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昨天(10月23日)下午

全市“最美退役軍人”

表彰大會

正式召開

大會表彰了

20位“最美退役軍人”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深入做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加強思想政治引領,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展現退役軍人風采,激勵廣大退役軍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功立業,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尊崇軍人、敬重英雄、關心國防、熱愛部隊”的濃厚氛圍,經廣泛發動、組織推薦、區縣考察、市級審核、社會投票、集體評審,網上公示後,確定了馬驥等20名同志為“最美退役軍人”,現予以表彰。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

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改革發展的中堅力量、社會穩定的重要依靠,是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發揚“最美”品質,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廣大退役軍人要以最美退役軍人為榜樣,牢記人民軍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立足本職崗位,堅守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共同努力為大西安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讓我們一起聽聽

他們的光輝事蹟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邢立峰,男,漢族,中共黨員,1962年2月生,陝西臨潼人,1980年10月入伍,1996年10月轉業。16年服役期間,三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獎。先後擔任臨潼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理、臨潼區市場建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現任臨潼城建(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臨潼城建集團歷來是臨潼區退伍、轉業官兵“安置大戶 ”,近幾年來,城建系統安置復退軍人達300餘人,佔全系統總人數的40%以上。邢立峰堅持把擁軍優撫工作作為一種自覺行動,真抓實幹,積極支援部隊建設,全力保證優撫安置政策落到實處;每逢重大節日,組織到駐軍部隊、消防中隊、武警中隊等單位進行慰問,經常與部隊官兵開展豐富多彩的軍民共建活動。邢立峰還特別關心公益事業,關懷弱勢群體。除個人資助貧困學生外,還經常組織單位為貧困山區、災區和系統困難職工捐款獻愛心;投資150餘萬元為臨潼創建平安區縣修建了高水準的110指揮中心;在扶貧攻堅的戰鬥中,為區穆寨街辦楊南灣村籌集10萬餘元產業發展基金;投資20餘萬元修建了村黨員活動中心。

邢立峰真正用自身行動向社會展示了一名黨員、退伍軍人良好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為推進區域經濟社會和扶貧攻堅做出了突出貢獻。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趙增讓,男,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10月生,陝西西安人,現任灞橋區狄寨街道辦事處企業辦主任。1983年10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兩次榮立三等功,在1987年對越反擊作戰中榮立三等戰功。自參加工作以來,趙增讓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牢固樹立“安全工作無小事”的思想,堅持“愛崗敬業、奮力進取”的工作理念,以嚴謹細緻務實的作風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實。作為辦公室主任,處處以大局為先,注重細節管理,堅持開源節流,艱苦創業,從自身做起,以誠為本,與人為善,真心實意對待同事,尊重領導。堅持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對組織和領導忠誠,對同事坦誠相待,共事共心。同時以廉為本,胸懷坦蕩守操行,嚴格遵守各項廉政規定,強化廉潔奉公意識,始終保持良好自身形象。趙增讓將創建國家和陝西省安全社區作為奮鬥目標,按照國家建設安全社區的基本要求,鍥而不捨,攻堅克難,一項一項地推進,一項一項的達標,經過三四年的奮鬥,2015年狄寨街道被陝西省評為第一批“陝西省安全社區”,多次被西安市、灞橋區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他始終保持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操守、一名退伍軍人的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張晗,男,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4月生,陝西長安人,現任長安區司法局社區矯正科科長。1991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服役期間,多次受到嘉獎表彰。1996年被安置到長安區司法局。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幹一行、愛一行,負責的各項工作均取得了優異成績。響應縣委首批“雙萬”工程號召,於1997年至1999年派往灤鎮街道新二村、陳村任黨支部副書記,實施了村“整街修路”工程,協助開展招商引資工作,1999年評為優秀“雙萬”幹部;1999年至2010年在長安區司法局公證處工作期間,各項業務開展名列全處前茅,於2007年獲全省公證法知識競賽第一名;2011年到長安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先後任副主任、主任職務,將長安區法律援助中心打造為全省法律援助示範化窗口單位;2014年負責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用半年時間使長安區在全省實現了區、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全覆蓋;2016年,負責長安區社區矯正中心建設工作,從裝修辦公場所、招聘培訓工作人員、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親力親為,獲得了省廳、市局和本局領導及同事的充分信任和肯定;2017年10月,長安區被評為全省社區矯正中心建設示範區,為長安的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徐朝暉,男,漢族,中共黨員,1975年11月生,陝西鄠邑區人,1991年入伍,1994年退伍,現任西安市鄠邑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黨委委員、八里坪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自徐朝暉帶領駐村工作隊在八里坪村開展工作以來,以產業就業扶貧為抓手,聯繫區就業局,多方協調,為村民開展廚師技能、中蜂養殖、中式麵點等培訓;積極協調景區管理局、愛心企業為5戶貧困戶捐贈中蜂130箱;紮實落實危房改造、健康扶貧等政策,為貧困戶安排工作。徐朝暉結合職業優勢給扶貧注入“城管元素”,經過與村委會反覆協商和實地考察,制定了《八里坪沿線環境政治實施方案》,對環境衛生、沿線牌匾燈箱、道路通行硬件設施、亂搭亂建、營商環境和交通秩序等7個方面進行全面整治提升。在他的帶領下,城管局八里坪駐村工作隊10名幫扶幹部人人都成了扶貧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兩年的駐村扶貧,徐朝暉憑藉軍人的韌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本人不僅被區扶貧辦評為先進駐村工作隊長,八里坪駐村工作隊也被評為先進駐村工作隊。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于軍武,男,漢族,中共黨員,1967年12月生,陝西西安人,1985年入伍,1989年退役,現任西安市港務區新築街道於新村黨支部書記。退伍後,始終保持軍人的優良作風,紮根基層,為民排憂。認真辦好群眾反映的每一件事,建水塔、修村路、村內綠化建設、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極大改善村容村貌。發展農村經濟建設,修建惠民工程,使於家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作為支部書記,于軍武帶領黨員幹部做好黨建管理工作,狠抓政治理論學習,於家村於2018年被評選為“省級黨建示範村”。他的付出贏得了村民的普遍認可,被群眾廣為稱讚。多次獲得灞橋區“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優秀黨組織”、“先進集體”等榮譽。

