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弗莫爾說“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

葉中樓


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利潤的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對於投資者而言,儘量過濾掉小波動行情,不去捕捉小波動行情存在的機會,而是要去做趨勢,因為利弗莫爾的操作手法就是趨勢跟蹤法,他在意的不是短期的市場存在的機會,而是需要捕捉大趨勢,用大趨勢來賺錢。

這就好比我們經常說的做大勢賺大錢,在牛市中就儘量持股為主不去頻繁的交易,在熊市中儘量的等待市場趨勢的結束出現拐點再開始入市。

第一、日內小規模趨勢

以上圖走勢為例,可以看到這支股票的行情是處在一波較大級別的下跌當中,但是在這波下跌行情之中出現了三次的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行情,如果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這種行情的出現可能是會開始採取積極的介入操作,但是這波行情出現的短線買點其實還是整輪下跌構造當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需要在股市裡面賺錢,儘量不去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而是要去做趨勢,跟蹤它的整體的市場行情來做一個風險低機會大的操作,如果僅僅是為了去捕捉小規模的短線趨勢,當新一輪下跌開始之後就會存在著把你的倉位套牢甚至會讓你出現嚴重虧損的情況。

第二、趨勢跟蹤投資

一波趨勢的開始短期內是難以結束的,從低點到高點它可能走出50%的漲幅甚至可能走出翻倍的行情,而在這一波上漲過程中短線會出現多次的調整過程,但是改變不了它繼續上漲的週期。

從上圖走勢為例,可以看到這波行情處在持續上升趨勢中,但是它中間依然是出現了三次短線的風險,如果你在乎日內的短線操作可能就會在這三次風險中隨時出現離場,甚至形成後期追高拉高投資成本的問題,最後一波操作下來利潤達不到多少反而存在後期去追高被套牢的風險。

從前期的低點上漲到高點,如果能夠把握住這波趨勢本金就存在著較大的收益,一旦選擇日內小波動範圍的操作就有可能隨時被短期的調整而臨時下車。

如何把握大趨勢丟小波動?

要忽略小波動的調整去賺取大趨勢的收益,可以說對於每一位股民來說都是希望或者都想去實現的操作結果,但是往往這種操作的想法是有最終卻是難以去付諸實行,其實真正要去做趨勢不去做超級短線就在於自己是否能組建一套以趨勢為主的方式在交易,而不是以短線頻繁操作的方法在股市追漲殺跌,包括利弗摩爾他也是在長期的交易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資方式,先有方法,才有趨勢。

因此,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這話是沒有錯,但是要做趨勢也不是非常簡單的,需要你在股市有一定的實戰經驗,有自己的交易方法,也有好的投資理念,但是否人人都能成功?只要你去努力,就一定也能領悟到,不過任何的投資,控制風險是前提,其它都可以慢慢成功的。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大家所熟知的利弗莫爾,是善於操作大波動、大趨勢行情的高手,小戶眼中的盈利與他眼中的盈利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這個從他所取得的驕人戰績就可以證明。相比之下,小規模的日內進出就顯得蠅頭小利了,當然入不了他的法眼。他也以自己的例子做出了證明,要在交易中盈利,做趨勢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短線交易是大多數交易者的至愛,特別是很多人都會沉浸在日內短線交易中,比較殘酷的是,據某些證券機構的客戶統計數據顯示,這種模式下的交易者,不是很快就會消失,就是基本都進入長期虧損的行列,在市場中留存得久的基本都是中長線交易者、趨勢交易者,日內短線交易能長久盈利的成功者極少。有人說採用趨勢交易方式是最後能在交易市場中成功的不二法門,這樣說可能會過於絕對,但趨勢交易的模式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

當然,即使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在期貨股票這些交易市場有不少運用這個趨勢交易模式成功的典範,依然無法阻擋人們對短線超短線交易模式的熱愛,認為這樣的模式更適合自己,少數人可以在這種模式中找到盈利的秘密,但更多的人會迷失在這種交易方式中。

利弗莫爾說的日內短線交易不會有真正的利潤,是因為這種模式即使能獲得盈利,也與他那種折算到現在接近千億級別的獲利差別太大,很難達到盈利大利的目標。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見解,僅作為交流的觀點。


CA紅葉


追逐小規模的日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

這句話相信利佛摩爾是用了無數慘痛的教訓得來的。其實這句話用一箇中國字就能說明白:炒!

