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對茶農有多大影響?

大佛龍井茶農


我家是主力做網店的,去年直播賣了第一年,今年開春很多老客戶就催著我開播,想看我家炒茶。目前為止感覺影響不大。

春節前回了江蘇過年,我老公家,說到疫情影響就是不能及時趕回老家,本來2月初到家就能把一些準備工作弄好了,比如鐵罐、包裝、工商註冊等等,一直到2月20日才回到嵊州。開播不到一週,已經開始採茶了。

最早開採的當然是烏牛早。其實挺感謝今年的天氣,早採了一個月。也是天氣不好,稍微有點凍傷。

從2月20日開播到現在,已經半個月多了,生意在穩步上升。感覺影響不是特別大。畢竟時間還早,龍井43和土茶還沒上市。

我們村屬於當地比較有名的製茶村,村裡有很多以收青葉加工為主的,往年基本開採了就會開車出去收青葉,因為疫情茶葉市場沒有正常營業,很多茶商不敢開市收茶。加工的就不收青葉了,但青葉的價格並沒有因為加工的人少而降價,還是維持高價。高檔龍井的利潤更高,要的人更多。

目前村裡還在收茶的基本就是自有銷路的,如果只是加工好賣到茶葉市場的,都還沒開工。

我比較慶幸自家是做網絡的,我們當初開店賣茶也只是為了賣光自家的龍井,讓父母不要這麼辛苦。如果他們自己賣,每天早上凌晨三點去市裡,白天採茶,夜裡炒茶。我們自己銷售就不用擔心今天做不完就得跌價。

對於疫情沒有太大感覺。只要不出門,我幾乎感覺不到疫情,村子裡飯後散步,跳廣場舞,上山幹活,種菜養雞,生活比較自在。這也是我喜歡回農村生活的原因。

聲明:圖片都是七味茶館拍攝,不可盜圖或商用。


七味茶館


我看了一下你的資料,回山井塘村,我也新昌人,我這幾天在中國茶市。

回山茶葉,大佛龍井黃版,特別是早期的烏牛早在大佛龍井加工中是很有名氣的,在山東江蘇市場是不小的。

往年剛開始炒這段時間,回山人到水江路收青葉是很繁忙的,鏡嶺澄潭蒼巖一直到蛟鎮長樂,今年的疫情現在也慢慢放鬆了,很多地方是集中一兩處收青葉的人,每天都能見到不是回山人。其實影響大的是在茶市,疫情影響下外地的茶商進來不多,今天以前的老朋友詢問了,不少還沒有出門,你關心的價格影響也並不算很大,隨著疫情的好轉,逐步都是穩定的,現在對茶農來說影響大的反而是反覆的天氣和倒春寒。

今天我都接到杭州茶區的電話了,和一個星期前拒絕外地人進入到現在歡迎進入態度已經轉變很多,隨著進入茶葉採摘旺季,流動性會慢慢好起來的。





龍井茶痴


我是信陽茶鄉小張,很高興為你解答“今年疫情對茶農有多大影響?”,影響的方面有三個方面,下面就細說一下。

正在採摘的茶園

1、採茶工不好請的問題

首先說說我們信陽地區,由於我也是茶區的茶農每年也要十幾二十幾人採茶工,但今年不同於往年信陽地區是疫情重災區,所以今年請採茶工很難,聯繫了採茶工一直的回覆是“你們信陽重災區,不去!”,七說八說先把人數定下來,暫時也是定10個左右,現在也快接近茶葉開採,信陽的疫情還是很嚴峻,我們只能等著解封的消息。

溮河港鎮茶葉交易市場

2、採摘鮮葉銷售問題

由於採工人員不確定性,我們只能做最壞的打算,不管是請到還是請不到,現今的情況對茶葉鮮葉銷售、幹茶銷售都有很大的衝擊,大家都知道市場人多,疫情期間會安排人員流動與交流,茶農只有求助於大的茶廠,茶廠也要看客戶需求量,要的多就多收,少了茶農該怎麼處理!