于軍武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黨員、基層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服務群眾,默默奉獻,平凡亦有光芒。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李雙長,男,漢族,中共黨員,1963年7月生,陝西長安人,1981年10月入伍,1996年10月退役,現任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司機班負責人。轉業23年來,李雙長大力弘揚部隊光榮傳統,繼承軍人優良的作風,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在平凡的駕駛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受到領導和同志們一致好評。作為司機班負責人,他堅持每天早上班、晚下班,風雨無阻,任勞任怨,嚴格遵守交通法規,累計安全行車40萬公里。作為政府辦工作人員,他不講條件,不推諉扯皮,不怕困難,隨叫隨到,努力克服家中的實際困難,及時出車、安全行車,有力保障了中央環保督查、秦嶺北麓違建別墅整治、“大棚房”整治等重大任務工作用車。

在工作中,他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帶頭落實領導交辦的各項指示要求,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經常和司機班同志交流業務知識、工作經驗、對年輕同志手把手地進行傳幫帶,進一步提高大家的業務能力。平時注重學習、提升素質,埋頭苦幹、無怨無悔,團結同志、尊重領導,遵規守紀、文明行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的絕對忠誠。先後榮獲西安市優秀駕駛員,長安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在全區目標考評中7次被評為優秀。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趙戰峰,男,漢族,中共黨員,1972年5月生,陝西臨潼人,1990年3月入伍,1993年12月退伍,現任西安市臨潼區櫟陽街道齊家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在趙戰峰的帶領下,通過整修道路、修建幸福院、排水管道、搭建文化牆、整治村容、建設文化活動中心、觀光桂花園等項目建設,積極改善居民生活條件。齊家村從2015年的落後村到目前已初步形成良好的村風民風,變為“文明宜居示範村”,村民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也已初步實現,大家和睦相處、安居樂業。2016年,由於工作突出,被評為臨潼區“勞動模範”、臨潼區第十八屆黨代表;2017年9月,被授予陝西省村社發展促進會“十大新農村建設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2018年,當選為臨潼區第十八屆人大代表;2018年9月,被陝西省村社發展促進會評為“陝西省農村發展優秀基層幹部”。