你看這個炒字,左邊是火,右邊是少,啥意思呢?火中取栗,越拿越少唄。

每天盯著日線波動,那肯定是做短線,而且是超級短線。你不是神仙,不可能每次都做對,就算你做對了8次,只要第9次有失誤,絕對會把前幾次利潤全賠進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幾個小時的交易時間內都保持在巔峰狀態,精力一下降,失誤就會增加。

不管是投機還是投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儘量減少交易次數,你做的多,失誤也就越多。投機做差價,高手會找大趨勢,平常不出手,一旦出手,必定雷霆一擊。投資也是這樣,鎖定一個好公司,不在意其每天的股價波動,只有在公司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時,才會賣出股票。

每天做短線的人,眼前就只盯住幾個點的利潤,滿足於每天有小收穫,長期下去,眼界非常狹窄,看不到整個市場的大趨勢,其實就是過於看重戰術,而忽略了戰略的重要性。

真正的高手都是靠戰略贏得整個戰爭,只有庸人才迷信戰術可以吃遍天下。


上善若水ccj


“在價格進入到一個明顯的趨勢之後,它將一直沿著貫穿其整個趨勢的特定路線而自動運行。”這是利弗莫爾關於趨勢的最完美的描述了。

利弗莫爾利用這個交易原理構建了自己的完美的交易系統,並且貫穿了其一生所有的交易行為,還取得了足以讓任何一個交易者垂涎的交易成就。

當股票、期貨、金融衍生品的價格處於一個上升趨勢或者下跌趨勢中,趨勢將沿著特定的路線途徑進行構建,直到趨勢的衰竭死亡。

任何一個時間週期的趨勢都存在這樣的一個路徑,包括了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甚至是日線級別以內的1H、5M和1M趨勢的構架。

而這個路徑作為趨勢的規律,也正好為日內交易提供了可行的依據。

但是,利弗莫爾卻認為“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這是為什麼?

(趨勢構建的必定路徑示意圖)

為什麼利弗莫爾認為“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

利弗莫爾大作手並非浪得虛名,他不是真正意義上順從趨勢的被動的交易者。

在長期的交易中,他總是試圖控制和左右趨勢的發展,可以說他是趨勢的製造和驅動者,就像我們A股市場的莊家一樣,所以,利弗莫爾站到了更高的角度上去解讀了趨勢。

日內波動需要服從趨勢波動的要求,而這些波動之中隱藏了更多的莊家的意圖。莊家製造無序的變化,用以掩蓋其真正意圖,和引導散戶來驅動一個趨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運行。

博弈在隨時隨地發生,不會有人明白莊家真正的意圖所在,除了莊家,那些能夠讓你看明白的東西,都是莊家願意讓你看見的,莊家需要你,誘惑你去完成他需要達到的目的。

利弗莫爾當然明白這些,他也是莊家,他從趨勢的內核裡看趨勢,所以要比任何人都有深度。

利弗莫爾之所以認為“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可能基於其獨特的角度中的深度的見解。

這個見解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剖視:

一,日內趨勢並非無序地波動,但波動的頻繁會導致頻繁交易。

任何一個級別的趨勢,在利弗莫爾認為都不是無序的運動,而是都有其必定的路徑圖,趨勢會一直順著這個途徑去構建,直到趨勢結束。

人們嘗試對日內波動進行交易,當日就會兌現盈利,這種快感讓每一個日內交易者就像吸食了毒品一樣,欲罷不能。

但是,日內波動更多是一些次級別的波動的趨勢。譬如1H線之內包括了12根5M線,而每個交易日裡總計有48根5M線,這48根5M線可能構成了一個下跌然後上升的過程,參與這個級別交易,相輔相成的交易就是首先賣出後,再行買入,和盤尾的平倉。

