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对茶农有多大影响?

大佛龙井茶农


我家是主力做网店的,去年直播卖了第一年,今年开春很多老客户就催着我开播,想看我家炒茶。目前为止感觉影响不大。

春节前回了江苏过年,我老公家,说到疫情影响就是不能及时赶回老家,本来2月初到家就能把一些准备工作弄好了,比如铁罐、包装、工商注册等等,一直到2月20日才回到嵊州。开播不到一周,已经开始采茶了。

最早开采的当然是乌牛早。其实挺感谢今年的天气,早采了一个月。也是天气不好,稍微有点冻伤。

从2月20日开播到现在,已经半个月多了,生意在稳步上升。感觉影响不是特别大。毕竟时间还早,龙井43和土茶还没上市。

我们村属于当地比较有名的制茶村,村里有很多以收青叶加工为主的,往年基本开采了就会开车出去收青叶,因为疫情茶叶市场没有正常营业,很多茶商不敢开市收茶。加工的就不收青叶了,但青叶的价格并没有因为加工的人少而降价,还是维持高价。高档龙井的利润更高,要的人更多。

目前村里还在收茶的基本就是自有销路的,如果只是加工好卖到茶叶市场的,都还没开工。

我比较庆幸自家是做网络的,我们当初开店卖茶也只是为了卖光自家的龙井,让父母不要这么辛苦。如果他们自己卖,每天早上凌晨三点去市里,白天采茶,夜里炒茶。我们自己销售就不用担心今天做不完就得跌价。

对于疫情没有太大感觉。只要不出门,我几乎感觉不到疫情,村子里饭后散步,跳广场舞,上山干活,种菜养鸡,生活比较自在。这也是我喜欢回农村生活的原因。

声明:图片都是七味茶馆拍摄,不可盗图或商用。


七味茶馆


我看了一下你的资料,回山井塘村,我也新昌人,我这几天在中国茶市。

回山茶叶,大佛龙井黄版,特别是早期的乌牛早在大佛龙井加工中是很有名气的,在山东江苏市场是不小的。

往年刚开始炒这段时间,回山人到水江路收青叶是很繁忙的,镜岭澄潭苍岩一直到蛟镇长乐,今年的疫情现在也慢慢放松了,很多地方是集中一两处收青叶的人,每天都能见到不是回山人。其实影响大的是在茶市,疫情影响下外地的茶商进来不多,今天以前的老朋友询问了,不少还没有出门,你关心的价格影响也并不算很大,随着疫情的好转,逐步都是稳定的,现在对茶农来说影响大的反而是反复的天气和倒春寒。

今天我都接到杭州茶区的电话了,和一个星期前拒绝外地人进入到现在欢迎进入态度已经转变很多,随着进入茶叶采摘旺季,流动性会慢慢好起来的。





龙井茶痴


我是信阳茶乡小张,很高兴为你解答“今年疫情对茶农有多大影响?”,影响的方面有三个方面,下面就细说一下。

正在采摘的茶园

1、采茶工不好请的问题

首先说说我们信阳地区,由于我也是茶区的茶农每年也要十几二十几人采茶工,但今年不同于往年信阳地区是疫情重灾区,所以今年请采茶工很难,联系了采茶工一直的回复是“你们信阳重灾区,不去!”,七说八说先把人数定下来,暂时也是定10个左右,现在也快接近茶叶开采,信阳的疫情还是很严峻,我们只能等着解封的消息。

浉河港镇茶叶交易市场

2、采摘鲜叶销售问题

由于采工人员不确定性,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不管是请到还是请不到,现今的情况对茶叶鲜叶销售、干茶销售都有很大的冲击,大家都知道市场人多,疫情期间会安排人员流动与交流,茶农只有求助于大的茶厂,茶厂也要看客户需求量,要的多就多收,少了茶农该怎么处理!

