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參加乾隆“千叟宴”的很多老人都被皇帝折磨死了?你怎麼看?

柳侍墨


千叟宴,顧名思義就是給老人們辦的宴席。這是由大清康熙皇帝發起的一場大規模的皇家宴會。參加的成員一般條件下,要滿足65歲以上,由朝廷出資宴請大清朝內,年長的貴族、官員以及普通老百姓。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康熙和乾隆都是長壽皇帝,想以此表達自己的治世之功;另一方面是為了矯正社會風氣,樹立人心向孝的美德。

但是也有人說,為了參加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很多老人被折磨死了。這句言論未免有些誇張,甚至危言聳聽,好好的一場皇恩浩蕩的宴請,被說成趕赴黃泉路。當然,想吃上這皇家的“千叟宴”肯定是要吃點苦頭的。

老人年事過高,經不起路途遙遠的折騰

按照常理來講,老人們一旦上了年紀身體必然經不起折騰,何況是舟車勞頓、路途遙遠的進京之路。參照史書記載,必須是六十五週歲以上的年齡才有資格,這個年紀放在今天跑跑步、鋤鋤地還能說得過去,在古代生產力和生活水平相對低下,六十五歲老人身體狀況不亞於今天八十五歲的老人。科學調研表明:清朝人的平均壽命,男的45歲,女的50歲,今天中國的平均壽命早已經超過70歲,足足20多歲的壽命差距,需要200多年的科學發展才達到,可見古人和今人的壽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再者科舉考試相必大家都瞭解,一群年富力壯的小夥子們進京趕考,身體差的都經不起一路上的風餐露宿,更不用說古代的老人們。

千叟宴菜品過於油膩,老人身體吃不消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千叟宴的菜品以大魚大肉為主,食物過於油膩,畢竟是皇家的宴會自認不能太掉價。千叟宴的菜品有哪些,大致舉幾個例子: 雙色馬蹄糕、天香鮑魚、琵琶大蝦、醬燜鵪鶉、蠔油牛柳、川汁鴨掌、溜雞脯、香麻鹿肉餅、御膳烤雞、烤魚扇等等。

古代不想今天講究素食養生之道,肉是要比青菜貴的多,很多普通家庭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肉,因此很多普通家庭的老人參加千叟宴後,瞬間胃口大開,對大魚大肉一頓暴飲暴食,由於攝入的油膩食物過多,極其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面見皇帝禮節太繁瑣

千叟宴是由皇帝親自主持,而且還是雄才大略的盛世之主。老人們從五湖四海趕到皇宮自然要接受皇帝的接見,老百姓見到皇帝必然要行相應的君民禮節,反覆的一跪一起,老人的身子骨也難以經得起折騰。

再加上宴會過程中,要遵循相應的用餐禮節,皇帝和公卿大臣們一一提進酒詞,還有許多風雅的作詩吟對的活動,來來回回繁瑣的規矩也把老人們折騰的夠嗆,本來好好的一頓宴會吃起來十分拘謹不自在。

雖然說要想吃上大清朝時期的千叟宴不是特別容易,老人們也飽受折騰,但也無可厚非,畢竟要彰顯出康熙、雍正和乾隆締造的“康乾盛世”,而且對於傳播孝道,移風易俗,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特別是對於那些能夠趕赴千叟宴的老人,更是一生中的榮耀。


鄧海春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一提到滿清,老梁就止不住的想笑。咱掰著腳指頭算算,滿清小三百年的歷史,愣是被康熙和乾隆倆人佔了一百二十四年,這就佔了一半的時間。所以這兩人的事,你就得準備倆筐,每人都能給您整一筐出來。而且乾隆這人愛好海了去了,其中有一大愛好,就和咱題主的問題有點瓜葛。啥事都喜歡和康熙比,只要康熙老爺子乾的事,這乾隆爺想著像模像樣的整一個出來。

就這千叟宴,就是乾隆仿效康熙整出來的,康熙整了兩次,他也不多不少也整兩次。

那麼咱就從康熙這千叟宴說起。

第一次。

咱掐著時間點瞅一下,這是康熙五十二年,這年趕巧了,正好是康熙六十大壽。那年月這人能整個六十出來,那都是稀罕事。康熙老爺子自己個蹲龍窩裡,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從秦始皇開始,有名有姓的皇帝就有一百九十三個,就屬他蹲龍窩裡的時間最長,而且這壽命也是最長的。

這一高興,就想到了,皇帝這位置上的人壽命真心不長,那民間裡的有多少呢?於是帶著這個疑問,就整了個千叟宴出來。當然一開始也不叫這名,就是給地方上的官吏,下了一道旨意,只要年齡夠六十五歲的,都可以參加。這一傢伙下去,全國就整出了六千六百個老人,一幫子老頭老太太齊聚一起,那叫個熱鬧。

“坐!坐!”康熙開心壞了。大手一揮,住龍窩邊上的皇子皇孫們就出來了,給這六千多個老頭上酒,上菜。一幫子老頭也開心,這熱熱鬧鬧的就整了三月,全京城的大小官員,一出門就必須整上朝服穿上正裝。

說道這裡,估計就有人要問了:“老梁康熙為啥這麼高興?就因為看到這麼多比他大的老頭?”

