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西夏是党項族拓跋氏所建的,在中國的西北部的封建割據王朝。自景宗李元昊稱帝到末主李睍被殺,共傳十帝,共190年。西夏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被二十四史正式記載的國家。雖然沒有被記載,但是西夏的國力非常強大,西夏前期與宋、遼三足鼎立,甚至連宋朝都不是西夏的對手。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西夏王陵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何為西夏國的三皇兩後:

縱貫西夏190年曆程的重大線索,就體現在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即為景宗李元昊、崇宗李乾順、仁宗李仁孝的建設與治理,沒藏氏和梁氏後黨專權誤國。

三皇中的第一位,西夏王朝開國皇帝景宗李元昊: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李元昊雕像

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市),追封祖宗,修建宮殿,設立文武兩班官員,創造西夏文字,頒佈禿髮令,派兵攻取瓜州、沙州(甘肅敦煌)、肅州(今甘肅酒泉、嘉峪關一帶)三個戰略要地。建國稱帝后,西夏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經過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西夏殲滅宋軍西北數萬精銳。 河曲之戰中,擊敗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奠定了宋、遼、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為次子寧令哥所弒, 由幼子李諒祚即位。

沒藏氏專權:

沒藏氏是李元昊的寵妃,起先是大臣野利遇乞的妻子,野利遇乞被李元昊處死後,後因生性放蕩,很快就與李元昊勾搭上了。皇后野利氏放逐她去興慶府戒壇寺為尼。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李元昊寵妃沒藏黑雲影視形象

天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年),生子諒祚(毅宗),養於其兄沒藏訛龐家。沒藏訛龐任國相。次年,夏景宗為太子寧令哥刺傷身亡。沒藏訛龐殺寧令哥,擁立諒祚,她被尊為太后,兄妹共專國政。

權力迷人眼,沒藏氏的哥哥沒藏訛龐,挑撥太子和李元昊的矛盾,最終李元昊和太子都死了,而李元昊指定的太子人選,最終並沒有繼承皇位。沒藏訛龐擁立年僅一歲的外甥李乾順,並且 沒藏訛龐又將其女許配夏毅宗以控制小皇帝,最終沒藏訛龐專權達14年之久。

奲都三年(1059)夏毅宗參與政事,沒藏訛龐密謀刺殺夏毅宗,後被夏帝誅殺全家。

梁氏後黨專權

夏毅宗李諒祚親政後,娶了協助他剷除沒藏訛龐的梁氏,任用梁乙埋與景詢等人。夏毅宗於拱化四年(1066)與北宋作戰時受箭傷,兩年後去世,由

其子7歲的李秉常即位,即夏惠宗。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老梁皇后

由於夏惠宗年幼,由其母梁太后掌握大權,形成了以梁太后與梁乙埋為首的母黨專權

對此,夏惠宗想用大臣李清策的建議,將河南地區歸還宋朝,以利用宋朝削弱外戚勢力

。不料機密洩漏,梁太后殺李清策,幽禁夏惠宗。梁太后此舉引來皇黨、仁多族的叛亂,連吐蕃禹藏花麻都向宋朝請求派兵攻打梁太后。

宋朝進攻西夏,但是在梁太后的帶領下,西夏贏得了與宋朝的“永樂城之戰”。西夏雖然多次擊潰宋軍,但與宋朝貿易中斷使經濟衰退,戰事頻繁又大耗國力,人民不滿。梁太后與梁乙埋最後於大安九年(1083)讓夏惠宗復位,以平和矛盾,然而夏惠宗依舊沒有掌握實權。梁乙埋去世後,政權轉由其子梁乞逋掌握。天安禮定元年(1086)夏惠宗在憂憤之下去世,由3歲兒子李乾順即位,即夏崇宗。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李乾順

此時西夏政權又落入小梁太后及梁乞逋手中。在小梁太后執政期間,西夏頻繁發動戰爭,並且宋朝控制橫山地區後,西夏處境日益艱困。其後的一段時間西夏與章楶交戰屢戰屢敗,永安二年(1099)在遼道宗的周旋下,宋夏再度和談,西夏向宋朝請罪而終。西夏在母黨專權的十年裡,梁乞逋依仗"梁氏一門二後"的威勢,連連發動與北宋和遼朝的戰爭,使西夏蒙受嚴重損失。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小梁皇后

梁乞逋後來因環慶之戰時,梁乞逋被小梁太后制止出征而懷恨在心。他意圖叛變,但是事機敗露。小梁太后率兵逮捕處死了梁乞逋。小梁太后開始親自專權後,為了加強對宋朝戰事,多次向遼朝請求援軍被拒。遼廷對小梁太后極度反感,認為遼夏戰爭是由她引起,而小梁太后因多次被拒也惡言相向。永安二年夏崇宗親政在即,但"梁氏專恣,不許主國事"。遼朝遼道宗派使至西夏,用毒藥毒死小梁太后。至此長期的太后專政終止,西夏皇帝得以親政。

