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子憤怒時,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媽媽應該怎樣做表示界限感?

擁抱陽光accept


小孩子憤怒時,打其他小孩或者打自己的父母,他打人的動作反應出他的心裡。所以,要想正確處理孩子打人這個事,我們首先得了解孩子打人的心理。

1、孩子打人時,可能是他的情感收到了傷害。

2、孩子可能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3、孩子沒有語言能力讓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

瞭解了孩子的這些心理,我們就可以針對孩子的需求進行適當的滿足,或者進行情感上的慰藉,滿足他的心靈創傷。

但是,在滿足之前一定要指出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再幫助孩子處理憤怒。

尤其是學步期的孩子無論在語言能力還是社會能力方面都很不足,當小孩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很容易變得沮喪。當他們缺乏用語言表達所發生的事情的能力時,有時候就會導致打人或其他攻擊行為。學步期的孩子打人,是其發育階段的一種正常現象。作為父母,我們要監督並和善而堅定地對待打人的孩子,直到他們能夠學會一種更為有效的溝通方式,這是我們父母的職責。

另外,還要注意孩子打人背後隱藏的氣餒信念。一個經常打人的孩子,其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是尋求報復,他的信念是“我感覺不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所以我想報復”。當你尊重孩子的感受並幫助他們行為適當時,孩子會感到鼓舞。

當然,每個孩子的脾氣、性格不同,他想表達的心理也不同。我們要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孩子心理,再正確處理事情並幫助其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