您還真說對了,大傢伙都知道,滿清自打開國,地方上就沒停止過鬧騰。康熙忙乎了一輩子,放眼全國那也不是很安生的,到現在一瞅這麼多上了年紀的老頭,他感覺這天下總算是開始太平了,因為只有太平的年月,這人的壽命才會長久。

讓康熙想不到的是,到了乾隆年間,這白蓮教一窩一窩的搞事,到了嘉慶的時候,被七十二個人就攻進了皇宮裡,還在他那匾額上留下一枚箭頭。

這話有點扯遠了,咱接著聊。

康熙這一高興,讓八十歲的就可以到康熙的邊上喝,九十歲的直接到宮裡的內門喝,八十以下的,在宮門外吃上一把就可以了。臨到了結束的時候,每人都拿了不老少的銀子回家,算是康熙的賞賜。

第二次

時間點就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這一年有是康熙在位的最後一年嘍。這一年康熙感覺自己該乾的事都乾的差不離了,這就又想來一次。但第一次折騰下來,康熙知道這幫人受不了太大的動靜,人家好不容易活到現在,您來一下,把人家個整沒了,這不好聽。

所以這一次就招待那些個退了休的官員,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的,大傢伙蹲在一起樂呵樂呵,談談這輩子的得失,就那麼過去就行了,所以這一次人員不多,一千出了個頭。康熙一高興整了一首詩出來《千叟宴》。得,這老頭老太太一起聚餐的活動正式定名為千叟宴。

第二次千叟宴,乾隆以服務生的身份參加了,那個場面讓乾隆記憶猶新,這就在心裡留下了陰影。

所以這就有了第三次。

第三次

這時間點就卡在了乾隆五十年的時候。乾點啥你也得找個藉口不是,這一年正好乾隆的五世玄孫出生了,這事擱在當年那都是稀罕事。

於是乾隆藉著這事,就把自己的心裡陰影給辦了,也整了個千叟宴出來玩。這一傢伙就整出了三千多人,比康熙老爺子的第一次少了一半,但沒有關係乾隆這裡出了一個141歲的郭鍾嶽,也算是和康熙不相上下吧。

臨到了,乾隆爺賦詩一首《千叟宴》,畢竟康熙都做了一首,喜歡和康熙比的乾隆不能落下不是,於是也整了一首出來。

第四次

這就到了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嘉慶元年。這一年乾隆已經八十五歲嘍,老是老點,但心心念念還記得康熙,人家康熙就在位子上蹲了六十一年。所以乾隆把位就退了給了嘉慶,以表示自己不是和康熙比,自己個賺著玉璽,當了太上皇,這叫退位不退權知道不。

退位當太上皇這可是大事啊,再說康熙做了二次千叟宴,咱乾隆爺不能落後不是,也整了兩次。

但這一次規定的年齡是在七十歲以上,畢竟乾隆都八十六了,你整個六十,那都是乾隆兒子輩的人嘍。

這一次邀請了五千多人,結果捧場的就只有三千多個。這次乾隆除了賞賜銀子之外,還額外的給那些個超過百歲的老人,整了個六品的帽子戴,九十歲以上的整七品。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整這麼多官,這滿清也忒大方了吧!”

您別急,這都是虛職,再說了,到了乾隆這頭,朝堂上賣官買官乾隆就已經給了明碼標價,給個虛職無所謂了。

這些老頭陪著乾隆樂呵完了,回家很多都掛了。

沒辦法都是老胳膊老腿的,不經摺騰,一折騰總要命。您想想這說是吃飯,其實就是一儀式,這搞儀式的,一蹲或者一站不是一個小時就是兩小時。而且這麼多人吃飯,端上來全涼了,你叫一個老人吃涼的東西,他不鬧肚子,那才叫見鬼了。

而且上了歲數的人,一有病,那基本上就是大病,好嗎,這一下子撂倒好多老人。

最後這一次,要不是和珅想了個辦法,整了一桌桌的火鍋,估計撂倒的人更多。

而且,人家康熙整千叟宴的時候,是在三月份,氣溫回升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老人挨凍的能力。而乾隆一拍腦殼就來事的搞,他每次都在正月,那西北風吹的呦,老人們別說飯了,光這西北風就喝飽了,加上這天氣還冷。

掛倆大鼻涕,拿這筷子從火鍋裡撈食吃,就為了整點熱乎氣。說起這事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啊!

三年後,乾隆崩了,這事就算是結了,再也沒有皇帝搞這事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清代的千叟宴前後搞了4次,康熙2次,乾隆2次,這也好理解,也就這二位爺做皇帝的資歷能搞這種匯聚天下古稀、耄耋之年老人的盛會。

第一次是康熙52年,恰逢玄燁60大壽,他認為自秦漢以來共193個皇帝,就屬他的執政時間最長,壽命也是最長的皇帝之一,所以他就決定借60大壽這個時機,搞一次千叟宴。

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整個3月,所有的京官在那段時間裡,一律身穿朝服正裝,整個北京城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按照皇帝的規定,全國凡年滿65歲的老人,皆可參加這個千叟宴,到宴會之時,全國總共來了1800多人,非常熱鬧,皇帝還讓自己的皇子皇孫們出來給這些老人們敬酒。

第二次舉辦千叟宴的時候,康熙已經距離去世不遠了,當時的那小孫子—後來的乾隆皇帝全程目睹了這個宴會的盛況,感受了千叟宴的熱鬧。

作為康熙爺爺親自制定的接班人,弘曆對康熙爺爺可謂是敬仰無比,既然爺爺能幹的事情,自己為什麼不能也同樣去做呢?

