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新“絲綢之路”上的造夢者

乍暖還寒四月天,不負春光踏詩行。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著名瓷都景德鎮,蔡超開始了他的採風創作之旅。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景德鎮陶溪川

“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新平鎮是景德鎮最早的名稱。千年窯火,鑄就了“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瓷都盛世,景德鎮自古就是“一帶一路”的重要貨源地。

史料記載,宋元以來,景德鎮瓷器通過絲綢之路大量輸送至歐亞市場,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及貿易往來,瓷器獨特的藝術魅力也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和不同國度的文化交融碰撞、交流互鑑。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景德鎮陶溪川的創意集市

如今,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熱愛瓷器的人們,背井離鄉,紮根景德鎮,他們被稱為“景漂”。

而“景漂”聚集的地方,則是依宇宙瓷廠(景德鎮十大瓷廠之一的)舊廠區而建的文化街區——陶溪川。整個街區以紅磚建築為主,都是在原先廠房基礎上改造而成,這裡不失歷史的厚重,又因為大批“景漂”的流入,讓傳統與現代、中國與外國之間的文化碰撞交織在一起,相互滲透,又相互融合。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景德鎮陶溪川

在這裡的國際藝術家工作室,蔡超見到了出生於英國的藝術家雷菲力(Philip Read)。三十多年前,出於對中國的喜愛,雷菲力來到中國。如今,“留守”在景德鎮的他,為自己的藝術找到了新的載體——瓷板畫。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雷菲力瓷板畫作品

他金髮碧眼,高大幽默,喜歡用蹩腳的腔調說上幾句中文俏皮話。“緣分”,是他對自己與景德鎮這座城市的定義。

在和蔡超的交談中,雷菲力無不透露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他娶了一位中國太太,畫中國山水畫一畫就是30年。他的工作室裡擺著茶具、供著佛像,卻聽著爵士樂,處處透露出中西文化交融的氛圍。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和雷菲力在工作室合作完成一副象徵著中外文化交流和友誼的作品《並蒂蓮》

雷菲力:

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畫中國水墨畫,它原本是補充我原有的繪畫技術。但後來我意識到,中國畫和英國水彩畫包含了相同的組成部分,因為懂得英國水彩畫令我更擁抱中國畫。我的自然本能和好奇心,發展了我今天融合中國畫和英國水彩畫的繪畫風格,它們的核心追求是從美學、哲學中探索尋找山水畫內的精神靈魂。

雷菲力從小成長在英格蘭南部,“我經常徘徊於連綿不絕的山丘田園。”對於自然的喜愛和嚮往那時候已經在菲力的心中埋下種子,後來跟隨叔父學習繪畫的他,經常花很多天時間一起創作英國的山水和風景畫。菲力的叔父Henry Boatwright是英國著名的水彩和油畫家,“閱讀威廉·華茲華斯的詩歌,是我最早的記憶,它影響了我的生命,使我成為一個藝術家和畫家。”菲力說。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雷菲力瓷板畫作品

雷菲力:在我生命的早期,藝術的種子早已播下。我到過許多國家旅行,尋找在這個世界上大自然之美。山脈、海洋、河流、瀑布不斷啟發了我作品的構圖。現在我的作品,正探索人體與大自然美之相結合。對我來說,人體與大自然是我生活觀察中的最好創作靈感。通過一系列線條和構圖,把這兩種題材統一結合起來,創造一個自然平衡的美。我運用色域,光,聲和詩歌中的矩陣,來營造畫中的構圖,探索人的多層經驗。

改革開放初期,雷菲力曾在中央美術工藝學院(現清華美院)師從教授朱軍山,學習中國畫。1996年,菲力應邀在景德鎮陶瓷學院作訪問藝術家,從那時起,陶瓷藝術也影響了他創作過程中對材料的應用。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正在創作雷菲力的畫像

這位“洋景漂”如此痴迷於中國文化以及他對景德鎮的熱愛打動了蔡超,雷菲力的作品讓蔡超覺得他似乎已經融入了整個中國文化氛圍之中。於是他決定為雷菲力創作一幅畫,並作為“‘一帶一路’蔡超中國畫作品展”的參展作品。

最後一位把樁師傅

在中國,沒有一個城市能像景德鎮一樣,從古至今依靠一種產業,延續千年。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生產一件瓷器需要經過72道工序,需要團隊合力完成,而一件瓷器最後能不能成,最終起關鍵作用的就是把樁師傅,陶瓷因此被稱為“火的藝術”。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在景德鎮,把樁師傅的地位很高,雖然在多數時候,把樁師傅都坐在柴窯前一口一口地喝茶。但到了溫度攀升的關鍵時刻,把樁師傅通過窯門上小小的火孔,便可判斷窯溫火候,指揮窯工適時添柴加火。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一千多度的窯爐前,74歲的胡家旺手中拄著一根柺杖,身穿白色的對襟布衣,說起話來慢條斯理,一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老爺子,唯一讓人感到特別的是他不大的雙眸中透出的凌厲,似乎早已在多年把樁的經歷中練就了一對“火眼金睛”,也奠定了他在陶瓷界的“江湖地位”。

