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六歲就當上了開國皇帝,三十九歲卻死在了自己的親兒子手裡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春秋亂世出了五霸,三國鼎立時期更是湧現了一批牛人,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曆史上政權更替最為頻繁的時期,這期間的英雄豪傑榜單上,北魏王朝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必須擁有姓名。拓跋珪的一生極富傳奇,身為代國皇裔的他,在16歲時便重建被前秦所滅的代國,光復祖宗基業,後來他將國號改為 “魏”,勵精圖治不斷開疆拓土,使北魏一躍成為了北方最強大的勢力,為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拓跋珪的功業很少有人能企及,但是他的謝幕方式同樣離奇,竟然是被自己的親兒子所殺。

他十六歲就當上了開國皇帝,三十九歲卻死在了自己的親兒子手裡

拓跋珪

拓跋珪一共有10個兒子,其中有兩位不幸早逝了,在剩下這8個裡頭,最年長的是齊王拓跋嗣。他17歲那年被父親冊立為太子。按理說這是每位皇子都想得到的位置,但是當太子這事兒在拓跋珪統治時的北魏,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說到拓跋珪在登基之後創立了一個殘酷的制度,子貴母死,要立哪個兒子做太子,那太子的生母就必須被處死,所以當時拓跋嗣的母親劉貴人就得被皇上賜死了,拓跋嗣當然是很傷心,但是他爹拓跋珪卻說:“過去漢武帝準備立他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而殺死了他的母親,為的就是不讓婦人以後參與國家大事,導致外戚亂政,你理當繼承皇統,所以我才效法於漢武帝,這都是為你做長久的考慮啊。”可是當兒子的他根本不想要這種考慮, 日日夜夜的哭,拓跋珪見兒子不成器,頓時大怒,他覺得自己也是為拓跋氏的江山著想,有什麼錯呢?拓跋嗣眼見老爹要翻臉,便聽從身邊人的建議,先離開了皇宮,到外頭避避風頭,沒想到這一去竟是永別。

他十六歲就當上了開國皇帝,三十九歲卻死在了自己的親兒子手裡

拓跋嗣

拓跋嗣出宮後,拓跋珪將目光放在了次子拓跋紹的身上。史書記載拓跋紹“兇佷儉悖,不遵教訓。好輕遊里巷,劫剝行人,斫射犬豕,以為戲樂。”這是說他天性殘忍也不聽話,平日裡就喜歡走街串巷,以打劫剝削路人、砍射豬狗為樂趣。拓跋珪對這個兒子還是毫無辦法,雖然少不了打罵,但是也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在公元409年10月的某一天,拓跋紹的母親賀夫人不小心犯了錯,拓跋珪一怒之下將她囚禁在宮中,還下令要殺了她,但是因為天太晚了就沒有處決,這讓賀夫人抓住了時機,趕緊暗中派人告訴兒子快來救他。救母親的大事,那當然耽誤不得,當天晚上就和自己的心腹謀劃營救方案,這時拓跋紹有了個念頭,這個爹本來就對他總是打罵,現在如果進宮救出母親,怕是也沒有好果子吃,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他十六歲就當上了開國皇帝,三十九歲卻死在了自己的親兒子手裡

拓跋紹當晚帶著部下,趁天黑跳牆入宮,又一路摸到了天安殿,也就是拓跋珪的寢宮。當時拓跋珪正在睡夢之中,身邊也沒幾個人,等有人發現拓跋紹準備行刺時嚇得大喊:“陛下快閃,有賊。” 拓跋珪這才驚醒,想要防衛反擊,一摸弓箭腰刀卻都不在身邊,只等拓跋紹手起刀落,拓跋珪慘叫一聲倒地而亡,時年39歲。一代開國之君就這樣慘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中。

他十六歲就當上了開國皇帝,三十九歲卻死在了自己的親兒子手裡

說到這兒,大家可能覺得拓跋紹殺父奪位順理成章當上了新任國君,但是在宮外還有個 流浪的太子拓跋嗣,他聽說了這場叛亂後帶兵入宮平息叛亂,皇宮衛士抓住了弟弟拓跋紹押送給他。殺了父親的弟弟,當然下場也只有死,於是他下令殺死了拓跋紹母子,隨後順利繼承皇位,成為北魏王朝第二位皇帝,年號永興。

好在拓跋嗣即位後,頗有作為,使北魏再度步入正軌,這就是拓跋氏父子三人相愛相殺的故事,只不過這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殺了,所以做人不要太暴躁,拓跋珪如果能有話好好說,也不至於死在自己親兒子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