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他鄉 父母不許她回鄉過年

遠嫁他鄉 父母不許她回鄉過年

1

2005年,曉曉遠嫁他鄉,因為懷孕,第一年沒回家過年。

母親打電話叮囑“過年要包餃子,說吉祥話”。曉曉回了句“知道了,知道了”。其實那是曉曉最不情願的景象,她不想母親擔心,也不想把在婆家的苦水向母親傾訴,畢竟,遠嫁是她自己決定的。曉曉無法忍受公婆分文彩禮沒出,結婚不要父母參加,而曉曉是個習慣把事情隱藏起來的人。

第一年在婆家過年,婆婆給曉曉一百塊錢,說到市場買些年貨。幾天前,曉曉就張羅著買些年貨,老公沒工作,自己又懷孕不能上班,花銷越來越緊張,婆婆給的一百塊錢,不知道要買些什麼,怎麼才能把這個年過去?

老公說,隨便買些對付對付算了,曉曉不情願“結婚就是對付的,為什麼第一年過年,還要對付?我孃家雖然在農村,可以,每年過年都是很豐盛的!”

為了買年貨,曉曉和老公愁壞了。最後,老公建議去農貿大廳買些便宜貨,至少可以多湊幾樣菜,顯得像樣些。大多數市民都喜歡去那裡買年貨,只是,人太多了,一不小心錢包就會丟掉。

但100塊錢真的不夠買什麼,轉了五圈,曉曉和老公還是沒湊足六盤菜,曉曉只好從腰包裡拿出準備生孩子的錢,十到下午1點,才大包小包的敗足年貨。婆婆是個嘴巴比行動要活躍的人,動動嘴就把已經身懷六甲的曉曉指使的團團轉。曉曉氣不過,想離開,卻又不知道去往哪裡?難不成要一個人跑回孃家過年?讓父母擔心?

大年三十那天,曉曉挺著大肚子,坐了十個菜,這是她嫁過來之前,婆家人很少做的。通常,公婆和老公一家三口最多六個菜,很簡單。

曉曉從小被母親灌輸“年三十的飯菜宜多不宜少,寧可剩也不要不夠吃。”所以,曉曉準備的很充足。

公公說“這麼多年,今年過的是最豐盛的一年!”

婆婆應聲“是”。

老公握住曉曉的手,投之感激的目光。

晚上包餃子,除了曉曉,公婆和老公都在看春晚。彷彿,這個年就是給曉曉過的。

回想在孃家過年時,爸爸媽媽忙碌的身影,曉曉強忍著淚水,在婆家過了第一個年。

遠嫁他鄉 父母不許她回鄉過年

2

第二年過年,正值母親六十六生日,曉曉家鄉有過六十六的風俗。

孩子還小,父母說“別回來了,孩子太小,家裡不比你們樓上溫度,別把孩子凍感冒了!”

公婆“不就是一個生日嗎?回不回能怎麼著?”

老公還算知冷知熱“回去吧,不帶孩子!”

這年,曉曉和老公正月初三坐火車趕往農村老家,雖說沒在農村過年,好歹和父母團圓了。

回家的路並不順利,人群擁擠,轉車複雜,上下車除了被擠的急赤白臉就是衣衫不整。

聊到回家,曉曉總是感嘆“每次提及回孃家過年,父母總是,沒事別回來了,大老遠的。”可曉曉真的很想回家,很想和父母過個團圓年。

父親不讓曉曉回家,曉曉明白其中的道理。

曉曉從懷孕到生孩子,一直沒工作,老公的工作不穩定,時而有收入時而沒有。家裡的開銷一天比一天緊張,他們怕曉曉多一份負擔,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肯讓曉曉回來。

公婆說:“嫁過來還要一年回一次孃家嗎?賺點錢不夠路費的。”

曉曉聽得難過,也沒說什麼,只是默默的暗自下定決心!

女兒1歲半時,曉曉自己創業,她的目的很簡單,要想公婆看得起自己,就要努力提升自己。

曉曉深知,公婆小市民心態,只因曉曉是農村女孩,又沒有穩定的工作,空有一張大專文憑。這的確讓公婆整個家族的七大姑八大姨看貶了曉曉。

“有時候回想起被公婆和他們的親戚看不起的日子,真的是很難過。好在,熬過來了!”時至今日,曉曉回想起創業前,沒錢時被人看不起,被人阻止回鄉探望父母的日子,還是滿滿的痛。

用了五年時間,曉曉改變了自己,家裡的車子房子,都是曉曉賺的,從此,和公婆再無瓜葛。

遠嫁他鄉 父母不許她回鄉過年

3

有了房和車,曉曉自由多了,想回孃家,隨時隨地就回。婆婆去世了,公公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曉曉“為所欲為”。七大姑八大姨也轉變了態度“曉曉太要強了,這幾年,家裡都靠她了!”

有人說曉曉命不好,有人說曉曉老公命好,不管周圍人說什麼,曉曉一直沒忘記初嫁過來時受的委屈,和回孃家給母親過生日被阻止的場面。

終於,熬到頭了。

爾後的每個春節,無論有沒有時間,曉曉都期待回鄉和父母過。只是,父母並不希望曉曉來回折騰,勞民傷財。

即使這樣,哪怕過年當天不回家,爾後,曉曉也會帶著老公和孩子回家與父母聚一聚。

今年春節,曉曉沒打算回家,因為老公工作忙,孩子的學習緊張,曉曉想著平時多回去幾次,春節就不回了。

可昨天的一個電話,又崔生了曉曉回家過年的想法。

父母都病了,家裡連個做飯的人都沒有。大姐說,屋子裡冷冷清清的,就像沒有人住過的一樣,要他們去大姐家,父母卻不肯。他們怕麻煩大姐,畢竟大姐體弱多病。

曉曉每次都能從電話裡聽出父母病重的鼻音,知道他們明明沒好利索,卻強裝健康告訴曉曉“好了,生病不得有個過程嗎?這眼看著就好了!”

曉曉忍不住哭泣,遠嫁,讓自己少了孝順父母的機會。父母生兒育女,不就是為了生病年邁時有兒女在身邊照顧嗎?可是,曉曉卻不能在父母最需要人的時候回去。

曉曉告訴父母回家過年的打算,被父親再次制止了“別回來了,我們都好了呢!”聲音很嚴厲,像兒時不好好學習被呵斥的樣子。

父親很焦燥,生怕曉曉半路殺回去的樣子。因為曉曉不止一次,沒通知父母,半路殺回家。

父親一再強調,不要曉曉回家,說他和母親再熬兩天,就能好利索了。還說,這次感冒很嚴重,村子裡好多年長的父輩們都病了。

曉曉不敢再堅持,她知道父親的脾氣,也知道,自己突然回去,會讓父親和母親急火攻心,得不償失。

曉曉掛斷電話,使勁地回憶父母年輕時的樣子,他們送自己上學,接自己回家,因為自己得了獎學金高興的去村子裡炫耀,因為自己月收入超過他們的年收入而興奮,因為自己帶他們四處遊玩盡孝心的喜悅之情。

只是,再幸福的回憶,也不及父母病重不能陪在身邊更讓人惋惜,曉曉捶胸頓足,罵自己“為什麼當初要遠嫁?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