他一個人在這把交椅上呆了二十多年,被人叫做“景德鎮最後一位把樁師傅”。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和胡家旺在柴窯前交談古法燒製的過程

在一座傳統的柴窯前,蔡超見到了這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胡家旺。胡師傅向蔡超介紹了整個柴窯燒製瓷器的過程,“柴窯的溫度不平衡,溫差大。前部的溫度達到1000攝氏度時,後部才300攝氏度。這就要求窯工掌握好燒窯的快慢,把握好窯內的溫度變化和氣氛。顏色釉就是利用不同的窯位和不同的氣氛燒製出來的。所以,燒柴窯全憑把樁師傅的經驗。”胡家旺說。

匠人們都很在意瓷器的“燒成氣氛”,也就是在燒製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和窯內各種氣體的環境狀態。柴窯以磚石壘砌,取山中松木潤器制,有根之木還原真火,將傳統的五行融入瓷器的燒製中,爐內的水汽和瓷器釉料有機結合,燒出來的瓷器釉面比之氣窯、電窯更潤澤、通透,散發出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

胡家旺:把樁師傅這個行業,是景德鎮上千年來歷史文化的沉澱,現代科技發展十分迅猛,新的技術也湧現出來。但傳統的技藝卻是無法代替的,它是景德鎮的命脈,是景德鎮的根。

“景德鎮唯一沒有流傳到國外去的東西,就是這些窯爐。”胡家旺解釋,古代只有來自都昌縣和鄱陽縣的人能燒窯,且要為馮、餘、江、曹四大姓的人。否則,連窯廠都不能進。

胡家旺在窯廠當學徒的時候,白天干著零碎活,晚上點著煤油燈偷師學藝。後來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為了振興柴窯事業,胡家旺懷著不能讓這項技藝失傳的心態,花了很多工夫去學當時基本上沒人學的東西。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胡家旺向蔡超介紹由他參與復建的多處古窯

除此之外,胡家旺還參與復建了他眾多祖師爺的窯爐,鎮窯、葫蘆窯、龍窯、饅頭窯……從宋代到清代,一個個古代窯爐得以恢復,保存和復興傳統的陶瓷文化,他的技藝也在新時代得到了重生和復活。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為“景德鎮最後一位把樁師傅“胡家旺畫像

蔡超被胡家旺堅守傳統技藝的精神所打動,想為他繪製一幅肖像,“胡師傅對傳統技藝的堅守,留住這些精華,讓子子孫孫傳承下去。這樣才能使景德鎮的傳統文化不至於流失,也使燒窯這種傳統工藝得到進一步的發揚。”蔡超說。

千磨萬擊還堅勁

蔡超1944年出生於上海嘉定工人家庭,幼年隨父至南昌,卻不慎因髖骨脫臼,被庸醫誤診致殘。年少的他便喜歡一個人在角落安靜地讀書,也喜歡看一些連環畫。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農村調查 (蔡超作品)

雖然命運將不幸降臨在他的身上,但他並未就此消沉,反而暗下決心:要活,要活下去,而且一定要靠自己活命!逆境中的他將保爾·柯察金和貝多芬視為精神上的支柱。

蔡超:小時候走路只能撐著小凳子走,還不能站起來,當時父母很內疚,總覺得對我欠一份情,把腳弄壞了。當時家裡生活條件不好,我一點都不怨恨我的父母,我覺得他們已經對我很盡心盡力了。

高中畢業時,由於自身困境,蔡超立志要做一名醫生,但因為身體的殘疾遭到了醫學院的拒絕,改考美術學院後,還是因生理疾患被拒之門外。

蔡超:懂事以後,好幾次沒有考入大學就是因為殘疾的原因,所以父母非常擔心我的前途,一是成家立業,更重要是將來幹什麼?所以別人問我為什麼學美術,我一開始並不是因為熱愛藝術,首要的想法就是找一個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之後我才發現我原來心中真正的夢想就是在這裡,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學習,付出比一般人多十倍的勞動才能走到今天。

此後,無緣求學的他四處打工,後來去了南昌書畫之家自費做了一名學徒。無緣進美院的他,在這裡找到了師承,朱良樸曾給予他西畫造型的啟蒙;跟隨黃本貴習作傳統中國畫;同期,又從黃秋園學習臨摹古畫和書法。

