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近年來,勝利鄉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旗委提出的“抓住一條主線、把握兩個關鍵、突出三個重點、落實四項保障”扶貧工作思路,結合旗委“3111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重大戰略工程,突出聚焦產業扶貧治本作用,全力抓好以節水農業、肉牛養殖、庭院經濟、生態產業、光伏扶貧為主的產業扶貧和扶貧產業園項目建設,使全鄉90%以上貧困人口固定在產業鏈、增收在產業鏈,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產業扶貧全覆蓋、無勞動力的貧困戶資產收益全覆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扶貧增收模式,推動全鄉貧困發生率由8.17%降至1.94%。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勝利鄉打造11.1萬畝高效節水農業扶貧增收綠色發展新模式。勝利鄉以貧困嘎查村為重點,在2018年至2019年兩年時間完成11.1萬畝農業高效節水項目區建設(共計更新農田井624眼、鋪設地下管道83萬米,安裝變壓器177臺套、鋪設低壓電纜36萬米、架設高壓線路42000米),佔全鄉總耕地面積的70%,覆蓋農戶6486戶17124人口,覆蓋率達84%,其中覆蓋建檔立卡貧困群眾538戶1609人口。在保證“6:1”掛鉤的前提下,爭取將全鄉餘下的3.45萬畝耕地全部落實高效節水,讓貧困群眾真正實現“人均6畝、戶均20畝”高效節水農田目標。

通過高效節水農田建設,推行淺埋滴灌種植模式,實行大壟雙行全程機械化作業,項目區實現“54321”的綜合效益,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和脫貧攻堅雙重效果,構建起符合本地實際的綠色發展新模式,打造全旗農業高效節水的“勝利樣板”。五省,即與大水漫灌相比每畝節水60%、省電30%、省工5個、省時3/4、省地10%;四減,即每畝減少化肥25%、減少農藥40%、減少地膜7斤、減少機械費用30元以上;三增,即平均每畝糧食增產320斤,畝效益增加240元,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兩促進,即:一是促進規模化經營。依託凌雲海集團、勁酒集團、原生種植合作社等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土地流轉5萬畝以上,佔全鄉耕地1/3;項目區內土地流轉、服務帶動、入股合作等形式規模經營達到80%以上;二是促進精準脫貧。通過節水農業、結構調整、特色種植等產業扶貧措施,使1600餘名貧困人口(佔90%以上)實現收入穩定增長,走上脫貧致富路。一實現,即:龍頭企業通過訂單及土地流轉,建基地、帶農戶、促增收,推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土地流轉賺租金、結構調整賺資金、基地打工賺薪金,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建立緊密農企利益聯結機制”的殷切囑託。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更新機電井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接管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電力施工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大小壟種植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林路工程

勝利鄉種植結構調整建設完成了“一個3萬畝,三個1萬畝”的特色種植產業園區,形成了“南甜菜、北高粱、中血麥”的結構調整佈局。近年來,勝利鄉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結合貫徹旗委“3111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重大戰略工程,以高效節水項目區為依託,圍繞產業、品牌和加工,持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和特色農業發展,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勝利鄉打造成為具有成熟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模式的“左中雜糧第一鄉”、“血麥之鄉”、“藜麥之鄉”。

2019年,全鄉種植結構調整建設完成了“一個3萬畝,三個1萬畝”的特色種植產業園區,形成了“南甜菜、北高粱、中血麥”的結構調整佈局。即:一、圍繞甜菜加工、甜菜種植產業,依託凌雲海集團,在西太平、後太平、前太平、新民、大辛屯、平安新村、仁義、巨寶等南部8個村打造3萬畝集中連片高效節水甜菜種植基地;二、圍繞血麥加工、穀物種植產業,依託原生種植合作社,在謝家、套格吐、林場、音德日吐、盧家等中部5個村打造1萬畝高效節水血麥種植基地;三、圍繞高粱加工、高粱種植產業,依託勁酒集團,在蒙古大營、額木勒吐、套格吐、安家窯、勝利屯等北部5個村打造1萬畝高效節水高粱種植基地;四、圍繞發展葵花、穀物訂單農業,在孟家、謝家、盧家、安家、東保安、旺沁套布、東張家等7個村打造1萬畝高效節水葵花和穀子種植基地。上述6萬畝種植結構調整項目區共覆蓋全鄉20個嘎查村,輻射帶動農戶1838戶、佔全鄉總戶數33.3%,其中貧困戶410戶、佔貧困戶總數70.3%。