乾隆福氣真的好,皇帝裡,就數他活的最久,掌控權力最久,執政期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幾乎沒出什麼天災人禍,經常下下江南玩的開開心心,10次出征都獲得了勝利就自封為十全老人,簡直是個好福氣皇帝。

出於對爺爺的敬仰,他在即位60年後就讓位給了嘉慶帝,千叟宴也只舉辦了2次,絕不超過爺爺的次數。

這裡說說第二次,也就是千叟宴的千古絕唱,當時乾隆已經是86歲高齡,所以,他規定把赴宴的年齡標準改為70歲,不然60來歲的老人在他面前就是小屁孩。

這一次,參加的人數達到了3056人。

這一天,正是1796年的正月初四,天氣寒冷,也是他正式退位後的第四天,3天前,他剛剛把皇位禪讓給了嘉慶皇帝。

他在寧壽宮皇極殿再次舉辦“千叟宴”,但在皇極殿,畢竟地方就那麼大,除了太上皇,只有2品以上的官員和皇室宗親才能進入,三品官員只能呆在殿外的丹陛甬路上設席,四品以下官員在皇極殿外的邊邊角角設席,而那些安南、廓爾喀、朝國、暹羅等藩屬國的使臣則只能呆在皇極殿的殿廊裡,好歹比三品大員們要好一些,剩下的那些老人們等參會人員只能呆在寧壽門外的露天廣場上,地方雖然寬敞,風景也不錯,但正月裡那寒風可沒那麼善良哪。

宴席開始,照例乾隆的皇子皇孫、曾孫元孫們給各位王公大臣們敬酒,嘉慶帝帶著幾千位官員和老人們太上皇山呼萬歲,為太上皇祝壽,太上皇心滿意足,他召見那些一品王公大臣們以及年滿90歲的老人們,讓他們到御座前來,並親自賜給他們御酒,乾隆賞賜給百歲老人六品頂戴,90以上老人賞給七品頂戴,以顯示太上皇養老敬老之意。

氛圍是很好啊,可在室外那麼長時間,很多老人就已經吃不消北京城戶外的凜冽寒冬了。

宴席上,皇帝各種感言、致辭、賜食等等,每次少不了各種山呼萬歲、三跪九叩、飯前感恩,這讓很多老人就吃不消了。

本來,很多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天的飲食也就是簡單的粗茶淡飯簡單慣了,這一趟的滿漢全席可得把他們衰老的腸胃折騰的半死。

更不用說各種千里迢迢的舟車勞頓、看見太上皇的激動心情以及宏大場面下的激動心情,心臟可受苦了。

結果,很多老人在當場就倒下了,而官員們還要騙老皇帝說這是老人們見到太上皇太激動了,而之後在回去的路上以及回去後,更多的老人就一病不起了。

隨後,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又繼續掌控了3年朝政,直至駕崩,這次千叟宴,既代表乾隆的時代結束了,也代表上百年的康乾盛世徹底終結了。


雲中史記


在真正講述千叟宴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清朝時期,出現一個名叫李慶遠的老人,他活了多少歲呢?根據當時的記載,有的人說他活了256歲,然而清朝歷史也不過是三百年不到。古人也雲:彭祖之智不出堯舜禹而八百。


據說他一生經歷了清朝九個皇帝,先後娶過24個老婆,一生當中生育了180多個孩子。由於其非常的長壽,還自己悟出了一套長壽的秘訣,也有很多人前來巴結他。比如說在民國16年的時候,有一位大軍閥楊森想要巴結蔣介石。

把這個老人請過來,讓他給蔣介石提了一幅字,並且深得蔣介石喜歡。蔣介石在瞭解這個老人之後,為了讓世界瞭解我們的人瑞,還把他推薦給時代週刊。當然也有很多人懷疑他的壽命作假,希望尋找出證據來證明他的真假。

有人拿乾隆時期的千叟宴來說事,當時乾隆廣邀天下老人。而出生於康熙十六年的李慶元,乾隆年間舉行的千叟宴他已經是118歲。古人七十古來稀,這已經算是人瑞了,為什麼千叟宴上面的記載沒有他?
有關於他壽命的真假,這裡也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只是想給大家講述下,乾隆的千叟宴到底怎麼回事,最後為何有何麼多的老者被折麼死。清朝時期總共舉辦過四次千叟宴,乾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第四次了。

第一次在康熙五十二年,當時恰逢玄燁60大壽。他認為: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就說從秦漢以來,皇帝有193個,但是像我這麼長壽的沒有一個。所以借60大壽的機會,他想舉辦一次千叟宴,這件事情當然交給禮部侍郎來做。

