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東華禪寺方丈 ┃ 萬行大和尚

養正堂開示


01

在這最好的時代,我們的職責是什麼?

近幾年,國內國際上發生了很多事情,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文化,我們中國都還是比較平穩的。

今天能生活在中國,感到真幸福。衣食住行無憂,還信仰自由。

不像有些國家,至今還有好多人溫飽都解決不了,更不用說信仰了。

今天我們中國的政策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政策都要開放,宗教信仰比任何朝代都要自由,人民也比任何朝代都民主。

說明我們現在的政策非常開放,執政黨非常英明,黨政領導可以說都是聖賢再來,才能在擺平國際紛爭的同時,把國家治理得這麼繁榮興盛,平安無事。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我們認為唐朝、宋朝、南北朝的佛教是歷史上最興盛的,再興盛,也沒有今天這個時代的佛教興盛,而且還這麼自由。

越是在這樣自由的政策下,我們作為出家人、傳教士,更應該小心謹慎做事,把自己完全奉獻給自己的信仰。

說大一點,就是為自己的國家、社會、百姓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人身難得,我們已得;佛法難聞,我們也已聞;太平盛世難遇,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就是太平盛世。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政治、經濟、軍事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繼續這樣發展下去,會對他們構成很大的威脅,怕我們中國在國際上稱王稱霸。

中國人從來不會在國際上稱霸,中國的傳統文化決定了中國人不喜歡爭強好勝,不喜歡稱霸。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這才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過去的四十年裡,我們國家一直偏重於發展經濟、政治、軍事、科技,現在這個階段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國家開始側重於復興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了。

一旦開始復興傳統文化,就離不開儒釋道文化,拋開儒釋道文化,中國的文化就沒有了根

身為出家人,我很幸運,不僅讀了佛經,也讀了儒、道經典,我常把三家的思想結合一起,為信徒答疑解惑。

能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大眾服務、為社會服務,我覺得很欣慰。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中國這幾年的經濟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走在國際的前列。

因為經濟發展得好,所以寺廟、道觀、教堂,也蓋得非常莊嚴,儒家的一些場所也都在逐漸恢復,各行各業都在提升。

因為社會的經濟效益好,人們的收入高,生活水平好,物質上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於是就有了對精神和靈性的追求,所以就重視起精神的家園、靈魂的殿堂。

02

我們追求的不是光環和榮譽

出家人在恢復寺廟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回報社會,例如做一些慈善事業,盡一個出家人的責任。

出家人傳播的是和平的思想、慈悲的思想。

不管是和尚、道士,還是牧師、阿訇,在中國宗教政策開放的前提條件下,不僅在恢復寺觀教堂,而且都在做慈善,為社會作貢獻。

甚至有很多寺觀教堂的出家人寧可自己省吃儉用,放慢建設寺觀教堂的步伐,也要把錢拿去支助社會上的孤寡老人、貧困殘障人士,扶貧濟困。

這本來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好現象,也值得發揚,但也給社會上一些非信徒造成了一個疑惑:怎麼這些出家人都變成慈善家了?他們怎麼這麼有錢?他們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教職人員變成慈善家是悲哀的。

我們不可能變成慈善家,也不應該變成慈善家。教職人員又不做生意,哪裡來的錢做慈善呢?

信徒給我們的錢,是讓我們建寺安僧、弘法利生的。

當然,有時候我們為信徒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疑慮和問題,他們也會回報給我們一些零花錢。

我們省吃儉用存起來,捐給社會上的一些孤寡老人、失學兒童、殘障人士。

長期這樣有意無意地捐助,漸漸地就產生了一點點社會效應,讓地方政府注意到了,政府為了推動和發揚這種精神,就給這些做慈善的宗教人士很高的榮譽。

所以寺廟的住持很多不是當地的政協委員,就是人大代表,比如我就是韶關市的人大代表。

我感覺自己並沒有為社會做多少慈善事業,作多少貢獻,但是政府給我的榮譽很高,頭銜很多。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社會上的信徒把錢給了我們這些教職人員,我們教職人員可以把錢捐到社會上去,但是不應該以自己的名義,而是應該以寺廟、道觀或教堂的名義捐出去,或者以捐給我們錢財的佈施者、功德主的名義捐出去。

傳教士應該提倡、呼籲社會上的人士做慈善,而不是自己扮演慈善者的角色。

可是很多教職人員都是以自己的名義捐出去,所以才給社會上一些不信教的人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出家人很有錢,都成慈善大使、慈善家了。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中國有個成語叫“劫富濟貧”,在歷史上這是一個褒義詞,它的原意是用力勸說富有的人去賙濟貧窮的人。

因為古時候的人認為社會財富應該共享,貧富應該均等,富人不應該把錢財用在自己的揮霍和享樂上,而應該懂得分享,懂得去賙濟貧窮的人,懂得做功德,為自己、為子孫培福報。

而現在的人則把它理解成貶義詞,認為劫富濟貧就是用武力脅迫富人,把富人的錢財劫走,拿去救濟窮人。

按古人這種意思,我們出家人現在就是在做“劫富濟貧”的事情,把信徒、功德主捐給我們的錢拿去幫助社會上需要救濟幫助的人。

但是這個榮譽、這個光環應該給功德主,而不是我們出家人。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我們出家人不應該要這個榮譽和光環,因為出家人追求的是無我和忘我。

但現實卻是,我們出家人拿著信徒的錢去捐款做慈善,而政府給了我們很多榮譽和光環。

我們為了保持這些榮譽,就持續地捐款,以至於社會上的人搞不清楚為什麼出家人、道士、牧師、阿訇會那麼有錢。

其實都是信徒把錢捐給他們崇敬的師父,師父作為一個傳遞者,把這些錢從他手裡轉出去做慈善而已。

03

傳播“人”文化

作為一個出家人,我們的定位不應該是慈善者,而是慈善的倡導者,寺觀教堂也不應該定位為做慈善之地。

出家人是傳教士,傳播的應該是人性文化、人文文化、人倫文化。

慈善文化不是我們主要要傳播的,科技文化、經濟文化、政治文化更不是我們應該傳播的,也不適合我們傳播。

一個傳教士的正確定位,就是人性文化、人文文化、人倫文化的傳播者。

而寺廟也不是一個慈善基地,而是一個文化藝術傳播的驛站,是一個學習的場所,是一個靈性修煉的地方。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但是,今天很多人把寺廟、道觀、教堂定義為慈善基地,也就是擁有很多錢財的地方,導致社會上一小部分人對出家人、傳教士沒有好印象,這是我們自己行為不當導致的結果。

我們出家人傳播的一定是文化,是圍繞著人產生的文化,我們傳播的文化一定是與人性、人文、人倫相關的,拋開人性、人文、人倫文化,其他文化都不適合我們傳播

一個寺廟,包括一個出家人,不管在哪裡,都應該與地方政府、與老百姓搞好關係,保持一致,與他們融為一體。

因為出家人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道德模範的繼承者、傳遞者,是道德模範的代表。

應該以道和德教化一方,配合政府帶領老百姓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和諧社會、靈性人生,這才是我們傳教士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才是我們正確的定位

萬行大和尚開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