趙戰峰說,作為人民群眾的發言人,他一定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帶領全體幹部、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再接再厲,將讓齊家村人民能過上美好生活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陳玉飛,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12月生,河南南樂人,1976年12月入伍,1987年10月退伍,陝西省物資總公司原保衛處副處長。在部隊服役期間兩次榮立三等功。1985年12月,奉命赴滇作戰。在“黑豹行動”作戰中,精確繪製了戰場前沿地形地貌圖,敵軍配置兵力部署圖,摸清當前之敵的屯兵洞、火力點、炮陣地位置、交通壕、數量距離等參數,分析出敵我雙方各自陣地之間關係,為首長定下作戰決心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此仗共摧毀各類火力點20餘個,殲敵70餘名,上報敵情400餘次,書面報告30餘份,連續作戰50小時,不怕犧牲,英勇頑強,作戰勇敢,個人榮立一等戰功一次。

1987年10月轉業到陝西省金屬材料總公司做行政工作,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不忘初心,始終保持部隊的光榮傳統和軍人良好的作風。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九十年代末面臨國企改革,眾多職工面臨下崗,迎難而上,勇挑重擔,為下崗職工再就業出謀劃策,先後解決多名人員工作問題。作為轉業軍人,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始終牢記一名軍人的優良傳統,沿著在農村的磨練,軍營的鍛鍊,戰場上的錘鍊之路,在2003年,由原單位推薦到陝西省物資集團總公司,擔任一名保衛幹部,憑著軍人作風,處處以身作則,事事模範帶頭。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顧全大局識大體,心中信念堅定,肩上責任重大,做到退伍不褪色,清白做人,正當做事。工作三年後走了副處的崗位,十三年安全保衛工作中,連續11年被西安市公安局評為先進個人。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郭大平,男,漢族,黨員,1956年12月生,1974年12月入伍,2002年10月退役,現任西安市灞橋大平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多次參加並圓滿完成“兩彈一星”發射試驗的醫療保健、防護救治任務。先後榮獲科工委精神文明先進個人、學習雷鋒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獲軍隊科技進步獎6項,榮立三等功三次。退役後,發揚部隊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白手起家,創辦起了一家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大專科、小綜合性醫院。郭大平也榮獲陝西省模範退伍軍人、陝西省模範軍轉幹部、陝西省自主創業先進軍轉幹部、西安市模範軍轉幹部、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醫師稱號。中國網《中國人物》欄目曾以《郭大平:矢志終圓濟世夢》為題,對其事蹟予以報道;央視軍事節目中心《軍旅人生》欄目曾以《灞柳風雪逐夢路》為題,對其事蹟進行了專題報道。郭大平先後在《中國骨傷科雜誌》《中國醫藥》《陝西中醫》等業界重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在多個醫學雜誌上發表有關頸肩腰腿痛的病因、分型、診斷、治療、預防等科譜知識文章100餘篇,並歷時16年編著的近百萬字的《神州神草500味》一書。在灞橋大平醫院開始走上正軌之後,醫院黨支部當即作出決定:軍人、退役軍人檢查就診優先;每年的八月一日到三十一日,為退役軍人免費檢查、診斷、治療,這項舉措已堅持了16年之久,先後接診現役軍人、退役老兵兩百餘人。在郭大平的心裡,退役只是陣地的轉移,修醫德、行仁術,不斷努力弘揚和踐行大醫精誠、大愛無疆、救死扶傷的醫師精神,是他此生孜孜以求的信念和追求。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吳芳,女,漢族,1965年3月生,遼寧丹東人,1982年12月入伍,1985年10月退役。現任西安世紀盛康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退役後,憑藉著軍人堅韌品格,創建了西安世紀盛康藥業有限公司,公司現有員工400餘人,實現銷售收入50多億元,年納稅額均超過1.5億元,累計向國家納稅近10.2億元。吳芳積極投身扶貧和社會公益活動中,自覺履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不定期為貧困地區和受災地區的困難群眾進行公益贊助送溫暖。

