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後千萬別錯過這2個檢查,保命

車出現故障在所難免,這時我們都會選擇去維修車行。但很多車主一般都是提完車就上路行駛,不對車做任何檢查。

汽車維修後千萬別錯過這2個檢查,保命

建議汽車維修後,不要立即開車上路,而是需要自己檢查修好的車,檢查是否有一些地方需要返工。其實這是很正確的,在修車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其他部件受影響的情況,這是就需要車主自己檢車,及時發現問題並返工,既能避免意外的發生又能避免再次維修多花維修費。

對維修後的車,車主需要分別對其進行這兩項操作:

1.車靜止時的檢查

靜止檢查時,應該將車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方便檢查。這種檢查方式主要是確保車輛在維修過程中其他部件未受到影響,是否出現了左右輪胎氣壓不一致,左右彈簧及避震,車架或葉子板變形等情況。檢查時分別進行觀察車輛外表、到車前檢查、駕駛室檢查、車後檢查、檢查油箱、備胎安裝的操作。

通過以上操作及時發現車輛在維修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況,以免影響安全駕駛。

對車輛進行靜止檢查後,確保全部正常後,還需要在行駛過程中的檢查以察看整車各總成部件的綜合性能。這主要是檢查各儀表,變速箱、離合器、傳動軸、差速器等傳動部件工作儀表工作是否正常。

2.車行駛中的檢查

在行駛過程中進行檢查時,應該使得發動機達到正常的溫度,並注意檢查各儀表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行駛中,注意離合器是否分離徹底,接合是否平穩可靠,無發抖、異響。檢查過程初期應保持車輛在低速2-3公里行駛,在這一過程中使底盤各部件溫度升至正常,注意各部件是否有異常響聲。輕踏制動踏板,並嘗試剎車是否靈活有效,然後提高車速。試打方向盤時,方向系應輕便靈活,無跑偏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