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一句話:"語言是一切智力發展的基礎和一切知識的寶庫"。

仔細琢磨這話,真的很有道理,因為我們對萬物所有的事情,必須通過它去傳達,去溝通,去理解,去學習。

而科學研究發現:"基本賦予了每個健康孩子正常的聽、說、讀、寫能力",但由於語言環境和語言教育有差異,而導致了很多孩子沒辦法充分發揮他們這些內在潛力。

因為差異性的不同,有些孩子可能比較弱,有些孩子可能比弱,而有些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語言的內容。

導致表達的的內容往往別人聽不懂,而聽和說的能力聽不上就會影響到讀寫的能力,再加本身的不自信,孩子的能力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優秀的會更加優秀,而語言能力差的孩子卻再怎麼樣都補不上!

這些,都離不開父母對於的家庭教育,畢竟,語言的發展期是在很小的時候,父母說的越多,孩子才會說的越多。

朋友家的孩子四歲《三字經》《弟子規》已經能夠讀全文,與大人的對話能力比小學生還厲害,這麼小的孩子玩遊戲都能夠有自己的主題,從不會漫無目的的玩,還會組織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每次帶出去都能夠吸引一大批媽媽粉,很多媽媽忍不住向朋友"討教心得"。

那如何培養一個能說會道的聰明孩子呢?以下"重點"家長要懂: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兒童語言發展的階段

兒童發展包括兩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語言能力,也就是對言語的理解。第二方面就是主動說出的語言能力,孩子首先是先理解言語,然後才會說話,也就是說,孩子要先會聽,然後才會說。比如,嬰兒在肚子裡就已經能夠聽得到外界的聲音,而最熟悉的,就是媽媽的聲音,此時,孩子已經具備了"聽"的能力,接下來就是理解言語的能力了,父母的話語,表情,動作,等等,都會影響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如果父母沒有去教孩子,那麼,孩子是不具備說話的能力的,從小和狼一起長大的狼孩,七歲時也只會嚎叫,而且語言很難再發展;從小生長在無人關注的環境中的孩子,語言能力也很貧乏。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0到7歲的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一時期沒有及時的訓練和刺激孩子的語言,那麼孩子會很容易產生語言障礙,甚至影響將來的心理發展能力。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瑞士學者多哥特·埃拉慈姆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結論:4歲是培養兒童語言思維的最佳年齡

他對兒童的語言思維過程做了如下概括:

如果一個1歲的寶寶會說5個單詞,那麼等到1歲半時他就能記住29個詞,再到4歲的時候,他就可以說920到1250個詞語了。

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將來的語言能力能夠更好,無論是父母還是親屬,都應該在孩子的最佳語言發展區時,側重於對孩子的語言培養,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有意識的跟孩子多說說話,父母變話嘮也沒關係!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話嘮"父母

醫學博士、丹尼絲·馬爾科維奇說:"只有那些經常被使用的,受到適當的反覆而大量刺激的腦細胞才能被強化,並進一步發育成為重要的永久性的腦細胞,而那些沒有被充分使用的腦細胞則被淘汰。"

就像鐵如果沒有經常用,那麼很快就會生鏽,跟孩子的語言也是一樣的,話越說越多,孩子接收的就越多,理解的也就越多,表達的也就越清晰。

看似"話嘮"的背後,其實是對孩子語言的輸入,為孩子表達語言做好基礎!

"來吧,媽媽要給你換尿布啦""我們換上新的褲子,是不是很柔軟啊","讓媽媽摸摸你的小腳丫"!寶寶小的時候,這樣看似"嘮叨"的語言,其實是通過語境讓孩子理解詞彙。

孩子大約3歲後,就能用語言描述沒看見或者沒經歷過的事物,即脫離語境的語言。這兩種語言的轉換,是孩子智力提升的重要標誌。

所以,和寶寶溝通交流,可以是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通過清晰準確、生動形象的表達告訴給孩子,像今天發生了哪些事情,有趣的,都可以跟孩子說,孩子問什麼,我們也要耐心的應答,千萬不要答非所問,不然對降低孩子的興趣。

這樣,漸漸的孩子在平時的對話中會時不時迸出幾個故事中的精彩詞彙,將語言的精華融會貫通。

達娜·薩斯金德說,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天生聰慧的孩子。那些孩子有著聰慧的大腦、強大的學習能力,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善於溝通的父母,這些聰明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很善於和孩子進行"話嘮"式的溝通。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做好這幾點,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孩子天生擁有語言的能力,但是很多孩子卻沒有很好的發揮,甚至很多孩子都不喜歡說話,一說話就被父母反駁回去,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其實並不難,這些都是貫通在日常生活中去的,語言的發展能力離不來日常生活,說白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對孩子說話,並且說有意義的話,需要掌握以下這幾個技巧:

01 提供各種機會,多跟孩子交談

不要怕孩子會聽不懂你的話,孩子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聰明,很多父母以為孩子不懂,就少對孩子說一些名詞,或者比較抽象的詞語,其實聽多了,孩子自然會理解,正如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所說的:嬰幼兒學習語言不是像成人那樣,僅僅靠記憶,他們是把聽到的語言都存在潛意識中,然後他們的大腦會像計算機一樣進行分析統一,然後再把它表現出來。

02 對孩子要使用規範用語

家長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儘量注意使用規範的語言,這對孩子以後的概括能力很有幫助,最好不要使用疊詞,比如小狗,我們就說小狗不要說狗狗,更不要汪汪說之類的詞語,而且在用量詞的時候也要注意一棵樹,一朵花等等,這樣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03要豐富孩子的生活,擴大孩子的眼界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沒有豐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豐富的語言,好的語言能力並不是通過說單這麼單調就能夠發展好,語言與環境息息相關,只有孩子在周圍環境的積極交往中,才能得到豐富的語言,開闊孩子的眼界,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公園等等,看到實物並且和孩子介紹,這是什麼動物?這是什麼植物?等等,孩子通過實物就會聯想到語言。

04 有一個好的語言環境

孩子很喜歡模仿同時也很善於模仿,模仿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重要的基礎,嬰兒咿呀學語就是從模仿開始,父母要為孩子創設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模仿到的語言都是正面的,積極的,而不是有缺陷的語言,甚至說話的聲調,語氣速度都要兒童化。

說話早的寶寶,都有話癆的父母,家長的語言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

我是小E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