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有"有效期",父母錯過孩子的有效期,必將受到過期的懲罰

當我們為人父為人母之後,才知道爸爸、媽媽這個稱呼其實是有很大的分量的。如果不能承擔這份責任,那麼最終受傷害的只有我們的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缺錢父母的的陪伴和教育,無疑是生活在危險之中。

教育也有

甘肅玉門的一位13歲小姑娘,就因為缺失父母的愛,最終發生悲劇。原來女孩的父母早年因為感情不和,經常發生爭吵。

後來兩人還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離婚。不就他們都組建了自己新的家庭母親甚至遠嫁到了新疆,女孩則跟著爺爺住。

由於女孩兒的爺爺平時對孩子關心太少所以女孩兒才在網絡上認識了一個比自己大9歲的男網友。最終兩個人在現實中見了面,竟然在一個月之內偷食禁果20多次。

當這件事情被女孩的父親發現之後,女孩反而求父親不要報警,因為她說在這個男孩身上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愛,父親聽到之後大聲痛哭起來,他覺得對不起女兒。

教育也有

我們可以看到,缺失父母的關愛,會讓孩子的行為以及思想出現嚴重的偏差,他們不會意識到這樣的做法對自己帶來的傷害。

《兒童心理學》認為,兒童形成第一個關係,通常是與母親的關係,非常重要。它顯示了保護、愛和安全,影響兒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

所以,如果孩子不能和母親以及家人,建立起一個穩定有愛的關係,那麼父母一旦錯過教育的有效期,在這以後也將承受不可彌補的痛苦。

教育也有

有一些父母看到這裡可能會反駁。我們也想陪孩子好好的長大,可是誰去賺錢養家呢?如果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品質,孩子所要承受孤獨是必然。

其實孩子所需要的關愛也是分階段的,如果能在以下這兩個階段滿足孩子的依戀需求,那麼孩子也能夠健康長大。

1. 0-3歲安全感建立期

能支撐孩子獨自面對社會的力量,就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在這個時候,作為母親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親吻、擁抱等帶有關愛性的動作,父親也可以常常的參與到育兒這個行列當中。孩子只有感知到來自父母的愛,心中才不會產生懼怕。

教育也有

2. 4-12歲性格培養期

有專家說過,在4-12歲這個性格培養,是塑造孩子靈魂最好的時候。如果您希望自家的孩子陽光、溫和、充滿正能量,那在這個關鍵時期一定不能缺少對孩子的關愛和陪伴。尤其是這個時期,也是孩子的青春懵懂期。只有對孩子加以關心,孩子才能學會保護自己。

鮑爾比認為,依戀的功能就像一個控制系統一樣,它被設計成去保持一個特定的穩定狀態,就是和父母保持近距離。

教育也有

所以如果您正好在孩子的有效期,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一定要抓住一切機會向孩子表達對他的愛。可是如果不幸你已經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有效期,當然也要想盡辦法的做出彌補。

一、在交談中,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

像我們上文提到過,通常父母在錯過孩子的有效陪伴之後,才會發現孩子為什麼變得如此叛逆、不聽話,這都是因為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原因。

既然已經錯過了,我們不妨放下身段和孩子進行正式的交談,把其中的原因和解決措施和孩子溝通之後,相信孩子也能夠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當然父母想要做出一定的彌補,這要按照孩子的個人意願,如果一味的勉強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導致親子關係更加矛盾化。

教育也有

二、抓住機會,儘量彌補

陪伴和關愛可以遲到,但是不能缺少。如果父母一旦意識到自己對於孩子的陪伴有所缺失,那麼,一定要抓住機會補償給孩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時間來陪伴孩子,孩子能夠切身的感覺到父母存在,內心的感知能力才會越來越強。

教育也有

三、必要時期,需要物質彌補

在電電影《銀河補習班》當中,馬皓文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教育缺失,不惜賣血去滿足孩子的想要電腦的願望。當孩子發展願望被實現了,前進的動力更強了。所以,在孩子有物質需求的時候,家長如果有能力要儘可能的滿足。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這一過程,需要我們家長付出心血才能換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