信陽毛尖禮盒

3.、流通外界市場問題

在解決以上問題之後,也有一部分茶農,會有自己的加工廠,他們把茶葉加工出來之後流通也絆腳,雖然現在電商與網上交易越來越容易,在年輕人指導下還好點,沒有了!稱茶葉、打包裝、發貨這是都讓茶農頭疼,不要感覺這對於我們年輕人很容易,但要真做起來沒點耐心是不行的。

以上說的三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們現今茶行業一直無法很好解決的問題,所以在遇到老問題之時我們要理性應對,對問題要有充分準備工作。


茶鄉小張






黃山綠茶小哥


茶葉進入採摘期,杭州市西湖龍井的當家品種龍井43將於3月12號正式開採,今年的產量和品質都有所下降,採茶工工資及吃飯住宿成本將提高百分之十,銷售渠道不暢需求減少影響茶葉價格,但下半年優質茶葉價格將報復性增長,各位茶農不要急於拋售,把好茶留存一部分。





雙巖茶人


感恩提問者,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者,對您的問題做個人解答,今年的疫情對茶農有多大的影響?實話說,確實影響很大,茶商不進是對茶農最大的影響,生產出來的茶葉銷路收到擠壓。

現在茶市中主力軍

茶葉是農作物,每年都可以生產幾季茶,但是者疫情直接壓縮了茶農的變現渠道,這對茶農來說就是吃飯的飯碗被砸破了。茶農的茶葉銷售環節的主力軍,普文分析如下:

1.各本地域的茶商(線下渠道,市場批發者)

2.原產地之外批發茶商(線下渠道為主)

3.各網絡平臺、自媒體中心的遊商。

以上都喜歡進駐原產地採購。

茶農該如何建立自己的可控渠道。

這個疫情對每個行業經驗者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尤其是當你自己原有的銷售渠道受到阻礙的時刻,那我們是不是需要改變自己的產銷模式的比重來達到自己的產品有效的銷售,普文關於這個問題,做了一些研究,更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茶農朋友有清晰的認識,人生在於總結自己、改變自己,在潮流中不被淘汰。分析如下:

①建立自己的自媒體中心。

②建立自己的產銷定位。

③堅持圍繞自己定位展開營銷。

④放棄自己不行的想法,腳踏實地的走一步,堅持三年,結果顯而易見。

總結

這是普文概括的總結建議自己自媒體中心的必要性,如今的時代一個網絡大咖,李子柒、滇西小哥等,那個不是可以徒手一個企業的輝煌。這是時代在變遷,緊跟時代之路。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我們家也是種茶的,不過我們皖西大別山區茶葉開採差不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到目前為止,疫情並沒有給我們山區的茶農帶來多大的影響。

但是不得不說,一些產茶較早的茶區,茶農的收益確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不能夠聚集,所以茶葉收購商不能聚眾收茶青,茶農不能出售茶青,因此這些採摘的茶青只能自己炒至出售。

另一方面,因為人員流動也變得不方便,一些採購茶葉的採購商也不能去往茶葉產地,因此這樣造成部分茶葉製作商不敢大量收購茶青製成幹茶。

總之一方面茶青賣不出去,另一方面採購商不能上門採購,所以這就導致今年一些早茶產區的茶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茶葉茶農根本無法消化出去,因此遭受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一些產茶較晚的地區,比如我們皖西大別山裡,到目前為止,因為茶葉還沒有上市,因此茶農並沒有遭受疫情所帶來的損失。


山區農村80後


今年疫情對整個茶葉行業也帶來了嚴重挑戰。隨著近期氣溫逐漸升高,雨水充足,茶芽已蓄勢待發,春茶採摘已為期不遠。

但是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沒有采工,只能自己辛苦點自己採,那就意味著有很大一部分會因為採收不及時造成浪費。

炒茶葉,往年收上來的青葉到晚上都會有人上門來收,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都不讓出門肯定也沒人收,那就需要自己動手炒,有機械的可能要好一點,有些沒有機械的那就需要全手工了,炒出的茶葉有銷路還好,沒有銷路的賣都賣不出去,即使賣出去了可能價格也不是太理想。





鄉村庹哥


疫情對農業的影響是顯著的,無論在生產端、流通端還是銷售端。未來一段時間內農業將受到哪些主要影響?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而後蔓延至全國。由於疫情持續,加之春節長假結束後返工返崗潮的來臨,疫情防控形勢必然更加嚴峻。