2017年為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波絨鄉波木村、白瑪曲林村捐款安裝太陽能照明設施以解決當地116戶547名群眾生產生活用電問題;今年以個人名義為鄠邑區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捐款25萬元。先後榮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西安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獎項,2018年榮獲“西安市首屆女性經濟人物”、“西安市十佳科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創業之路山高水遠,充滿各種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挑戰。對吳芳而言,正是當年部隊這所大學的鍛造與錘鍊,讓她始終帶著堅毅和勇敢、帶著責任與信念、帶著軍人的一身正氣,奮鬥在民族醫藥事業的前沿。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魏存成,男,漢族,中共黨員,1961年7月生,陝西蒲城人,1979年入伍,1984年退伍。現任陝西石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2年,魏存成創建石羊集團,1999年石羊集團股份制改革後擔任董事長。27年來紮根農業領域,帶動農民在農業和食品行業共同發展,業務涉及食用油、飼料、養殖、肉製品加工和銷售等。2018年銷售收入81億元,共有72家分子公司,員工3700人。依託產業鏈優勢開展產業扶貧,2018年幫助1500多戶貧困戶增收,帶動5000戶農戶種植油菜籽,實現農戶增收1500萬元;帶動肉雞養殖戶200多戶,為養殖戶創造利潤4200萬元;生豬產業建設育肥圈舍129棟,出欄生豬11萬頭,產值1.57億元。產業鏈上下游新增1.5萬餘個就業崗位,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在農業、食品領域的專業人才。在企業謀求發展的同時主動承擔了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樹立榜樣。由他組建創立的“石羊愛心基金”,多年來為150多個貧困家庭及200多名學子送去了幫助及獎學金。身先士卒,踐行“提供綠色產品,共創美好生活”的理念,長期駐紮在食品生產第一線,以食品安全為己任,建立了陝西生豬養殖、肉雞、食用油全產業鏈體系。創立的“邦淇”牌系列食用油被授予全國“放心糧油”稱號;“石羊”牌飼料和“邦淇”牌食用油雙雙榮獲“陝西名牌產品”。在其帶領下的石羊集團也先後獲得“中國食用油加工企業50強”、“全國放心糧油示範加工企業”等榮譽稱號。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石樑,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1月生,山西文水人,現任西安信安保密技術研究所所長兼書記。1985年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激光技術專業畢業,同年入伍到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從事載人航天搜救系統的建設和搜救指揮工作,並現場見證了“神舟五號”及楊利偉從太空返回的全過程。2004年,石樑自主擇業,開始創業之路。2006年創辦西安博宇光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11年創辦西安信安保密技術研究所。多年來,研究所免費為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培訓軍民融合和安全保密知識三十多期,主動安置30多名優秀軍轉幹部就業,同時還積極向合作企業推薦優秀軍轉幹部。研究所被省市兩級軍轉辦確定為“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創就業基地”,每年接待自主擇業軍轉幹部數以百計,為他們的創就業進行幫扶指導、答疑解惑。研究所是一個服務於國家安全的、圍繞信息安全和保密的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立足西安,輻射全國,目前服務的客戶有700多家,覆蓋軍政企各領域。他多次被西安市、陝西省評為模範軍轉幹部,2018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西安創業明星”,被西安市總工會評為“創業帶頭人”。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黨希博,男,漢族,1986年7月生,陝西武功人,2004年入伍,2006年退役,現任西安曲江創客大街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陝西兵匠倉庫孵化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服役期間曾先後榮獲“優秀士兵”、“優秀學員”等稱號。軍旅生涯賦予了黨希博強健的體魄,同時也培養了他雷厲風行、嚴謹紮實的工作作風和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2015年創業,進軍文化領域,創辦華夏優+影城及院線品牌,以全新的娛樂服務理念及投資優勢,打造了全國首家的2.0版人文影院。經過多年的創業積澱,出於自身的雙創事業情懷,2017年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黨希博將創業視角定焦至西安,全力投身創客事業,將原本一條“城中村”安置改造的平凡街區建設成為一個現代時尚、產業聚焦、配套完善、生態良好的西安首條眾創空間聚集街區——曲江創客大街。黨希博個人也先後榮獲西安市政府“西安創業英雄”,西安市團委、西安市青年聯合會“西安市十佳創業青年”和西安市企業家節“十佳雙創企業家”等榮譽稱號。軍人出身的黨希博創業成功後,總想著如何幫助更多的戰友們在退役後仍能“換羽”高飛,讓戰友們在部隊鍛煉出來的堅韌、頑強、高效等品質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城市建設中繼續發光發熱。在他帶領下的兵匠倉庫將以陝西省作為區域示範省,努力走向全國,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專業、最全面的一流退役軍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他將和他的創業夥伴們,以畢生之精力投身於退役軍人創新創業服務事業中,幫助無數創業軍人獲得迎合時代氣息創業技能,點亮夢想,把激昂的創業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中!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王軍旗,男,漢族,中共黨員,1951年10生,陝西藍田人,現任西安市軍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1969年3月入伍,1974年退役,服役於甘肅省軍區通信總站。曾任藍田縣玉山鎮山王村黨支部書記、玉山鎮黨委委員,帶領群眾興修水利、植樹造林、興辦企業,被藍田縣評為“年輕有為的支部書記”,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時逢玉山鎮政府要籌建羊奶乳製品廠,他被選中參與了玉山奶粉廠的籌建、投產、技改和發展。他勤奮好學,熱愛專研。自從進入羊奶加工領域後,以忘我的工作狀態,積極向專業書籍學,自費上乳製品培訓班,系統學習奶山羊養殖與山羊奶加工技術,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開始,到擔任生產技術副廠長、黨支部書記,廠長,一干就是32年。幾十年來,他時刻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任期間親自主持對工廠進行四次重大技術改造,使玉山奶粉廠成為農業部、陝西省先進企業,同時被評為農業部、陝西省優質產品和名牌產品。該廠也成為藍田縣利稅大戶,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王榮,女,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4月生,陝西臨潼人,1989年入伍,1992年12月退伍,現任西安市臨潼區櫟陽街道朝邑村黨支部書記。退伍後,自費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系蔬菜專業進修,主攻番茄育種。主動參與建成我國最大的番茄良種繁育基地,選育出國家級審定番茄新品種毛粉808和強選一號,特別是選育的番茄新品種富貴粉王,經國家區試名列第一。帶動輻射了上萬農戶依靠番茄制種致富。2002年成立了西安市大宇園藝有限責任公司。1998年兼併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藥廠,後重組為西安靈丹製藥有限公司,安置就業120餘人。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心繫父老鄉親,多次捐資為鄉村修路、助學。2018年4月,王榮當選為臨潼區櫟陽街道朝邑村黨支部書記,堅持改革創新精神推進農村黨的基層建設,在提高黨組織工作水平的基礎上,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開展致富能人及返鄉黨員的培訓,讓黨員迅速成長為發展農村經濟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領頭羊。多年來,王榮先後被西安市委授予西安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全國“雙學雙比”先進女能手,1997年當選為陝西省九屆人大代表、陝西省十屆人大代表、西安市臨潼區政協委員。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藺江龍,男,漢族,中共黨員,1970年10月生,陝西周至人,1990年入伍,1994年退役,現任西安市周至縣縣糧油購銷儲備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在2011年7月1日“紀念建黨90週年”專題徵文活動中,所寫的詩詞作品被評為“詩歌創作最佳獎”,榮入《頌歌獻給黨·詩歌集》一書,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退役後藺江龍不光保持著學習的勁頭,還積極參加公益活動,自2011年以來,就利用節假日參加周至縣扶貧協會工作,關心幫助貧困家庭和殘疾弱勢人員。在休息的時間,整理編著出圖文並茂的《人間真情》一書,詳實地記錄出周至縣扶貧協會十八年來扶貧幫困的感人事蹟。2017年,在扶貧幫困的過程中,陳河鎮三興村年近八旬的史耀先老人為藺江龍欣作《感謝頌》,對藺江龍認真負責、熱情積極的工作態度高度稱讚,用真誠樸實地文字表達出老黨員對年青黨員的認可與誇獎。2015年,藺江龍幫助周至縣圖書館整理出《周至勝蹟快覽》一書,成為周至縣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他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先後在周至縣的《金周至》報、《周山至水》雜誌、《周至文藝》等刊物發表作品多篇。這就是一個默默無聞,又踏踏實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有益於時代發展的優秀退役軍人。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彭教學,男,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9月生,陝西周至人,1985年入伍,2004年退役,現任三秦都市報編輯。先後在北京軍區空軍、空軍工程大學任職,空軍中校軍銜,2004年12月自主擇業。彭教學是一位平凡的人,但他卻做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自2016年初,他歷時3年時間,開著私家車、揹著照相機、帶著筆記本,以寫作攝影採風為由頭,行程3萬多里,自費對陝西省56個國家級貧困縣進行了專題採訪,共走訪貧困村300多個,採訪貧困群眾、扶貧幹部及脫貧致富帶頭人2000多人,撰寫扶貧脫貧故事150多個,拍攝脫貧攻堅新聞圖片上萬幅,出版了大型扶貧紀實類圖書《向貧困宣戰——陝西脫貧攻堅見聞錄》,義務巡迴舉辦向貧困宣戰影像故事圖片展覽和向貧困宣戰影像故事分享會,通過現身見證、書寫和宣傳扶貧政策及脫貧攻堅偉大戰役,以獨特的方式助力脫貧攻堅,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廣泛好評,《陝西日報》《三秦都市報》《西安晚報》《中國社會扶貧網》《老戰士》雜誌等30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受到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他常說:“是部隊把他培養成為一名有黨性、有責任、有擔當的黨員幹部。”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馬驥,男,漢族,中共黨員,1954年9月生,山東濟南人,1975年入伍,1978年退役,原西安市新華書店小寨書店門市部主任。馬驥是一位在圖書發行戰線摸爬滾打了四十年的普通員工。大家都親切地叫他馬老師。立足本職工作的同時,馬老師還熱心公益。提起他的善舉,不勝枚舉。但他總是說:“我是一名樸實平凡的人,做了一名普通人該做的事。”

