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我們小時候都看過一些連環畫吧。我還記得我有一套《三國演義》,對其中一本“定軍山”印象深刻。


但你知道嗎,連環畫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一)腳本

連環畫的腳本,也是連環畫的文字稿,一般是根據文學原著改編而來。首先要熟悉腳本,瞭解故事的情節結構,瞭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外貌特徵,年齡,身材,服飾等。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二)收集繪畫素材和資料

比如畫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鬥爭故事,以李天心繪畫大師的《小武工隊員》為例,故事發生在膠東地區,李天心六十年代畫這部書時,就多次往返京津冀地區寫生,拍攝圖片,畫了很多本速寫,準備了很多的資料。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人物造型


為主要人物畫繡像,插印在一本小人書前頁。雖然有的小人書首頁並沒有繡像,但人物造型的工作一點也不能少。隨著故事情節的開展,書內的人物陸續登場亮相,這時候,主要人物的動作,表情,都會深刻地影響讀者。


刻畫各種人物要運用階級的分析觀點。如勞動人民體質健壯有力,鬼子漢奸則好逸惡勞,兇殘狡猾,體態或是肥胖虛浮,或是枯瘦乾癟,嘴臉醜惡。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小武工隊員》的主角是鐵星,鐵星家住在膠東地區陳家堡,他的父親老鐵匠因為抗拒為日寇偽軍做事而被迫害致死。1942年,鐵星的哥哥王鐵匠作為黨代表回來組織武工隊,領導抗敵鬥爭。在哥哥影響下,鐵星參加了武工隊的活動,併為摸清敵情打入陳家大院當了陳三怪的勤務兵,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機智勇敢地開展工作,逐步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武工隊員。後來在劉嬸的幫助下,在八路軍攻打陳家堡大院的戰鬥中,鐵星勇敢地擔任了爆被組嚮導,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主要人物除鐵星外,次要人物依次出場,老鐵匠,哥哥,八路軍首長,劉嬸,陳三怪,偽軍甲乙丙丁等。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場景和背景設計


在小人書繪畫中,有些場景會反覆出現,如陳家大院,炮樓等,一定要有連續性。前文已交待,故事發生在膠東地區,背景的設計要有北方的特色,如莊稼地,道路,河,橋,民居等環境都要符合腳本的要求。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構思構圖


構思好主要人物的第一次出場,設想好故事的開始和結局的畫面後,就可以構圖了。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連環畫的構圖還要考慮上下幅的連續,以求一個情節的統一和情節之間的聯繫。構圖比較重要的是取景,定位,佈局,層次銜接。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中景和近景)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遠景和近景)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近景和特寫)


以角度來取景的構圖分為:平視,俯視,仰視,斜視等。


白描線條要想畫出立體感,首先畫面上的透視要準確。例如,畫一群人,前面大,後面小,主要人物線條實,襯托人物線條虛,這樣才有立體空間的感覺。再比如,畫一棵大樹,人物在樹後,遠景要虛,主體樹幹要畫的實一些,分清遠近。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精稿


精稿是在草稿的基礎上用鉛筆把每個細節都畫準確。精稿要求畫的越精緻越好,精稿一定要先畫人物,尤其是人物的面部表情,最後再畫背景。對有些不肯定的輪廓線條和多餘的重複線條可用橡皮輕輕擦去,保持畫面潔淨。


勾墨線


勾墨線是連環畫繪畫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連環畫繪畫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透視中的仰視)


勾勒墨線的步驟和起稿時一樣,先畫人物。畫人物先畫面部表情和手,手的表現非常重要,俗話說:畫人難畫手。畫完臉部和手後再畫全身,人物畫好後再畫背景和道具等,要根據畫面上的佈局先近後遠,先畫近後畫遠處,線條近粗遠細,完美表現空間深度。


連環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李天心先生的《小武工隊員》,畫技嫻熟,筆墨精湛。2005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一次出版。當年入選全國百部優秀圖書讀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