這是一個簡單的波動的過程。但在複雜的波動裡,可能賣出和買入的交易就不止兩次了,而是三次或者四次,或者更多。

日內波動並非無序地波動,但是其節奏的轉化過於頻繁,就會導致過於頻繁的交易。

利弗莫爾極力排斥頻繁交易的方式,認為它是一個失敗的玩法,頻繁交易不會有多大的發展,並且會迷失在短線波動中,而找不到大級別趨勢的方向。

(1M級別趨勢路徑示意圖)

二,頻繁交易導致了頻繁地止損,當止損累加後,交易的成本會遏制盈利的有效增長。

在資金管理中,為了保證不是虧損大面積損傷本金,從而影響了未來的交易之路,所以必須設置止損。止損的目的,一則保護本金的安全,二則是保證盈利不會大幅度回撤。

日內交易隨著複雜地轉換而變成了頻繁的交易的過程,這對設置止損有了很高的要求。

當頻繁交易過程裡的止損被頻繁地掃損後,這些止損就會累計起來,就會損傷盈利,甚至會傷及本金。

但是,在交易的過程裡,貪念往往導致人們不會把止損設置在相對合理的地方。而且日內交易波動的空間也不會讓讓你這麼辦,所以,止損往往不會設置在一個合理的地方。因此止損不但不會有效保護,還會造成頻繁地掃損的。這樣一來,造成了日內頻繁交易,也會導致頻繁的止損。

而你又不能不去設置止損!頻繁地止損導致盈利大面積損失,或者導致了本金減少,都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利弗莫爾認為在虧損超過了10%的時候,你必須無條件止損,否則市場會把你止損出去的。

三,日內振幅相對有限,無法達成有效的盈虧比,達到虧小賺大的目的。

在一般的盈利的交易中,都會保證了盈虧比在2:1以上。只有這樣的盈虧比才是合理的,才是最後能夠賺錢的盈虧比。

在股票市場日內波動的振幅超過6%的股票,算是波動幅度較大的股票。

而那些在日內順著單一方向上漲的股票就會漲停,短暫的集合競價後,股價高開後快速封停,根本給不了交易者多少機會。除了那些堅持在每天打板的人,而打板又不是確切的日內交易者。

一隻振幅只有6%的股票,如何去設置一個合理的盈虧比?

但是沒有這個保障,你就不會實現虧小賺大,就無法實現最後的盈利。

而你又不是莊家,你根本不知道短期趨勢從哪裡開始,又在哪裡結束,所以,你根本無法買在當日最低,又根本無法買在當日最高點。這樣一來,又使振幅減少了,它對於完成合理的盈虧比,又增加了一個難度。

交易的本質,並不是你的技術有多高明,而是虧小賺大的盈虧比。

利弗莫爾從趨勢的角度來看待每一個交易者的技術,包括他自己,他認為,如果不能買在趨勢發生的開始,盈利就會變得非常困難了。

而日內交易,買在轉換的起點,又賣在轉換的頂部,何嘗不是一件最難的事情。

如果達不到這一點,振幅相對有限的日內波動,就會使盈虧比進入一個不合理的狀況,不能形成有效的虧小賺大,這樣的交易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虧損的。

(合理的盈虧比示意圖,圖片來源百度)

四,頻繁交易的最後,勝率就會接近50%。

在利弗莫爾自己交易系統中,對於趨勢的確定是用了一種突破的法則。

他認為,當一個上升結束後,經過了長時間的調整後,當調整後的上漲再次突破前期高點時,這個上升的趨勢才能得到了確定。所以,他才會花費較長的時間,呆在趨勢上漲或者下跌的過程裡,等待趨勢順著必定的途徑運行,也等待趨勢給他帶來的豐厚的利潤。

