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已死,本地部署萬歲

計算在客戶端/服務端模式和瘦客戶機模型之間來回地搖擺,雲(cloud)也會遭受同樣的命運嗎?

Cloud 已死,本地部署万岁

作者 | Thomas Jardinet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是的,我承認,有點奇怪我在本文中將扮演預言家的角色。但是,既然雲本身似乎已經終結,我冒昧地去全面地質疑這個模型。由於我是一個古怪的人,我允許自己把雲的邏輯推到極限。

Cloud 已死,本地部署万岁

雲模型: 未來的模型

這是一個把所有東西都放到雲端的問題,包括我的軟件和數據。其中一個好處就是隻需要一個瀏覽器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編輯文檔?使用瀏覽器!編輯視頻?使用瀏覽器!管理我的客戶關係?通過瀏覽器!這就是推動谷歌推出其 Chromebook(網絡筆記本) 的原因,而且我必須承認,我個人是這些設備的忠實粉絲!由於擁有小巧廉價的處理器、良好的自主性和少量的磁盤空間,Chromebook 幾乎成為了計算機榜樣!

但是,這種對比也讓我產生了一些憂慮。你是否希望擁有可以使用五年的設備 (我想請你去了解 Google 對 Chromebook 的支持持續時間) ?特別是談到 包括 Chromebook 在內的處理器他們除了啟動瀏覽器還能做什麼?讓它們的 CPU 負載幾乎一直低於30% ?我六年前買了配件自己組裝了一個臺式機,幾個月前買了一臺 Chromebook。,它們的 CPU 在功能上幾乎是相當的。然而,我的臺式電腦能做的遠比 Chromebook 能做得更多。

當越來越多的 CPU 和 RAM 負載外包給雲時,我們發現自己的電腦完全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當然,從 CPU 消耗和能源消耗的角度來看, 雲是最優化的 ,但是我必須啟動計算機,導致消耗很多電能!如果我是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亞馬遜創始人),我會考慮如何轉售 CPU 和內存負載不使用我的客戶端電腦。

Cloud 已死,本地部署万岁

邊緣計算,火箭升空的第一個階段?

為了解決安全性、網絡延遲增加 (以及運行學習機器模型)和部署連接對象等問題,邊緣計算最近開始出現。所以我們有了 Azure 和 AWS,它們假設前提是本地部署( on-premise )的概念並沒有消亡。除了從雲端管理本地部署,不需要做其他事情。採用例如 AWS Outposts 或 Azure Stack Edge 這種解決方案,但是是在本地的專用服務器上雲服務。而且三大雲計算公司也都在混合雲上努力探索。

你看到這種趨勢正在來臨嗎?

Cloud 已死,本地部署万岁

如何優化個人電腦的負載呢?

我們又要回到小應用程序了嗎?去 ActiveX?我非常清楚這些技術的目的,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三大瀏覽器集成 WebAssembly,它允許你在瀏覽器中運行字節碼。

因此,我們看到一個新的架構模式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 公共雲將被用來存儲數據、進行大量的批處理、為公司以外的用戶提供服務,以及管理所有的互聯網設備。

  • 例如,使用 AWS 的“On-Premise(本地部署)”雲將具有與公共雲相同的用途,但用於安全性(和連接性)或性能要求高的場景。

  • 邊緣計算,全局連接對象。

  • 當然,這個瀏覽器可以用來進行可視化,也可以用來處理那些不需要大量數據訪問的繁重的處理任務,這要感謝 WebAssembly。

很明顯,一個新的架構已經就緒,在我看來,到目前為止還缺少下面這些特性:

  • 雲提供商可以從本地部署的客戶那裡購買 CPU,RAM 和磁盤容量。

  • 在瀏覽器以外的系統中更易於使用和重用用於 WebAssembly 的代碼,以獲得更好的可移植性。

這會給你帶來什麼好好處? 你認為雲將何去何從?

原文:https://dzone.com/articles/the-cloud-is-dead-long-live-on-premise

譯者:明明如月,知名互聯網公司 Java 高級開發工程師,CSDN 博客專家。

本文為 CSDN 翻譯,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