1999年開始,無償獻血累計64000毫升。連續三次被國家衛生部、中國紅十字總會、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授予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經常性為扶貧賑災和福利慈善事業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堅持用微薄的薪水資助5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在近10年中連續被市新聞出版局和市新華書店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2009年,被市直機關工委評為“身邊先進典型”。談到工作時,他淡淡地說:“我在書店工作了40多年,對書店有著無法割捨的情結,我的文化程度低,能力有限,只要能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我就滿足了,再說咱還是黨員,還當過兵呢。”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軍人、一名共產黨員,無論在任何崗位,他都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用無私奉獻的精神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用博愛寬廣的胸懷,默默回報社會;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真善美的動人樂章。在馬老師的身上,讓人不由地想到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楊鵬,男,漢族,中共黨員,1982年11月生,遼寧大連人,現為西安市交警新城大隊一中隊輔警。2002至200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服役,期間被評為優秀士兵。2011年底進入陝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新城大隊,成為一名交通輔警,先後被評為西安市十佳“緩堵保暢”優秀標兵和新城大隊黨員之星、先進個人。網友這樣評論“西安最帥交警”、“從你面前路過,我看到最美的風景”。不管天晴,還是下雨,每天早晨7點,楊鵬都會準時出現在西安市新城廣場的“千”字路口,筆直站立。伴著響亮的哨音,戴白手套的他揮舞雙臂,提示過往車輛直行、停止、轉彎、靠邊,每個動作都一絲不苟,像一名正接受檢閱的士兵。無論站立指揮交通、護送行人過馬路,還是一路小跑到違章車輛前,身高1.85米的他都身姿挺拔,像一棵白楊樹。他說:“我可能做不到對國家有益,但起碼可以做一個對路口有益的人”。