所以,利弗莫爾,一次又一次測試著他的預判。

說的直白一點,利弗莫爾在賭博,他希望他的勝率會高過市場上任何一個交易者。恰恰如此,利弗莫爾一次一次賭對了。

當你是一個普通的交易者的時候,你的勝率不會超過利弗莫爾。而且在頻繁的日內波動中,當交易的頻率無限制地提高後,最後勝率都會接近50%。

當勝率接近50%之後,又沒有一個合理盈虧比保證,這樣的交易還怎麼玩。

難怪利弗莫爾認為,交易日內短線的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盈利的。

利弗莫爾在他最初參與的一個交易日裡曾賺了100美元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錯誤地以為,利弗莫爾也在從事他所不齒的日內交易。其實不然,這是他單日利潤增長,他沒有像日內交易者去快速地兌現,而是在等待利潤更加快速地累計,直到趨勢結束的時候,賣一個最好的價錢。

在利弗莫爾的畢生的交易中,根本無法找一個日內交易的例子。

日內交易就是一個頻繁交易,它是一種失敗的交易,不會給交易者帶來盈利。而從事頻繁交易的次級別波動,錯綜複雜的過程,會導致對於大趨勢方向的迷失,這種交易行為對於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五,利弗莫爾對於趨勢見解屬於高級的,他勸誡那些日內交易者,改頭換面去交易更大級別的趨勢:

1, 趨勢的級別越大,其穩固性越好。

2,趨勢的級別越大,盈利空間也具備更多的想象空間。

3,趨勢的級別越大,一個合理止損的設置,保障本金,保障盈利就會遊刃有餘。

4,趨勢的級別越大,資金管理的表現就會充分,資金的利用率才能高效。

5,趨勢的級別越大,因為時間週期的增長,對於錯誤的交易才能有充足的糾錯的時間。

6,趨勢的級別越大,一旦確立了趨勢,就會帶來更高的勝率,去幫助盈利。

7,趨勢的級別越大,對於確定盈虧比提供較大的空間,容易實現虧小賺大,容易實現綜合績效的最後的盈利。

利弗莫爾,他不同一般的交易者,他是一個作手級別的交易者,他有把控趨勢和左右趨勢的能力。而他站到了趨勢的內在本質中,去觀察交易行為,所以,他給出的對交易的解讀也是高級的。

綜上,利弗莫爾認為日內交易屬於頻繁交易,交易的盈利不但沒有豐富的空間,而且會在短線趨勢中看不清大級別趨勢的方向,所以,他認為頻繁交易是一個失敗的交易。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摘要】:利弗莫爾說“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這句話是有一定原因的,就像在期貨市場中有這樣一句話“短線是銀長線是金”所以之所以說這句話就是根據投資者交易的真實現狀來說的,那麼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可以從以下兩點來理解:

①、日內短線波動為什麼沒有利潤

所謂的短線就是看短週期並且在看的過程中只要自己覺得市場有機會就會隨時開倉進行交易,在短週期中市場的波動節奏會非常快一會上漲一會下跌,而短線投資客又容易受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而進行買賣,典型的行為就是一會買漲,一會賣空,希望通過頻繁性的短線交易能夠掙錢,而實際操作情況是越是短線交易越容易虧錢而且通過頻繁的交易也打出了不少的手續費;

日內的短線波動屬於大趨勢下的短期波動行為,因為市場的大趨勢如果沒有改變市場在短週期中的波動只是暫時的,所以在短週期市場中短暫波動後還是會按照大週期中的趨勢的方向走,舉個例子:大週期趨勢是向下的,而此時短週期出現了上漲,但是市場在經過上漲後再次下跌,所以在市場中有這樣一句話“小週期的走勢會服從大週期的趨勢”;