“今歲恭遇萬壽六旬大慶,非尋常可比。”整個活動舉辦的場面非常的宏大,整個3月期間,所有的京官全部都是穿蟒袍、補褂,打破了只穿七天朝服的習俗。而且根據康熙的規定,只要是年滿65歲的老人。不管是京官還是地方人員,全部都可以來到皇宮當中赴宴。
消息下發出去,一時間引起了全國的反響,畢竟這是一種天大的榮譽,可以近距離的接觸皇上。結果等到宴會之時,90歲以上者33人,80歲以上者538人,70歲以上者1823人,65歲以上者1846人。10到20歲之間的皇子皇孫,全部都出來給這些老人發放食物。

而且年齡越高給的寵幸越大,比如說80歲以上的人,可以到康熙這邊來喝酒。90歲以上的老者,可以來到宮門內就餐。80歲以上的在宮門外就餐,其餘的就比較遠了。但是不管怎麼樣,只要可以過來的人,全部都給他們賞了銀子。據記載總共有老漢6600多人,老婦也有7000多人。可見女人的壽命自古以來就比男人的長。

第二次發生在康熙六十一年,也是康熙在世的最後一年。在這場宴會上面,康熙做了一首七律《千叟宴》,也算是終於給這場宴會起了名字。但是這一次不是宴請天下,主要是一些退休的老官員,雜七雜八的加起來剛剛過了1000人,所以才有的這個稱號。


第三次是在乾隆五十年,於乾清宮在正月初六舉行。之所以會舉辦這次盛宴,是因為在這一年乾隆添了五世玄孫。這在現在是很少見到的情況,除了古代這種結婚比較早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這次前來赴宴的60歲以上老者超過3000人,其規模要比康熙年間舉行的都要大。

最後一次千叟宴是在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嘉慶元年,因為他準備在乾隆六十一年把皇位傳給十五子嘉慶皇帝。當時乾隆皇帝已經是86歲,所以要求也有所提高。前來赴宴的老人,年齡必須在70歲以上。宴會的時間定在正月初四,地點則是在寧壽宮的皇極殿。

這次宴會邀請了5000多人,然而真正趕過來的也只不過是3000多個。在這一次宴會上面,除了沿襲之前的賞金銀之外。乾隆皇帝還給百歲以上的老人,賞了六品的官職。90歲以上的老人,則是給了七品的官職。然而乾隆年間辦下來的兩次宴會,實在是死了很多的老人。


古代說的七十古來稀,很大原因是因為古代的生活條件不好。有時候就算是簡單的感冒發燒,也有可能最後引起重大的疾病。還幸虧是中國基數大,才倖存下來這麼多年老的人。但是也別忽略了中國地大物博,這些老人真正的趕到京城,身子骨有幾個能受得了?

就說是現在,你讓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從安徽趕到北京。如果讓他坐火車,估計到了北京身子骨都要散了架。更何況古代沒有什麼快的交通工具,最好的也是馬車牛車。再加上路不好,趕到北京城還能活蹦亂跳的就沒幾個了。

再加上參會的人員實在是太多,在吃飯上面也是個問題。比如說乾隆年間的3000多人的宴會,等到宮女太監把所有的東西送到桌子上面的時候,很多的飯菜都已經涼了。更何況舉辦的時間還是正月份,天氣還是非常的寒冷。不像是在康熙年間的兩次宴會,舉辦時間都是在3月份,正是氣溫回升的時候。
幸虧在乾隆六十年舉辦的千叟宴,和珅給出了一個建議,讓這些老人吃火鍋。所以極大的減少了這種不必要的傷害,老人吃的飯也都是熱乎的。雖然有著旅途的勞累,但是好歹宮廷裡面的條件好,給的照顧也非常好。所以在第二次宴會當中,這種情況就大大的減少了。


史之策


乾隆皇帝平生最崇拜的人是他的祖父康熙,在他的眼中,康熙就是清帝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皇,所以從他當上皇帝開始,他就展開了追尋康熙腳步的路途。

在康熙在位年間,康熙一路揮兵東征南戰建立出了很多大事蹟。

乾隆在成為皇帝后,他為了致敬自己的祖父,他就開始揮霍清朝國力極盡誇耀武力地打了不少仗,最後還自封了個十全老人的名號。

康熙是八歲登基成為皇帝的,他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上坐了61年的時間,是我國曆史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乾隆為了不超過康熙皇帝所保持的紀錄,他就在他在位第60年把皇帝寶座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自此成為了一個幕後掌握大權的太上皇。


從種種歷史事蹟來看,我們都能看出乾隆皇帝對康熙皇帝的崇拜。

而我們這裡所說到的乾隆千叟宴則也是乾隆皇帝向他祖父康熙致敬的一個舉動。

第一次舉辦千叟宴的人是康熙皇帝

千叟宴最早是由康熙皇帝舉辦的,康熙為了紀念自己好不容易逃過了歷史皇帝普遍短命的魔咒,他就在他60歲那年舉辦了這個所謂的千叟宴。

千叟宴顧名思義來說,就是幾千個老人組成的一個宴會,雖然當時老人的數量加起來並不一定只有幾千人,但意思都是差不多的。



當時康熙皇帝為了舉辦這個宴會,他就提前給各地官府下了命令,讓他們把他舉行宴會的通知傳達到了各位年齡達到65歲的老人耳中。

讓他們如果想參與這個宴會可以自行前往北京參與,只要年齡合適,無論是退休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參加,甚至還有可能可以看到皇帝的龍顏。

