,逃課的人,一般不好學,有一種想去玩的心態,這個做家長的要多監督


我是林沖教官


我感覺,先不是讓他明白要學什麼,而是要讓他明白為什麼學,是為了誰學!


建築業的小學生張老師


原則上要求學生必須參加,但是個別問題學生偶爾翹課也是可以原諒的。


暢笑娟


慢慢引導,沒有誰是有天生的自律性!


四川天府一號教育


新的東西有個適應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