另外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短線交易只是掙得小錢,而從大週期而言因為大週期比較穩定且趨勢的持續時間比較長所以從大週期來進行投資參考所獲得利潤回報也是比短週期要大的;

②、短線交易的利潤遠沒有長線交易的利潤大

短線交易追求的是日內回報,而長線交易追求的是價值投資,所以從這兩點上來看短線交易的利潤遠遠沒有長線交易的利潤大;且短線交易出現虧損的次數也會大於長線交易;

【總結】日內波動屬於大趨勢行情下的短期波動,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短線交易遠遠是沒有長線交易的利潤大這也就是利弗莫爾之所以說“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的原因;


兩閨女的爹


自踏入股市、期市等金融市場以來已近二十年,對業內人士奉為投資經典著作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和《股票大作手操盤術》精讀、泛讀至少五六遍,每次結合自己的階段性交易實戰都有新的領悟和昇華。最近又重讀翻閱,交易智識又得到了一次洗禮。

若要正確理解透這句話,我認為首先要弄清楚利弗摩爾之所以能獲得驚世駭俗鉅額利潤的核心交易技術。其技術的靈魂是他提出的“關鍵點”交易法即突破買入法,這是他的最根本交易大法,某些人動輒張口趨勢,閉口趨勢,以跟隨趨勢為榮,在他們眼裡,利弗摩爾也不過是趨勢交易者罷了。其實,大多數人沒有真正理解他的交易精髓。其交易精髓就在於善於利用“關鍵點”進行重倉交易,他幾次大的盈利無不是用這種方法取得。因為“關鍵點”即為趨勢轉折點,所以他才對自己硬性規定,只有第一筆交易有贏利,才追加投入,永不逢低攤薄成本。當然這個“關鍵點”,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判斷對,因此,他又把嚴格止損作為交易的一項重要原則,為他的“關鍵點”交易法加了保險,以很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贏利。利氏的“關鍵點”究竟是怎樣計算的,我認為書上並沒有全盤托出,畢竟這個人家的獨門絕技,也是交易天機,不便全部公開出來,否則即使公開出來,使用人多了,也就有了失靈的可能。索羅斯的反射理論其實也是“關鍵點”交易法的翻版,索羅斯不願意承認它就是利弗摩爾的“關鍵點”,所以冠以玄之又玄的哲學名詞來故弄玄虛。

另外,經常有人批評利弗摩爾喜歡做空,其實這正是利氏資金倍增秘訣之一。A浪是什麼特徵?下跌速度快,跌幅在短期內空間大,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博取豐厚盈利,這是做多遠遠不能相提並論和媲美的。“關鍵點”交易法最適合做空,而做多是不需要太精確的,只要確認底部,有足夠的時間進場。如果把做空點位作為“關鍵點”,那麼做多是不太需要關鍵點的,只需關鍵基本面即可。而做空是必須要逆勢的,做多則需要順勢。所以可以不抄底,但一定要逃頂。逆勢做空,順勢做多,正是領悟了上升趨勢和下跌趨勢的精髓與真經,他經常在人們驚詫中,頻頻做空得手,賺取了數以萬計的金錢,對空頭趨勢的精確把握是他的交易秘訣。

在充分而深刻地領會透了利弗摩爾的交易真諦,我們再來理解利弗莫爾說“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這句話才有意義,因為其交易真諦為根本,其他為末節也可以說是對真諦的解讀或補充。大家所熟知的利弗莫爾,是善於操作大波動、大趨勢行情的頂尖高手,小散戶眼中的盈利與他眼中的盈利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這個從他所取得的驕人戰績就即可證明。相比之下,小規模的日內進出就顯得蠅頭小利了,當然入不了他的法眼。他說的日內短線交易不會有真正的大利潤,是因為這種模式即使能獲得盈利,也與他那種折算到現在接近千億級別的獲利懸殊太大,很難達到大盈利的超級目標。

無論研究任何問題或現象都要在一定的歷史前提下,結合當前實際用一個“全視角”的眼光角度才能徹底弄懂研究透,所以要真正理解領會透他的這句話,就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否則必會斷章取義。