信阳毛尖礼盒

3.、流通外界市场问题

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后,也有一部分茶农,会有自己的加工厂,他们把茶叶加工出来之后流通也绊脚,虽然现在电商与网上交易越来越容易,在年轻人指导下还好点,没有了!称茶叶、打包装、发货这是都让茶农头疼,不要感觉这对于我们年轻人很容易,但要真做起来没点耐心是不行的。

以上说的三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现今茶行业一直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所以在遇到老问题之时我们要理性应对,对问题要有充分准备工作。


茶乡小张






黄山绿茶小哥


茶叶进入采摘期,杭州市西湖龙井的当家品种龙井43将于3月12号正式开采,今年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采茶工工资及吃饭住宿成本将提高百分之十,销售渠道不畅需求减少影响茶叶价格,但下半年优质茶叶价格将报复性增长,各位茶农不要急于抛售,把好茶留存一部分。





双岩茶人


感恩提问者,普文是原产地茶山经营者,对您的问题做个人解答,今年的疫情对茶农有多大的影响?实话说,确实影响很大,茶商不进是对茶农最大的影响,生产出来的茶叶销路收到挤压。

现在茶市中主力军

茶叶是农作物,每年都可以生产几季茶,但是者疫情直接压缩了茶农的变现渠道,这对茶农来说就是吃饭的饭碗被砸破了。茶农的茶叶销售环节的主力军,普文分析如下:

1.各本地域的茶商(线下渠道,市场批发者)

2.原产地之外批发茶商(线下渠道为主)

3.各网络平台、自媒体中心的游商。

以上都喜欢进驻原产地采购。

茶农该如何建立自己的可控渠道。

这个疫情对每个行业经验者来说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尤其是当你自己原有的销售渠道受到阻碍的时刻,那我们是不是需要改变自己的产销模式的比重来达到自己的产品有效的销售,普文关于这个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更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茶农朋友有清晰的认识,人生在于总结自己、改变自己,在潮流中不被淘汰。分析如下:

①建立自己的自媒体中心。

②建立自己的产销定位。

③坚持围绕自己定位展开营销。

④放弃自己不行的想法,脚踏实地的走一步,坚持三年,结果显而易见。

总结

这是普文概括的总结建议自己自媒体中心的必要性,如今的时代一个网络大咖,李子柒、滇西小哥等,那个不是可以徒手一个企业的辉煌。这是时代在变迁,紧跟时代之路。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我们家也是种茶的,不过我们皖西大别山区茶叶开采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到目前为止,疫情并没有给我们山区的茶农带来多大的影响。

但是不得不说,一些产茶较早的茶区,茶农的收益确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不能够聚集,所以茶叶收购商不能聚众收茶青,茶农不能出售茶青,因此这些采摘的茶青只能自己炒至出售。

另一方面,因为人员流动也变得不方便,一些采购茶叶的采购商也不能去往茶叶产地,因此这样造成部分茶叶制作商不敢大量收购茶青制成干茶。

总之一方面茶青卖不出去,另一方面采购商不能上门采购,所以这就导致今年一些早茶产区的茶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茶叶茶农根本无法消化出去,因此遭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一些产茶较晚的地区,比如我们皖西大别山里,到目前为止,因为茶叶还没有上市,因此茶农并没有遭受疫情所带来的损失。


山区农村80后


今年疫情对整个茶叶行业也带来了严重挑战。随着近期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充足,茶芽已蓄势待发,春茶采摘已为期不远。

但是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没有采工,只能自己辛苦点自己采,那就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会因为采收不及时造成浪费。

炒茶叶,往年收上来的青叶到晚上都会有人上门来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都不让出门肯定也没人收,那就需要自己动手炒,有机械的可能要好一点,有些没有机械的那就需要全手工了,炒出的茶叶有销路还好,没有销路的卖都卖不出去,即使卖出去了可能价格也不是太理想。





乡村庹哥


疫情对农业的影响是显著的,无论在生产端、流通端还是销售端。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将受到哪些主要影响?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而后蔓延至全国。由于疫情持续,加之春节长假结束后返工返岗潮的来临,疫情防控形势必然更加严峻。

毫无疑问,疫情对农业的影响是显著的,无论在生产端、流通端还是销售端,尚不明朗的疫情发展对农业产生的影响须提前考虑。

生产端:春耕将面临巨大压力,特种养殖或进入冰冻期

从事农业种植的朋友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

今天正值元宵佳节,按照往年,春耕早已拉开序幕,农民朋友们也在加紧采购即将用到的农业生产资料。

然而,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耕将面临较大压力。

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购置渠道不够畅通。受限于部分地区交通封堵、“人传人”传播等因素,售卖农业生产资料的商户多处于关门闭市的状态。