萬畝甜菜種植基地·核心區通過“土地流轉賺租金、基地打工賺薪金、結構調整賺資金、集體經濟賺現金”四種增收新模式,為貧困群眾實現可持續脫貧提供有力保障。一、土地流轉賺租金——通過繼承種植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1.5萬畝,覆蓋南八村1008戶2520人口,其中貧困戶225戶611人口,佔全鄉貧困戶總數38.6%。合作社一次性流轉三年期,每畝每年流轉費用510元,每年共計765萬元,三年總計2295萬元。新建高效節水項目區耕地的流轉費用由過去200-300元/畝,升值為400-550元/畝。二、基地打工賺薪金——甜菜基地常年用工在150-200個(貧困戶40多人),用工高峰可達400個左右,絕大多數的用工都是合作社從就近村屯聘用,實現了基地農戶“一手流轉土地賺租金,一手基地打工賺薪金”的雙向增收。以西太平村為例,平常在基地幹零活的有50多人,每人每天工資120-140元,每年4月中旬至11月中旬為用工期,去掉陰雨天,按年1530個日工(五個半月)計算,農戶一人基地打工年薪酬可達2.2萬元。南八村的村民,年內通過在甜菜基地打工賺錢總共可達600萬元以上。三、結構調整賺資金——除合作社流轉外,農戶調結構自種甜菜達到1.5萬畝。甜菜每畝純收入可達1500元左右(按畝產4.5噸、噸價520元、畝成本840元計算),1.5萬畝共計可收入2250萬元。通過調結構種甜菜,與種植玉米等常規作物相比,每畝多收入1000元以上,即1畝甜菜=3畝玉米。四、集體經濟賺現金——繼承種植合作社在流轉土地為受益農戶提供租金的同時,以每畝10元標準,為南部8個流轉土地的嘎查村,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三年流轉期可增加南八村集體經濟收入45萬元。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三萬畝甜菜項目區航拍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甜菜項目區實現“門口”就業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項目區甜菜長勢喜人

今春以來,勝利鄉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組織鄉村兩級幹部200餘人開展“春風行動·義務植樹造林”活動,大幹30天,共計完成造林8個種類100餘板塊近9000畝,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一、在鄉北出口板塊、黨建三角公園等43個板塊完成景觀經濟林750畝,用苗3.5萬餘株。二、在富海、仁義等13個村栽植沙棘15.5萬餘株,完成生態經濟林1332畝。三、在仁義、旺沁等5個村栽植錦繡海棠6.6萬餘株,完成果樹經濟林1040畝。四、打造庭院經濟“小果園”示範村11個,為全鄉583戶貧困戶及410戶普通農戶補植四年生果樹3634株。五、規劃平安新村殘次林更新改造350畝。六、完成全鄉24個村屯綠化及連接線補植補造190畝,栽植柳樹、楊樹、檉柳等31350株。七、完成退耕還林、無立木林地恢復造林5100餘畝。八、完成西太平、大辛屯等14個村高效節水項目區防護林292畝,用楊柳樹大苗4.88萬株。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春風行動”啟動儀式和植樹現場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沙棘經濟林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景觀林航拍圖

勝利鄉深入貫徹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要求,按照“將支部建在最有活力的經濟組織上”的思路,積極探索“非建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殘疾人”的新機制,突出聚焦產業扶貧治本作用,充分發揮黨員致富帶頭人作用,扶持原生(小村谷香)專業種植合作社開展“黨建聯帶·產業聯建”活動,全力打造勝利鄉產業脫貧示範園區·扶貧車間,切實使貧困群眾脫貧在產業鏈、致富在產業鏈。科左中旗原生專業種植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總佔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有農產品大型深加工機械設備7臺套,是集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型種植合作社。經營產品主要為血麥、小麥、藜麥、穀子、高粱及豆類等特色雜糧雜豆,打造了“勝利血麥”等地標性品牌,雜糧產品日加工量可達1.5萬斤,血麥麵粉、雜糧日出貨量可達10噸以上,玉米麵粉日出貨量可達30噸。目前,合作社特色雜糧產品已銷往北京、天津、吉林、黑龍江、大連等近10個省市,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扶持原生種植合作社在謝家、套格吐、林場3個村流轉土地5800畝,集中連片打造農業高效節水血麥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周邊村屯種植1.02萬畝。基地一茬血麥收穫後,複種白菜、芥菜、蘿蔔等生長週期短、耐寒作物,土地利用率得到充分提升。一方面,農戶每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收入400元,惠及農戶207戶,其中貧困戶47戶;另一方面,農戶又在合作社種植基地打工年均收入1.5萬元左右,合作社季節性(4月上旬至11月上旬)用工有六七十人,其中固定用工貧困戶15人、殘疾戶11人。原生種植合作社為全鄉3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提供血麥、黑小米等特色農作物種子,並以高出市場價格15%進行兜底回收,貧困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打造扶貧車間,一、投入扶貧資金158萬元,採取機械設備租賃和固定資產抵押投資兩種方式,扶持原生種植合作社建設產業園扶貧項目,建立緊密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帶動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連續資產收益10年,年均收益15萬元。二、項目收益按10%比例留作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90%收益資金由貧困村按3:3:4比例進行二次分配,其中:30%的年收益為6名貧困戶提供以工代賑公益崗位;30%的年收益用於村屯小型公益事業;40%的年收益作為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專項獎勵資金,惠及貧困群眾28戶82人口。三、原生種植合作社在生產車間提供固定就業崗位25個,其中貧困戶崗10個、殘疾人崗4個,人均年工資3萬元以上。貧困戶真正做到離土不離鄉,脫貧致富奔小康。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萬畝血麥航拍圖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血麥豐收盛景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小村谷香合作社綠色弱鹼血麥等雜糧雜豆農副產品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科左中旗勝利鄉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村重點工作新提升


紅綠藍合作社綠色弱鹼藜麥等雜糧雜豆農副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