毫無疑問,疫情對農業的影響是顯著的,無論在生產端、流通端還是銷售端,尚不明朗的疫情發展對農業產生的影響須提前考慮。

生產端:春耕將面臨巨大壓力,特種養殖或進入冰凍期

從事農業種植的朋友都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

今天正值元宵佳節,按照往年,春耕早已拉開序幕,農民朋友們也在加緊採購即將用到的農業生產資料。

然而,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耕將面臨較大壓力。

一方面,農業生產資料購置渠道不夠暢通。受限於部分地區交通封堵、“人傳人”傳播等因素,售賣農業生產資料的商戶多處於關門閉市的狀態。

由於在當地市場買不到農資,農民朋友只能選擇從網上購買所需的生產資料。但縱觀全網的發貨週期看,大部分仍處於短期不發貨或者無貨可發的狀態。

另一方面,疫情也給從事生產活動的農業人帶來諸多不便。為了更好地打贏這場“防疫戰”,不少村落都採取了封村、封路措施,很多在其他村落租用土地的種植戶生產資料運不進去,農事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還有不少種植大戶,在春耕時節需大量用工,但受制於疫情,很難找到幫忙人員,農事活動無法進行。由於疫情較重,不少地區原定的植保下鄉、技術下鄉等生產性服務也被迫停止。

本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源頭較大可能是野生動物,這已經對特種養殖敲響了下行的號角,消費者會排斥即使是家養的“野生動物”,如雁、蛇、孔雀、鴕鳥、野豬等等,特種養殖因此將進入一個長期的低迷期。

流通端:車輛不給進出成難題,"綠色通道“落地有望解決

農產品再多再好,運不出去只能是血本無歸。

近日,不少網友反映,因部分地區的封路政策,自己生產的農產品運不出去,或者急需的生產資料運不進來,將面臨巨大的損失。

據瞭解,當前多地蔬菜價格跌幅明顯,主要還是因為封路導致蔬菜運輸受到影響。

疫情當前,加強防控措施無可厚非,但“一刀切”的封路政策實則不可取。對於所有農業人,都急切地希望恢復正常的農資、農產品流通。農業生產需要綠色通道,唯有流通順暢,農業人才能看到希望!

面對如此嚴峻的流通形勢,近日,三部委聯合下達緊急通知,要求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相信隨著各地“綠色通道”政策的嚴格落地,農產品和農資運輸會逐漸順暢。

消費端:供需出現矛盾,線上市場迎轉機

疫情對生產端和流通端的影響必然會波及市場端。

1、農產品價格飆升,供不應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方面,受道路被封影響,儘管生產基地貨源充足,但是卻面臨運不出去的難題;另一方面,大家都人心惶惶都不敢出門去菜市場和超市,在這種恐慌心理下大家爭先恐後的從生鮮電商上囤貨。

更重要的是,由於大家都集中在線上買菜,導致各大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爆發,而電商平臺事先也沒有預想到此次疫情的嚴重程度,因此即便調動所有的資源一時間也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2、中藥材或迎發展機遇

此次疫情確切的傳染源尚不十分明確,隨著傳染源的明確,勢必會引起某類產品出現脫銷和價格暴漲。

病毒疫情一般對中藥材有著強有力的刺激作用,具備保健功能、殺菌功能的中藥材農產品將迎來強勁的發展機遇。

3、三產受損嚴重

對農村一二三產業而言,一產經濟作物會受到影響,二產是關鍵,三產會繼續被損害。

比如,草莓生產正值銷售季節,往年這個時候也是市民體驗採摘的時候,對於草莓戶而言不管是進入市場還是採摘銷售都是旺季,但是今年很多地方摘下來運不出去,市民都在家裡不出門,體驗採摘的歸零,對草莓行業來講是極大的挑戰。

休閒旅遊相關的休閒農場、三產融合園區受到影響,民宿行業損失慘重。經歷過了大棚房整治行動,國內的休閒農場本來已經近乎腰斬,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本打算在春節旅遊季“回回血”,年前也都投入了大量基礎設施,買了遊樂設施,做了餐飲住宿的準備,但是疫情一來,全部休閒農業園區、景區、民宿只能嚴陣以待,戛然而止,中止了對外營業。一切投入只能放在那裡了。

4、生鮮電商遭遇考驗

疫情暴發減少了人們聚集活動,在疫情徹底結束前,實體經濟有可能進入短暫的蕭條期。

農村互聯網平臺則有望進入急速上升的發展期,很多農業經營活動在線上進行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徒增的訂單,對生鮮電商是難得的機遇,其供應鏈實力得到不小的考驗。


花兒美食廚房


影響特別大的,我是四川的,老家也是綠茶產地,由於疫情影響,茶葉加工廠都沒有復工,眼看春茶出來了,卻沒有人收,種茶的都知道茶農最掙錢的就是開春的第一批茶,現在眼看著茶葉由芽變葉,心裡就跟刀割一樣,很多村落也實行管制,居家不外出,所以現在擺在茶農面前的有兩點,一無法出門採茶,二無工廠收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