而如果是從省外趕往北京參與這個宴會的老人,還能從康熙手中得到來回的路費。

因此在康熙60歲這年的3月份,歷史中的第一場千叟宴展開了。

這場宴會的排場非常巨大,康熙為了確保能容納得了那麼多老人,他就下令讓人在道路兩旁擺了很多棚子、桌椅。

由此從皇宮內部的道路一直延伸到皇宮外的暢春園,一路都擺滿了很多桌席,桌上有著從御膳房裡準備出來的山珍海味。

乾隆效仿康熙舉辦千叟宴

這樣的宴會在康熙在位年間曾經舉辦過兩次,因此乾隆在成為皇帝后,他也舉辦了兩次這樣的宴會。

康熙舉辦宴會一次是為了慶祝60大壽,一次為了是為了預祝70大壽。

而乾隆皇帝不同,他第一次舉辦千叟宴是為了慶祝自己的第五世孫出生。

和我們想象的不同,乾隆的第五世孫並不是他孫子的孫子的兒子,而是他孫子的孫子,因為第一世是從他本身算起的。

而他第二次舉辦千叟宴則是為了慶祝自己成為太上皇,因此在退位第三天的時候,他再度舉辦了這個宴會。

乾隆舉辦這兩次宴會的細節是不一樣的,第一次舉辦的時候,他規定了只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去參加宴會。


在第二次舉辦宴會的時候,情況又開始變得有所不同,這一次只有超過了70歲的老人才能參與這個宴會。

而參與千叟宴的老人是分不同等級,年齡徘徊在六到七十歲左右的老人只能在距離皇宮比較遙遠的道路上吃喝。

但是達到了90歲的老人就會有所不同,90歲的老人將可以享受到一品大臣的待遇,和乾隆手下的一品大臣們一起坐在乾隆御座的下首,和他一起同吃同喝。

還有90歲的老人也將可以獲得乾隆賜給他們的御酒。

至於其他年齡稍小一些的老人,則能得到來自於乾隆的皇子、皇孫、皇曾孫敬給他們的酒。

而在第二次的時候,老人們除了能吃喝到皇宮的御酒御席之外,他們還能獲得另一個榮耀。


如果他們的年齡到達了90歲,那他們就能獲得來自於乾隆賞賜的七品品級,獲得一個如同現在縣長一般的地位。

如果是年齡達到了100歲的老人就更加不一樣了,他們能獲得六品的品級,地位相當於現如今縣長和市長之間徘徊的位置。

老人們參與乾隆千叟宴後大規模去世的原因

千叟宴本身是一個出發良好的舉動,但是在當時,卻帶來了不少出乎意料的後果。

在乾隆舉辦完這些宴會之後,有不少原本逃過了歲月折磨的老人在路途中或者回去後沒多久就愴然離世了。

至於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很多原因造就的,第一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路途的問題。

那個年代裡還沒有現如今那麼平坦的道路,如果是城內的道路還好,但如果是從外地通往北京的道路,即便修得再好,也少不了有各種碎石顛簸。

因此在來回馬車的顛簸下,就有不少老人承受不住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食物的問題,因為宴會舉辦得浩大,所以就使得很多御廚們變得力不從心起來,最終當他們上完食物後,這些食物早已經變冷了。

再加上乾隆舉辦千叟宴的時間又是北京最冷的時候,不說當時,就算是如今,一般中年人在寒冷冬天吃這般冰涼的食物都是受不了,更何況是那個醫療不發達的年代和身體素質那麼差的老人?

所以在他們吃完這些食物又沒有合適的醫療條件下,就有不少人丟掉了性命。

不要說什麼老人不會吃冰涼食物之類的話,要知道那可是皇帝賞賜下來的食物,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可是一輩子都享受不了的榮耀,他們求都來不及,又怎麼可能不會下口?

還有一個原因我覺得可能是有一些老人實在太過於激動了。

現如今我們無法理解古人看到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不過我覺得在那個皇帝已經被神化的年代,老人們看到皇帝可能就跟看到了神靈一般,說不激動那是假,由此因為太過激動而出現問題也是無可厚非的。

所以說參加千叟宴的老人並不是乾隆折磨死的,而是因為天氣寒冷、食物冰涼、路途顛簸、心情激動等問題丟掉自己性命的,不過對他們來說這一切都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們見到了皇帝本人,在那個年代,對他們來說,這絕對是一件死無遺憾的事情。


孤客生


乾隆12歲的時候,人們還喊他弘曆。那一年在乾清宮,他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宴席,他爺爺康熙拉著十二歲的弘曆給給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敬酒,康熙皇帝舉起酒杯,底下跪滿了一群白髮蒼蒼年近古稀的老人。


那場面年少的弘曆不理解,和一幫老頭喝酒有啥意思呢?一個漂亮的小姐姐也沒有。

轉眼他也到了爺爺的年紀他忽然理解他爺爺了,人生七十了,什麼事情都體驗過了,什麼慾望都淡了,唯獨想看看同齡人中是不是自己活的最好呢。


乾隆五十年弘曆七十五歲了,他在當年爺爺舉辦千叟宴的乾清宮舉行了第一次盛大的宴席,士農工商60歲以上的老人,都能來參加。


在這次盛會上,乾隆還看到了一位老壽星,105歲的郭鍾嶽。


這位郭鍾嶽就是和乾隆對了一副對聯: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是民間傳說活了141歲的老人瑞,不過在《乾隆朝上論檔》清楚寫著這位老人活了105歲,四年後的乾隆五十四年,他還活著,還準備赴京去恭賀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壽:


郭鍾嶽系福建莆田縣人,現年一百九歲,飲食步履如常,並據郭鍾嶽告稱,明歲赴京恭祝。萬壽屆期當飭令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等語謹奏。

從福建到京城,在乾隆年間算得上萬水千山,那個年代,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道路不好走,雖然文中要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但是從邊遠省份顛簸到京城真的能要了這些老人的半條命。


乾隆第一次千叟宴邀請的是60~65歲的老人,到了嘉慶元年,乾隆皇帝八十六了,那些六十左右的老人比他小了整整二十歲,隔了一輩人,所以這次千叟宴提高了准入門檻,七十歲的老人才能參加,九十歲的老人才能在太上皇的御座前就坐,能獲得六品頂戴。


安徽105歲的老人熊國沛在家人的照料下,也來到了寧壽宮,獲得了太上皇的親自接見。

千叟宴對於官員也許意義不大,尤其那些頂級官員,但是對於這些底層百姓來說,家裡有人能參加千叟宴,是他們一輩或者幾輩人的榮光,千叟宴是他們在地方上身份的象徵。


所以只要家境殷實,家裡有老人夠格參加千叟宴,他們都會千方百計的送老人來參加,參加一次,就如范進中舉一樣,從此在自己家鄉也可以是老爺了。


對於這些風燭殘年的老人來說,千叟宴就是他們留給兒孫的精神和物質的財富,但是千里迢迢舟船勞頓,他們的身體未必能吃得消。


在千叟宴上就有老人暈倒、樂倒、飽倒、醉倒,大約有的老人這一倒就再也起不來了,參加完千叟宴還要千里迢迢舟船勞頓的回到老家,一來一回一些老人耗盡了他們的生命值。


不過為了自己的家族,大約這些老人不顧年老也願奔波,這就是為啥郭鍾嶽109了還要給乾隆祝賀八十大壽的原因,他們的餘生也許不再是為自己活著,他們在為自己子孫後代的福祉奔波。


那一代老人不是這樣呢?


所以他們也許路上很慘,身體受盡折磨,但是心中大多無怨。


==============




薛白袍


千叟宴的來歷

清朝的千叟宴,並非乾隆皇帝開創,而是自乾隆的爺爺康熙皇帝玄燁開始舉辦。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正在過60歲生日的清聖祖玄燁,認為:"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於是決定舉行熱鬧異常的慶典,在一系列慶典活動中,康熙下了一道聖旨,昭告天下“年65歲以上者,官民不論,均可按時趕到京城參加暢春園的聚宴”這就是千叟宴的雛形。

這一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在暢春園正門前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宴會招待前來朝賀的官員、百姓。

在前來參加宴會的人裡,90歲以上33人,80歲以上538人,70歲以上1823人,65歲以上1846人。康熙皇帝讓自己10歲以上20歲以下的皇子、皇孫為老人們執爵敬酒、分發食品。

在這次宴會上,康熙寫了一首名為《千叟宴》的詩歌,千叟宴因此得名。

挨凍、著涼,千叟宴上老頭都被乾隆折磨死了

乾隆皇帝一生一共舉辦了兩次千叟宴,分別是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和嘉慶元年正月初四。和康熙皇帝把宴會時間定在氣溫回升的陽春三月不同,乾隆皇帝舉辦對了兩次千叟宴都選在和氣溫很低的正月,地點也選在了高大的乾清宮和皇極殿,裡面是高大空曠的殿宇,外面是寒冬,加上第一次千叟宴對食品保溫措施做的不到位,前來參加千叟宴的老人忍著寒冷的氣溫,吃著冰冷的飯菜,很多老人回去之後沒過多久就病死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後人把老人們的死歸罪於乾隆皇帝,私下裡說千叟宴上的參加宴會的老人都是被乾隆皇帝給折磨死了

和珅出了個主意,改變了現狀

面對這第一次千叟宴的教訓,在嘉慶元年,乾隆皇帝舉辦第二次千叟宴時,負責操持宴會軍機大臣和珅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徹底讓參加宴會的老人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食物。


乾隆千叟宴腰牌

和珅想出的這個辦法就是讓大家吃火鍋,和珅選擇火鍋作為第二次千叟宴的目的,就是減少了飯菜傳遞過程中熱量的流失,同時也避免了服務人員的勞動強度,讓老人們自己動手就能吃上熱飯熱菜。

也正是這個原因,第二次千叟宴過後,老人們的死亡率果然沒有提高。


八臂哪吒城


我怎麼看?

我又沒參加過,我的祖上往上排多少輩也沒福氣參加千叟宴啊!

千叟宴一共舉辦過四次,康熙帝和乾隆帝各兩次,至於問為什麼後來的皇帝不舉辦了?