第一個時代背景:利弗摩爾的發家起源史。他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和他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的,利弗莫爾早期起家於對賭行,是在其少年時代從對賭行開始起家發家的,刀起刀落,足夠的快,他對短線是有深刻感觸的。

第二個時代背景:利弗摩爾的股票交易史。但是他開始交易的時候確實是從短線或超短線做起來的,這個時候實際上他是短線交易者,交易指令實際上並不真正的發送到市場, 只是場外櫃檯一種競猜遊戲而已。後來他來到紐約正規的證券公司之後,需要面臨的第一問題就是交易滑點的問題,這讓他以前打遍全美的短線交易模式頓時失去了魔力,這也是造成他第一次破產經歷的根本原因,實際上造反的虧損完全是由於當時的交易弊端即這些滑點,想要降低這些滑點的影響,也就只能放大交易區間與延長交易週期。

綜上看,這是利弗摩爾在對自己交易生涯不同歷史階段的一個總結,據此我們並不能做出必然的因果邏輯結論:要所有的投資者或交易者都應該且只有學習他這種長線的做法才能真正賺到大錢。

當時的交易效率不高,你交易一單要等一段時間才知道是否成交,流動性也不如現在充足,所以價格衝擊較大,你看到的價A,而入場價大多已變成是價B,價A與價B之間的價差往往是很大的,大到本來是盈利的單子變成虧損。更何況日內交易會因為交易時間限制和波動幅度限制,上述兩種情況都會降低盈利的可能性甚至虧損。

因此,利弗莫爾說“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是在當時的交易歷史環境因素下,完全正確!

而當今,量化交易是超級短線照樣能獲取巨大利潤。比如西蒙斯創立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每天交易上萬次,就是做日內波動交易,他們投資組合中的每支股票平均每隔一天倉位就會隨時進行增減,管理的基金年化收益高達33.8%,是遠高於投資大師巴菲特或索羅斯的。

綜上所述,盈利的關鍵根本不在於長線還是短線,趨勢還是波段,完全在於你是否擁有長期、成熟且穩定的“交易系統”且堅決無條件、無腦化徹底執行,唯如此,才是盈利之根本。

以上是自己多年來的深切認識與感悟,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主力籌碼佈局解密


看過利弗莫爾晚年的著作《股票大作手操盤術》的人都知道,利弗摩爾的操作手法相當於現在的趨勢跟蹤法。也就是過濾掉小波動,主要捕捉大趨勢來賺錢。他當時所用的方法有點類似於現在做期貨所用的圈叉圖。。因此他當然會反對追逐日內短線的波動來賺錢。因為這不是他的操作手法,並且也是他反對的操作手法。

利弗莫爾的投機手法非常類似於突破前期高點就開始買入的方法。有點類似於海龜交易法則,但是沒有海龜交易法則那麼成系統。

在《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老火雞的故事其實也是講了看大勢賺大錢的道理。在牛市中持股為主,不做頻繁交易是他一直提倡的投機手段。在這本書中有一個最後一顆子彈的故事——是講他只有幾百美元,憑著這幾百美元才翻身的。這個故事就是他耐心等帶股價突破整數關口後才買入的實例。

可以想見,只買突破點的人肯定是要忽略日內短線波動的。否則尋找突破的位置就是沒有必要了。

忽略小波動,尋求大級別的趨勢或突破是利弗莫爾的主要投機方法。而且也肯定是他經過很多次失敗過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孟可的思想空間


在股市能夠持續賺到錢的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判斷正確率大於錯誤率;2、驗證是判斷錯誤的及時止損,正確的保持並加碼。這樣總體來說賺的比賠的多,就是賺錢了。

