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保险被拒赔了,你的全部资产就打水漂了么?

今天的文章,我们一起说一下大家很关心的话题:保险理赔。

首先,阿升会分享一则真实故事,是真实理赔经历。

从被拒赔到最后获赔,阿升提醒大家,如果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不充分,一定要据理力争,寻找多方支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真实案例,保险被拒赔了,你的全部资产就打水漂了么?

这个理赔经历是这样的:

2017年1月小晨(化名)得知一款“没有健康告知的医疗保险”的产品(这款产品包含意外身故/残疾和疾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责任),心中大喜。

因为父母亲都有不少健康问题和疾病史,一般医疗险的健康告知问卷是无法通过的,这款无需健告的医疗险就可以直接买了,即便条款约定“既往症不赔”,但是因为其他疾病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还是有保障的。

给妈妈投保后,2017年6月和9月母亲都因病住院了,顺利理赔了4000多元。

当时小晨觉得产品很不错,2017年9月份也给父亲买了一份。

因为父亲有8年高血压病史,只有这款无需健康告知的医疗险才能顺利投保。

2018年8月父亲也住院了,出院诊断是: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智能减退,高血压3级,高同型半胖氨酸血症,高脂血症,脂肪肝,腰椎间盘突出。

出院后小晨同样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是很不幸的是,这次被拒了。

拒赔的理由是有高血压既往症,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


真实案例,保险被拒赔了,你的全部资产就打水漂了么?


小晨知道父亲是有高血压病史,一般涉及健康告知的医疗险都无法投保,但去年给父亲买这款产品时,是确认过没有健康告知环节的。

收到了拒赔通知以后,小晨至少给保险公司打了3通电话申诉,明确告知投保时保险公司并没有要求做健康告知,不过保险公司客服的回复都是需要请示上级,并未有进一步结果。

小晨很确定投保时这款产品是无需健康告知,保险公司目前的拒赔理由是不成立的。

如果保险公司坚持拒赔,他就会上诉银保监会。

不过后来他想到了投保时是通过第三方保险中介的,于是也寻找了保险中介的理赔协助,没过几天,保险公司的理赔决定就下来了!

真实案例,保险被拒赔了,你的全部资产就打水漂了么?

保险公司以不符合健康告知为由拒赔,但小晨给父亲投保时,产品的确没有健康告知环节,这个拒赔理由不成立。

小晨认为,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坚持申诉,最后肯定是无法获赔的。

也许有人善意地相信,核赔老师认为这是增加告知后投保的,所以才下了这个“不符合告知拒赔”的决定。

但实际上,小陈今年1月给母亲续保的时候,产品已经增加了健告环节,但是具体是在何时增加的不得而知。

不知道那位下发拒赔决定的核赔老师,是否会被差评呢?

不过,如此不熟悉业务的核赔老师,也是该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懂得维护自己权益,也没有找到第三方的帮助,那么这个亏就只能自己吃了。


所以,对保险公司的理赔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向以下途径寻求帮助:

1.寻求保险从业人员的帮助,特别是处理过理赔纠纷的从业人员,对理赔结果能有一定预判,也可以看出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否充分或错误。

2.向保险公司如实反应甚至投诉。

3.寻求第三方保险经纪公司的帮助(前提是你的保单是通过中介平台投保),第三方经纪公司有义务从投保人的角度来维护投保人权益,他们在保险公司上也有更多话语权。

4.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上达天听以后,保险公司都会慎言慎行,谨慎处理。

5.寻找熟悉保险纠纷案件处理的律师的帮助,这可能是最后一步了。


真实案例,保险被拒赔了,你的全部资产就打水漂了么?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高血压可能是脑梗死的诱因,拒赔也合理。

但实际上,要证明高血压跟脑梗死是直接相关还是有点难度的,一般保险公司很少会以既往症为由下发拒赔决定,常用的理由是不符合健康告知投保,未践行如实告知的义务。

不过,这款产品当时销售时就没有健康告知环节,相当于保险公司的重要风控环节缺失了,吸引到不少慢性病患者来投保也很自然。

健康告知是用户筛选的第一道门槛,特别对对这类赔付额虽然低但是相对高频的医疗险,尤其重要。

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会觉得保险公司可恶,恨的牙痒痒,其实我也觉得保险公司的处理很不得民心!不过,保险公司也有“吃亏”的时候。


小晨这款产品他也推荐给同事购买。

这位同事也为父亲投保,后来父亲因为酒驾(血液酒精含量56)发生意外事故,最后不治身故。

因为这款产品除了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责任外,还有意外身故责任,同事向保险公司申请意外身故理赔,开始保险公司也是拒赔了。

经过一番争取,最后通融理赔了3万。

酒驾后发生意外导致的身故,保险公司拒赔,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没有问题,因为酒驾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而且酒后驾驶,已经可以预见意外发生概率已经是大大提升。

但是保险公司最后还是通融理赔了3万,注意是通融理赔,并非正规赔付。

这里应该是因为被保人身故了,保险公司出于人道主义做出了通融赔付的决定。

其实,这次通融理赔也是在小晨的帮助下才实现的,不过小晨事后也认为,保险公司当初的拒赔也合理。

分享这个,并非想要引导说通过反复纠缠来获得通融理赔,只是也想让大家看到,保险公司虽然有拒赔的时候,但是也有“温情”的一刻。

敲黑板时间:

1.对于保险公司,需要设计好自己的产品以及风控环节,特别是相对高频理赔的小额住院医疗保险,缺了健康告知一步,真的很容易带来大量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2.对于消费者,购买健康保险需要做好如实告知,才能在关键时刻维护住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也要合理善用上面第二段提到的各种渠道和工具。

今天阿升接到了一个人的信息,是保险公司销售,在一些不严重的既往病史上进行了隐瞒。

真实案例,保险被拒赔了,你的全部资产就打水漂了么?

虽然阿升回复的这位读者是事情不大,只要保险公司不知道就没事。

但阿升从心里鄙视这样的销售,因为虽然事情不大,但这位读者的风险确实还是有的。

一旦被保险公司发现,保单就作废了。

大家不要冒着侥幸心里哦~

如果您觉得好,就麻烦点一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