一方面後來的皇帝中只有嘉慶帝和道光帝活過了60歲,當然溥儀也活過了60歲,但畢竟不做皇帝很多年。嘉慶帝61歲駕崩的,按理說也能辦千叟宴,但吸取乾隆帝的教訓,沒辦。道光帝又是節儉著稱,且當時內憂外患,國力不支,也沒辦千叟宴!

而乾隆帝一共舉辦過兩次千叟宴,第一次舉辦確實死了不少人,但第二次千叟宴其實並沒有死人!

首次舉辦千叟宴,乾隆帝75歲,這個皇帝有個毛病,好大喜功。他組織這次千叟宴既是為了給老人祝壽,同時也為了顯示自己的壽命之高,顯示皇恩之浩蕩,以及全天下宣揚孝順老人的風氣,本是幾全其美的事,怎麼可能折磨老人呢?

而且他在宴會上還給一個141歲的老人做了首對子呢?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不過回過頭來細細思索,舉辦這種宴會確實是勞民傷財,對於老人來講並不全是好事:

首先,既然是千叟宴,那麼參會者年歲越大,乾隆帝才越高興。這樣就導致各地官員費勁心機,把各地年歲最大的人裝上驢車,拉往京城。過去的路又沒有現在這麼好,顛沛流離之下,很多老人受不了顛簸之苦,又不敢拒絕聖命,畢竟皇權社會,有機會跟皇帝親密接觸,這是一輩子的福氣,只不過很多人沒有等到這份福氣就去世了。

其次,第一次千叟宴舉辦時間是正月,正月的北京還是寒風刺骨的。又擺了這麼多桌,做的菜又講究,所以好多熱菜沒來得及吃就涼了。即使涼了,對很多老人來講,別說吃,聽說都沒聽說過,當然也不放過這次機會,吃多了涼菜,拉稀,所謂“老來最怕三泡稀”,這話不假,三泡一過,撐不住,病逝了!

除了菜涼了之外,類似於水土不服,吃撐了,精神過度緊張,過度亢奮,以及天氣寒冷等原因,也會導致老人的免疫力下降,最終死亡!


老人確實死了不少,但大都是參加宴會的壽命最高者,並不是乾隆帝折磨他們,而是確實經驗不足,沒有考慮那麼全面,畢竟離上一次舉辦已經過了63年了。

這次千叟宴也受到世人的指責。

後來乾隆帝退位當個太上皇,又辦了一次千叟宴,這次吸取上一次的經驗教訓,舉辦地點變成了寧壽宮皇極殿,要求也從60歲提升到70歲以上。

宴會中嘉慶帝還帶著三千多老人給乾隆祝壽,山呼萬歲,乾隆太上皇很受用,這次宴會他也是以“十全老人”著稱,走上了人生的頂點!

這次宴會提前有準備,名冊早就造好,而且吃的飯也改成了火鍋,這下就解決了菜涼的問題,而且有了前一次的經驗,這次老人們也不傻吃了,畢竟火鍋這東西邊燙邊吃,避免了暴飲暴食。

千叟宴出發點是好的,但確實勞民傷財,之後的清王朝由盛轉衰,再也沒有舉辦過千叟宴了!


楊角風發作


千叟宴歷史上一共有四次,康熙舉辦了兩次,乾隆舉辦了兩次,下面咱們重點看乾隆舉辦的第一次千叟宴。


乾隆50年,四海昇平,天下富足,正月初六這一天,乾隆皇帝的五代元孫出生。


乾隆為了慶祝五代皇孫的出生,也表達他的皇恩浩蕩,就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這是即康熙之後的第3次千叟宴,布席800桌,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盛宴,不但人數最多,花費也是最高的。



來自全國各地的60歲以上老人約3000餘人,年齡最小的60歲,最長的141歲,齊聚一堂,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這些老人來自社會各階層的都有,有皇親國戚,也有前朝的老臣,還有民間老百姓,只要是年齡符合都可以參加,甚至還有兩個老年犯人帶著枷鎖也來了。


這次宴席共用了豬肉1700多斤,鴨子800多隻,老母雞800多隻,豬後肘1700多個,雞蛋300多斤,白酒400多斤,還有饅頭,米飯,柴火等不計其數。



這800多桌酒席分為兩種檔次,一等桌和次等桌。一等座有火鍋、豬肉片,羊肉片、燒滷肉、燉烏雞、葷菜4碗、還有真實滷食,螺絲小盒,鮑魚、枇杷大蝦、千層蒸糕、肉絲飯等等。次等桌也不錯,相對於頭等桌來說只是少了錄入羊肉和兩碗葷菜。