夏崇宗李乾順

西夏崇宗李乾順是西夏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長子,其母親是小梁太后。

天安禮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後李乾順即位,年僅三歲,母黨專政。梁氏統治期間,西夏政治腐敗,軍隊衰弱,北宋趁機來攻,夏軍屢戰屢敗,自幼雄才大略的李乾順看到了這一點,於永安二年(1099年)16歲時滅梁氏而親政。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李乾順

他親政後整頓吏治,確定君主集權的體制,結束了累朝出現的外戚貴族專政的局面。頒佈等級制的官階封號,除皇帝及帝位繼承人外,分為七品,西夏政治制度日臻完備。並且減少賦稅,注重農桑,興修水利,在李乾順的勵精圖治下,西夏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社會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他愛好漢族文化,在國內傳授漢學,培養官員。另外,李乾順的外交政策也非常巧妙。當時,遼、宋都日益衰落

,李乾順先聯遼侵宋,奪大片土地;又在遼天祚帝向西夏求救時斷然拒絕,聯合金朝滅遼、宋,趁機取河西千餘里之地。

仁宗李仁孝

李仁孝,即西夏仁宗,西夏第五位皇帝。夏崇宗之子。大德五年(1139年)夏崇宗李乾順去世,李仁孝即位,時年十六歲。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李仁孝

在位期間結好金國,以穩定外部環境;重用文化程度較高的党項和漢族大臣主持國政;設立各級學校,以推廣教育;實行科舉,以選拔人才;尊崇儒學,大修孔廟及尊奉孔子為文宣帝;建立翰林學士院,編纂歷朝實錄;重視禮樂,修樂書《新律》;天盛年間,頒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藏傳佛教僧人為國師,並刻印佛經多種。

乾佑元年(1170年),得金之助,處死權相任得敬,粉碎其分國陰謀。可能因為任得敬的專權跋扈,令仁孝對武官不太信任,政策多數重文輕武,導致軍備開始廢弛,戰鬥力減弱,晚夏戰爭屢戰屢敗,國家於仁宗末年開始走下坡。但總的來說,他統治期間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國、南宋的盛世,三國之間戰爭甚少,因此仁孝能專心料理國家內政。各汗國羨慕西夏之強盛,紛紛朝貢。文化臻於鼎盛,為党項文化寫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西夏文字

三皇與兩後的關係

要說三皇兩後的關係,還得從西夏所有的皇帝開始說起。

從夏景帝李元昊開國開始算起,李元昊是第一任皇帝第二任皇帝是李元昊的兒子夏毅宗李諒祚

而沒藏氏是李元昊的寵妃,夏毅宗李諒祚是沒藏氏的兒子,李元昊去世,李諒祚年幼登基,政權就一直被沒藏氏及其親戚所把控。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李諒祚

夏毅宗李諒祚長大以後娶了幫助他推翻沒藏氏專權的梁氏家族之女,而李諒祚不久就死了,其兒子西夏惠宗李秉常繼位,是西夏的第三任皇帝,李秉常七歲繼位,而政權又被其母老梁皇后及其親族所把控。並且李秉常又娶了老梁皇后的侄女,小梁皇后為妻。

李秉常後來鬱郁不得志,英年早逝,其子夏崇宗李乾順繼位,是西夏的第四任皇帝。李乾順三歲登基,政權又是一直被其母小梁太后和其族親所把控,到李乾順16歲時,滅梁氏而親政。自此西夏的母黨專政泯滅。

李乾順是西夏前期壽命最長的皇帝,活了54歲,在西夏的歷史上實屬罕見,李乾順死後其子李仁孝登基,即西夏仁宗,西夏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間,西夏國力達到巔峰。自他以後西夏日漸衰微,到夏末帝時,西夏滅亡。

貫穿西夏政權的興盛與衰落:三皇盛世和兩後專權

西夏三皇為西夏國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在位期間,使得西夏國力大增,使其能在宋、遼兩國中頑強生存,並且最終國力超過了宋、遼,由此可以肯定西夏三皇的功績。而兩後專權,使得西夏國力大減,國內秩序混亂,人人惶惶不可終日,對西夏國的歷史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後果,是西夏崛起過程中的罪人。


我是觀史聞趣,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大家共同學習交流。感謝大家的評論、轉發、收藏!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

影視劇《賀蘭雪》

《中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