文革期間,作為紅色革命根據地的江西又帶給蔡超新的機遇,中央美術學院的畫家林崗、孫滋溪、浙江美院方增先、廣州美院林墉、謝志高等紛紛來革命老區寫生,蔡超有緣隨同左右共同作畫數年,跟隨他們跑遍了革命根據地,體驗了生活也積累了創作經驗。這段經歷被蔡超稱為“我的美術學院”。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與夫人

蔡超漸漸在美術上顯露他的靈氣與才華,應邀參加各類展覽的美術設計時,被一位擔任講解員的女孩看中,兩情相悅。起初,女孩的父母並不同意這段感情,但這位叫做徐非凡的姑娘毅然作出了自己的選擇,決心走進蔡超的生活。

如今,老兩口恩愛如初。七十多歲的蔡超依舊筆耕不輟,經常去外出採風寫生,他腿腳不便,陪伴在身側的夫人徐非凡便會悉心照料,牽起彼此的手走在路上。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曾創作的部分連環畫

在蔡超月薪只有三十多元的日子裡,住在8平米的房間,在煤油燈下勤奮地創作,他坦言:“一開始畫連環畫,並不是由於喜愛,多為了貼補家用。”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的時候,蔡超曾出版過四五十冊的連環畫,這對他今後擅長的人物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的作品《頂樑柱》

蔡超的創作歷程,從七十年代以《毛主席在農村調查》為代表的紅色革命題材嶄露頭角;八十年代以水墨人物畫的創作多次入選全國美術大展並收穫諸多獎項;90年代又以工業題材的創作蜚聲畫壇,他創作的《頂樑柱》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天地間(蔡超作品)

他用中國畫筆墨語言表現當代工業題材和城市題材。在這些作品中,那些大部件的高空吊裝機械、大體量的工業設備和鋼架、鋼索與操縱吊機的工人們互為主體,以直線和豐富的空間構成之美,演奏著現代工業華美的交響曲。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此次在南昌舉辦的“一帶一路”蔡超中國畫作品展系列是他對大西北和西南少數民族以及一帶一路參與國家人們生活的描繪。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創作的“一帶一路“人物作品(部分)

對少數民族生活的觀察體驗成為他創作涓涓不息的源頭活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作品在他筆下不斷湧現,在具象的表現形式之外更追求一種意境上的神形兼備,抒發情韻,如詩歌一般意深旨遠。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在採風創作“一帶一路“作品展的人物肖像

為時代畫像的同時,他記錄下的都是一路創作採風裡遇見的普通人,在這群人身上,他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一起,呈現出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蔡超採風創作的胡家旺和雷菲力也在此次“一帶一路“作品展上展出

“我擅長中國畫人物創作,兼攻山水、花鳥以及連環畫,作品將山水、花鳥、人物三者融合在一起,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蔡超說。

蔡超:我覺得“一帶一路”的含義,不僅僅是做生意,不僅僅是談政治,更重要的是人類一種情感,一種發自內心,想要追求的一種生活。反映了一種藝術上很崇高的東西,就是人性的真善美。“一帶一路”等於是一根友誼的線,用藝術和文化的交流把它串起來,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在“一帶一路”跑了這麼多國家,感受到老百姓和我們的人民之間是心心相通的,互相之間的感情能夠得到共鳴,能夠得到理解的,我覺得這點對我來說,對藝術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兼容中西的線條結構和以水墨為基調的書法用筆,構成他特有的書寫語言。除了他所擅長的人物畫系列,蔡超最愛描繪的對象便是姿態迥異的大樹,他筆下的樹所展現出的張力似乎與蔡超自強不息的內力取得了共鳴,成為其人格魅力的象徵。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白塔 170X122cm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行樂神木園 155X220cm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飼鹿圖 187X246cm

蔡超:我自己,就做一棵生活在叢山峻嶺的小樹就可以了。有生命力,享受陽光,享受四季的氣候變化,生命中的各種感受,有花開花落的時候,也有天寒地凍的時候,也有雨水。這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這個樣子。我覺得這樣更自由自在,更像一個藝術家,也更像一個老百姓想追求的生活。

蔡超:從事繪畫57年,走訪了40多個國家,在古絲綢之路上探尋文化的根脈

跟隨蔡超的腳步,尋找歷史的根脈,這位勤勉奮進的老人在古絲綢之路上邂逅了一段又一段美麗的故事,讓一張張鮮活的面孔躍然於筆下,也用畫筆串起了一條友誼之路。

正如他所喜愛的保爾·柯察金說過的一句話:“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這也正是蔡老一生真實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