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這個縣級市,魯國在此定都,也是孔子的出生地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縣級曲阜市來說,人口超60萬,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在歷史上,該地區不僅是魯國的都城所在地,還是孔子這位聖人的出生地,所以被稱為“孔子故里”。

山東省的這個縣級市,魯國在此定都,也是孔子的出生地

首先,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直屬於山東省,由濟寧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北依泰山,南瞻鳧嶧,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北最大縱距35.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5公里,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就縣級曲阜市的歷史來說,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紂滅商,武王將其胞弟、周公旦封於故奄地曲阜,立國為“魯”。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今山東省曲阜市一帶成為魯國的都城所在地。並且,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山東省的這個縣級市,魯國在此定都,也是孔子的出生地

到了戰國後期,楚國消滅魯國,今濟寧市曲阜市一帶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縣級曲阜市一帶屬薛郡魯縣這一建制。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帝劉啟改封皇子、淮南王劉餘為魯王,以魯縣為國都,該地區屬之。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曲阜市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該地區仍屬魯縣這一建制。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詔改魯縣為“汶陽縣”,今縣級曲阜市一帶屬之。

山東省的這個縣級市,魯國在此定都,也是孔子的出生地

隋開皇十六年(598年),詔改縣名為“曲阜”,“曲阜”一名始於此,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唐朝這一歷史階段,曲阜縣屬河南道兗州魯郡。河南道,轄境在黃河之南,故名,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水,北臨黃河。宋真宗時,曲阜縣曾改名為仙源縣。仙源縣城是曲阜有史以來繼周、漢魯城之後的第三座古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南下,在此基礎上,今縣級曲阜市一帶成為金國的疆域。彼時,金國恢復曲阜縣舊名。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內設濟寧路,曲阜縣屬之。

山東省的這個縣級市,魯國在此定都,也是孔子的出生地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曲阜縣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寧府。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時,詔令山東巡撫於魯故城西南隅以孔廟為中心重築新城,即現存明故城。清朝取代明朝後,曲阜縣屬山東省濟寧府。到了1928年,曲阜縣直屬於山東省。1983年,曲阜縣隸屬濟寧市。1986年6月,撤銷曲阜縣,設立縣級市曲阜市。對於縣級曲阜市來說,直屬於山東省,由地級濟寧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曲阜市總面積達895.9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66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