一等座上坐的是王公大臣及國外使臣,次等座上坐的三品至九品的所有官員,乾隆皇帝和百歲以上的老人坐在首座。


這些菜品放到現在真的不算誘人,豬肉、鹿肉、羊肉,在一般的家庭都能吃到。但是在那個年代,一般的老百姓家庭,是很難見到這些美味的,更別說吃了。



千叟宴開吃之前要先三跪九拜之禮,要謝主隆恩,年紀再大即使行動不便也得跪下,而且正月初六天氣還非常冷,這個活動是在戶外。


跪拜禮節完畢,乾隆召集了一品大臣和90歲以上的老者親自賜酒,皇帝親自賜酒,這規格太高了,不管是誰都受寵若驚一飲而盡,兩杯酒下肚,腳下已經站不穩,頭也暈乎了。


乾隆又命令皇子皇孫們凡是年齡在10歲以上,20歲以下的都出來給所有的老人們敬酒,關照到每一桌每一個老人,敬完酒然後給每一個老人發放禮品,老人們都很興奮。



這些老者很多都是第一次到京城,那時候的交通不便利,有路途遠的行走兩個多月,一路的奔波,舟車勞頓,加上水土不服,很多老者來到京城已經體力不支。


但是看到這免費的滿漢全席和免費的公平酒水,很多老人一邊唸叨著乾隆的好,一邊狼吞虎嚥,大快朵頤。吃到了十二分飽,胃裡早就承受不了了,但還在吃,吃到最後飯菜早就涼了。


一個小時以後有喝酒醉倒的,有鬧肚子跑廁所的,有捂著肚子喊胃疼的,洋相百出,絲毫沒有開始的斯文。



千叟宴剛剛以後,這些老人有不少生病的,胃腸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還有去世的,為參加這次宴會付出了沉重代價。


1796年,乾隆六十年,禪讓位給嘉慶。嘉慶元年正月初一乾隆作為太上皇又組織了一次千叟宴,這一年他已經86歲,把參與者的老人年齡提高了70歲。這次千叟宴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訓,減少了冷菜,加上了火鍋。沒有老人因為參加這次宴會而死亡,也是千叟宴最成功的一次。


校書郎工作室出品,凝時空


歷史漫談君


說到清朝的千叟宴,很多人都會想起《康熙王朝》中地位那場盛宴吧。在那場盛宴中,乾隆皇帝也參加了,那時候他才12歲,還是弘曆了,那場面也給幼小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乾隆後來也效仿其祖父辦了兩次千叟宴。

康熙的這次千叟宴很隆重,雖然他已經是白髮蒼蒼但仍然是豪情萬丈氣吞山河,他敬了三碗酒:

第一碗酒他敬給自己自己的祖母孝莊皇太后和列祖列宗,他八歲喪父,九歲喪母,全靠孝莊太后撫養大;第二碗酒他敬給了列位臣工,天下子民和赴宴的老人,第三碗酒敬給了自己敵人。

康熙臨朝聽政有六十年了,如今已經是暮年了,子孫一百多人,他感謝鰲拜、葛爾丹、朱三太子等敵人讓自己上進,可是這些人現在都不在了,他覺得自己很寂寞,他還記住了明珠、索爾圖,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去見容妃,愛得太深,不敢見吧。

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開始進入主題,不過說康熙的這場千叟宴也不是題外話,因為剛才就說了,這盛宴給12歲的弘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登基做皇帝之後才會效仿了。

千叟宴指邀請老人參與御宴的敬老活動。

這政策實施於清朝康熙年間,康熙舉行了兩次,乾隆時亦舉行了兩次,其餘就沒有了。也許有人會好奇,其餘皇帝為何不舉行了?

首先舉辦這樣的盛宴總要長壽吧。

千古一帝康熙活了68歲,那絕對是長壽的了,因為有人統計過,古代君王的平均壽命只有39歲,康熙的68歲那就肯定是長壽了。

乾隆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他是我國曆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加上也有點好大喜功的味道,他要舉辦這樣的宴席宣告自己的黃恩浩蕩了。

之後清朝的皇帝活過60歲的人不多,就那麼兩三個,但是總有其他的因素加上性格的原因就沒舉辦了,例如溥儀倒是活過了60歲,但是他能舉辦嗎?

康熙舉辦了兩次千叟宴。

第一次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農曆三月,這一年的康熙剛好60歲,他請全國的老人來給自己在暢春園祝壽,其樂融融。

第二次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已經69歲了,這次的千叟宴,12歲的弘曆也去了,《康熙王朝》中的那場千叟宴指的是第二次。

乾隆辦的千叟宴也辦得很成功,

可是為何乾隆的千叟宴會折磨死老人了?

先去看看這兩場盛宴吧。

乾隆皇帝也舉辦了兩次千叟宴。

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乾隆皇帝舉辦了第一次千叟宴,這一年他已經75歲了。

宴席也很盛大,邀請了全國各地的3000多個老人,有皇親國戚,也有平民百姓,乾隆還親自給90歲以上的老人斟酒,還很高興地給一位141歲的高壽老人賦詩一首: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乾隆皇帝舉辦了第二次千叟宴,這一年他已經86歲了。

乾隆皇帝都這麼老了,參加宴席的老人年齡最低要求也由原來的60歲改成70歲了。

這場盛宴是他的告別宴,

這一次宴席的三年後,乾隆皇帝駕崩。

乾隆皇帝舉辦千叟宴為何會招來罵聲,說他折磨死了很多老人了?那是因為盛宴之後的確有人死了,這的確是事實,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來赴宴的都是全國各地的老人,路途遙遠,來去舟車勞頓,這些人身體受不了。

第二,暴飲暴食也會引起身體不適應,宴席上都是山珍海味和美酒,這些老人沒有控制住自己的嘴,吃多了,一樣會吃出事情來。

這些老人高高興興去赴宴,最後卻有些人沒命了,大家就罵是乾隆折磨死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