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八景之——龙津春浪

南平八景之——龙津春浪

龙津春浪

我以为,龙津春浪是南平古八景中最重要的景点,它就在现在的南平市延福门。你看,闽江最大的三条支流在这里汇合,建溪自北蜿蜒而下,富屯溪、沙溪汇合成西溪后,从西南逶迤而来,到了延福门码头,三江合一,水势陡增,遂成闽江干流。然后向东南穿山越岭,一路高歌,下闽清,入福州,奔东海.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势不可挡。五十年以前,南平到福州的联系就是这样的一条黄金水路。于是,这里终年舟楫不断,木排相连,商贾云集,成了福建内陆最大的码头。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传说,《晋书》中的神剑化龙给这里平添了神奇的色彩,所以这里水域又叫剑津、龙津。津者,深潭也,剑津、龙津皆因神剑化龙而得名,所以,古南平又称剑津、剑浦、南剑州,细细考量,其源盖出于此。

既是名胜,就有人登临,看桃花汛发,一江春水,滚滚东去。于是在江边建楼,楼曰双溪楼,下临深潭,飞檐走壁,采绘俨然,是时,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为一时之冠。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曾在双溪楼上题词二首,豪迈奔放,纵情挥洒,真是好词。兹抄录如下: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动,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临,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还有一首是瑞鹤仙南剑州双溪楼,也写得神采飞扬,但限于篇幅就不录了吧。所以当时的龙津春浪一带,文人骚客,争相题咏,或诗,或赋,或词,佳作颇多,景因词增色,诗以景添彩,林林总总,举不胜举了。

因此,龙津春浪的所在地,延福门码头就成了南平一景,成了南平的标志,成了南平的象征了。就象重庆的朝天门码头一样。我小时,南平的火柴很有名,当时火柴上贴的火花,就是南平的延福门码头东望的龙津春浪的景色,还有南平产的的面条,一斤一袋的包装,上面的商标也是南平的三江合流的景色,只不过是用双塔的名称了。

现在水运萧条了,高速,铁路,四通八达,延福门一带也顿时少了昔日的辉煌,闽江两岸又临河建了不少的商品房,江面空间也不那么开阔了,双江合流处,又建了一个所谓的市标,也是取神剑化龙之意,硬是把那双剑从江底捞了上来,指向苍天,实在是大煞风景。龙津春浪的景点,要大打折扣了。

南平八景之——龙津春浪

南平市标

但是更严重的是,一到春天,由于上游的水土保持欠佳,所以早就没有了春浪的清波,代之而来的是黄水泛滥。而到秋冬枯水季节,延福门一带,水质污染,水色不清,偶然还有异味,实在是让人扫兴,也没人吟诗作赋了。

保护好龙津春浪,保护好福建的母亲河,真的是任重道远。真的是功德无量。真的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让我们一齐努力吧。倘能这样,则剑津幸甚,闽江幸甚,人民幸甚!

南平八景之——龙津春浪

建溪、西溪合流成闽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