由于在当地市场买不到农资,农民朋友只能选择从网上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但纵观全网的发货周期看,大部分仍处于短期不发货或者无货可发的状态。

另一方面,疫情也给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人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打赢这场“防疫战”,不少村落都采取了封村、封路措施,很多在其他村落租用土地的种植户生产资料运不进去,农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还有不少种植大户,在春耕时节需大量用工,但受制于疫情,很难找到帮忙人员,农事活动无法进行。由于疫情较重,不少地区原定的植保下乡、技术下乡等生产性服务也被迫停止。

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源头较大可能是野生动物,这已经对特种养殖敲响了下行的号角,消费者会排斥即使是家养的“野生动物”,如雁、蛇、孔雀、鸵鸟、野猪等等,特种养殖因此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低迷期。

流通端:车辆不给进出成难题,"绿色通道“落地有望解决

农产品再多再好,运不出去只能是血本无归。

近日,不少网友反映,因部分地区的封路政策,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运不出去,或者急需的生产资料运不进来,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据了解,当前多地蔬菜价格跌幅明显,主要还是因为封路导致蔬菜运输受到影响。

疫情当前,加强防控措施无可厚非,但“一刀切”的封路政策实则不可取。对于所有农业人,都急切地希望恢复正常的农资、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需要绿色通道,唯有流通顺畅,农业人才能看到希望!

面对如此严峻的流通形势,近日,三部委联合下达紧急通知,要求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相信随着各地“绿色通道”政策的严格落地,农产品和农资运输会逐渐顺畅。

消费端:供需出现矛盾,线上市场迎转机

疫情对生产端和流通端的影响必然会波及市场端。

1、农产品价格飙升,供不应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受道路被封影响,尽管生产基地货源充足,但是却面临运不出去的难题;另一方面,大家都人心惶惶都不敢出门去菜市场和超市,在这种恐慌心理下大家争先恐后的从生鲜电商上囤货。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家都集中在线上买菜,导致各大生鲜电商平台订单量爆发,而电商平台事先也没有预想到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即便调动所有的资源一时间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中药材或迎发展机遇

此次疫情确切的传染源尚不十分明确,随着传染源的明确,势必会引起某类产品出现脱销和价格暴涨。

病毒疫情一般对中药材有着强有力的刺激作用,具备保健功能、杀菌功能的中药材农产品将迎来强劲的发展机遇。

3、三产受损严重

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而言,一产经济作物会受到影响,二产是关键,三产会继续被损害。

比如,草莓生产正值销售季节,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市民体验采摘的时候,对于草莓户而言不管是进入市场还是采摘销售都是旺季,但是今年很多地方摘下来运不出去,市民都在家里不出门,体验采摘的归零,对草莓行业来讲是极大的挑战。

休闲旅游相关的休闲农场、三产融合园区受到影响,民宿行业损失惨重。经历过了大棚房整治行动,国内的休闲农场本来已经近乎腰斩,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本打算在春节旅游季“回回血”,年前也都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买了游乐设施,做了餐饮住宿的准备,但是疫情一来,全部休闲农业园区、景区、民宿只能严阵以待,戛然而止,中止了对外营业。一切投入只能放在那里了。

4、生鲜电商遭遇考验

疫情暴发减少了人们聚集活动,在疫情彻底结束前,实体经济有可能进入短暂的萧条期。

农村互联网平台则有望进入急速上升的发展期,很多农业经营活动在线上进行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徒增的订单,对生鲜电商是难得的机遇,其供应链实力得到不小的考验。


花儿美食厨房


影响特别大的,我是四川的,老家也是绿茶产地,由于疫情影响,茶叶加工厂都没有复工,眼看春茶出来了,却没有人收,种茶的都知道茶农最挣钱的就是开春的第一批茶,现在眼看着茶叶由芽变叶,心里就跟刀割一样,很多村落也实行管制,居家不外出,所以现在摆在茶农面前的有两点,一无法出门采茶,二无工厂收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