2016年,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的安全漫畫冊《特別的禮物》,獲得公安部交管局安全宣傳作品畫冊類三等獎。畫漫畫並不是份內的事,但用交通安全漫畫的形式去教育他人,遵守交規、維護交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人,自己也感到很欣慰。就像他至今還是一名輔警,屬於“編外人員”,卻認真工作,樂此不疲。問他為什麼,楊鵬說:“不管是輔警還是正式警員,只是身份、待遇的不同。一個人活得好不好,一輩子過得有沒有意義,取決於自己的人生態度。只要我們每天過得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他人,就是高質量的人生。”從天安門廣場到新城廣場,從一名颯爽儀仗兵變身西安交警,楊鵬永葆本色,不忘初心。


西安市2019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公佈


張海山,男,漢族,中共黨員,1961年11月生,河北宣化人,1979年入伍,2000年退役,現任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綜管部車輛維修分部支部書記。2000年,張海山轉業分配到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西北分公司計算機中心工作,轉業前是某集團軍通信團副團長的他,對於當下的工作就是一個“新兵”,算是一個“門外漢”,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說幹就幹,從基礎學起、向身邊人學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計算機相關知識。2003年,他被推薦到汽車服務公司任黨群辦副主任,面對新單位千頭萬緒的工作,他發揮部隊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精神,先後推出黨群工作手冊、黨群會議保障制度、黨群考核體制等,他積極傳導黨群工作新理念新方式,凝聚科室人員,很快使黨群辦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先後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政工幹部、先進工作者、最佳員工等。2009年,張海山臨危受命來到維修技術落後、人員結構複雜、流程工序不規範、廠區環境差的汽車服務公司修理廠任經理。他從修理廠基礎管理抓起,以“創一流團隊、創一流維修保障能力”為目標,規範作業流程、加強規範現場管理、發動員工自己動手美化環境,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全體職工的不懈努力,修理廠先後被評為西北分公司模範集體、陝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工人先鋒號稱號、民航總局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在保證西北分公司飛行安全、航班正常和優質服務工作中取得了較好成績。上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同事讚揚說:“每次來到維修分部都能看到新變化”。張海山是一名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優秀轉業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