利弗莫爾說“追逐小規模的日內短線波動是不會有真正的利潤的”這句話是否正確我們也放置不論。

首先從我們自己的理解來解讀股市,股市上任意一支股票所受到一切影響因素的最終表現形式就是股價的波動,一般來說一支股票的價格總體趨勢是一段不短的時間內(月或者年)是可以保持不變的,或者是上升或者下降,雖然也個別股因為突發狀況會背離這個趨勢,但畢竟是極小數,可以剔除忽略。

其次不同的股票市值是相差很大的,體量不同推動上升或者下跌的動能相差也就非常大,表現形式是趨勢期長短相差很大,小盤股可能以月甚至是周計,中盤股可能是月、季度與年來計算,而大盤股一個趨勢可能就是一年以上或者是數年。能夠較完整地抓住一個上升趨勢才能夠獲取最大的利潤。

第三雖然確定了上升或者下降的趨勢,但在上升與下降中也不是一條平滑的上升與下降曲線,一支股的價格在某一個時間段內股民潛意識裡會有一個預期值,如果忽然之間上漲或者下跌超出這個預期值了,就會在股民心中產生這是良好的買入或者賣出點,股民就會行動起來將下跌的坑填平,上鼓的峰削平。這也可以理解為微週期,可以是一個月短則一天幾個小時或者幾分鐘。

有些人確實可以在上升趨勢中保持做T能夠將盈利翻倍,在下降趨勢中依靠做T保持盈利。但是在股市中看的時間越短,不確定性因素就越多,尤其是日內短線波動甚至很小動能的因素就能造成較大波動,這樣就增加了很多影響因素,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著火判斷準確率就會下降,盈利與付出的精力比值會很小。如果追逐日內短線波動沒有在判斷正確的趨勢前提指導下,那麼就會是事倍功半,極有可能會陷入疲於應付之中,打破自己的節奏導致虧損。長期運用這個方法的話,盈利的性價比極低,虧損的可能是非常大的,除了個別者之外,真的算不是真正的利潤。


A股沒有做空機制,所以A股的盈利就是低買高賣,想要在一支股上賺錢就要準確判斷其四個階段:低位區、上升區、高位區與下降區。因為一支股的生命週期很長,所以必須界定一個時間段,否則這四個階段是沒有意義的。盈利的關鍵是保持自己的節奏,一旦自己被股市帶了節奏,那麼就從獵手轉化為獵物了。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蓑笠子


利弗莫爾早期起家於對賭行,這個時候實際上他是短線交易者,交易指令實際上並不真正的發送到市場, 只是場外櫃檯一種競猜遊戲。

當他來到紐約正規的證券公司之後,需要面臨的第一問題就是交易滑點的問題,這讓他以前打遍全美的短線交易模式頓時失去了魔力,這也是造成他第一次破產的原因,實際上他的虧損也真是這些滑點,想要降低這些滑點的影響,也就只能放大交易區間。

這是他在對自己交易生涯不同階段的一個總結,並不見得說是,所有的交易者都應該學習他這種長線的做法才能賺大錢。

當然,賺大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於一個連續在虧損的交易者來說,只賺一點點都算是賺大錢了,這個賺錢的背後是要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法,而不是別人說做長線能賺錢自己也跟著去做長線。

不論你選擇什麼交易方法,有一條準則是逾越不了的:風險永遠跟收益成正比,想要賺多少錢,先想明白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


交易匠人


日內優質機會不好

在實戰交易之中,其實日內小規模的波動是沒有規律 沒有趨勢,沒有技術點可言,所以做日內波動是很難把握到優質的交易機會。


交易頻繁不容易賺錢


日內交易波幅有限,很難做優質的盈虧比

在交易中追求高勝率是很難的,真正的交易都是通過優質的盈虧比去賺錢,比如止損一單虧100,止盈一單賺500.這樣優質的盈虧比,你的勝率即使低於5成都可以有不錯的利潤,但是日內交易波幅有限,很難去有資金的規劃,去做好盈虧比。


幾個條件的疊加使得短線交易變的很難很難。不是說不行,只是短線的難度十分的大!一般人做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