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階級史觀習慣把王朝末年遍地而起的叛亂稱為“農民起義”。實際上,這些戰爭最後的獲勝者,他們基本都不是農民,而是權貴出身:

秦朝的開國皇帝是國王。晉朝的開國皇帝是魏國的權臣。南北朝的皇帝不是部落領袖就是門閥貴族。隋朝唐朝,全都是關隴門閥。五代十國加上宋,開國皇帝大多是禁軍將領。

唯一身份低點的,是西漢和東漢的開國皇帝,西漢的劉邦出身是小吏,但是在起兵之前已經是當地的一霸了,整個沛縣的上下官吏都是他的人,算是地方上的小豪強。東漢的劉秀出身也是豪強,在家鄉也是一霸。

你看,沒有一個人是普通農民。

這個道理很簡單,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很多人都想出來大撈一把。你說,是本身有就錢、有兵、有聲望、有人脈,受過良好教育、眼界寬廣的貴族成事的機會大呢?還是以上這些全都沒有的普通農民的機會大呢?

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出身卑微卻逆風翻盤,朱元璋的確是曠古爍今

歷史上,也有平民或者商人出身的軍隊領袖,比如黃巢、李自成、洪秀全,但是他們在轟轟烈烈一番後,都因為自身的短視而滅亡了。

唯一例外的便是元末戰爭。元末的漢族領袖基本都是平民和商人出身。這是因為元朝常年打壓漢人,漢人中很難找出有能力起兵的權貴,爭霸的舞臺因此留給了平民。

明朝的創立者朱元璋,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平民百姓。

朱元璋出生在普通的農民家庭,沒受過什麼教育,甚至他本人和他的父母兄妹連個正經的名字都沒有。朱元璋家裡窮得不行,他給地主家放過牛,出家當過和尚,最後連廟裡都待不下去,只能出門流浪,成了半個乞丐。正好他趕上了元末百姓造反的大潮,在鮮血與陰謀的層層考驗中,朱元璋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元末爭霸戰爭的勝者。

開國皇帝出身貧寒,這對於一個王朝來說並非好事。

宋朝的政治風格雍容大氣,皇室對百官優待有加,原因之一是開國皇帝趙匡胤以權貴的身份起家,沒經過那種在死人堆裡求生的底層生活,對人性的看法總是要更樂觀一些。朱元璋不同,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裡,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隨時要了他的性命,他是在接連不斷的殘殺與背叛中活下來的。

朱元璋眼中的世界,要比一般人眼中的更為黑暗。這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對明朝的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朱元璋眼中的世界,要比一般人眼中的更為黑暗

明朝的政治體系,大致繼承了宋朝的成功經驗,各個部門之間互相制約,像軍閥、外戚、權臣一類的問題,整個明朝基本沒有出現過。偶然有冒頭的,也會在群臣的公議之下畏手畏腳,威脅不到皇權。

但是宋朝有一個政策朱元璋是沒法接受的,那就是對皇權的制衡。在生死的鬥爭中,朱元璋已經習慣把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多年的鬥爭又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他對任何人都不放心,誰敢分走皇權他都不答應。

中國曆代王朝都有宰相一職(但正式的名稱各朝都不同),負責統籌政府的各個部門,管理全國的大小事務。皇帝本人只需要做最後的決定就可以了。

習慣大權在握的朱元璋當然不允許這種事了。

朱元璋底層出身,對當官的,對讀書人天生的不信任。他又是靠殺伐建立的功業,過分相信武功的力量。因此朱元璋對於百官特別捨得下殺手。每當他覺得威懾力不夠的時候,就靠大殺特殺來解決。

作為一代雄主,要玩咱就玩大的,朱元璋為了取消宰相制度炮製了一場冤案。他硬說胡惟庸陰謀造反,由此牽連眾多,前後竟然誅殺了三萬人。殺了胡惟庸後,朱元璋再也沒有安排宰相,這個職位從此也就取消了。

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誅殺功臣

朱元璋不僅在政府中加強皇權,對百姓也企圖加強管控。

朱元璋是個權力慾很強的君主,他喜歡什麼事情都要管上一管。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通過頒佈法令,對社會生活的諸多方便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他詳細的規定各個階層的百姓應該住什麼樣的房子,坐什麼樣的車子,穿什麼樣的衣服,甚至連衣服是什麼顏色,有沒有花邊,袖子多長都一一規定。他設計了“路引制”,老百姓不能隨意離開家鄉,如果想出遠門,必須先找官府開介紹信。

他還繼承了元朝的規定,繼續實行“匠籍世襲制度”。就是說,政府的手裡有一個戶籍記錄,規定好了誰家是工匠。如果一家是工匠,那麼他的孩子必須子承父業,長大了還是工匠,不能隨意改變職業。

換句話說,朱元璋企圖把國家變成一個凝固、靜止的社會。這顯然不利於社會的發展,不利於生產力的提高。

明朝的專制,還體現在對民間商業的限制上。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視商業的朝代。在宋朝,一個商人想要賣鹽,他要先找到政府買一張“售鹽許可證”(稱為“鹽引”),按照上面允許的重量去販賣鹽。這些許可證其實就是今天的“商業稅”。有了商業稅收,宋朝政府能從民間的商業行為中獲得大量的利潤,所以宋朝對民間商業十分支持。

而到了明朝,出身農民的統治者朱元璋沒有意識到商業的價值。他看到宋朝商業繁榮卻最終經濟崩潰,認為商業是在“與民爭利”。他甚至說,我們大明朝不需要商業稅,只要有農業稅,再省著點花,就夠用了。這是典型的小農思想。

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明初商人沈萬三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明朝政府大力限制商業發展,對商人採取歧視性政策。

今天的我們知道,其實商業才是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是西方國家在近代能快速超過中國的主要原因。朱元璋等人對商業的限制遏制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直到明朝末期,中國商人才逐漸擺脫了制度的限制,在東南地區出現了較為發達的商業社會。可惜不久以後,更為保守的滿清政府掌握了統治權,再次扼殺了民間商業的發展。

朱元璋還留下的另一項政治遺產:特務組織。

朱元璋前半生一直在生死邊緣掙扎,每一個決定稍有不慎就會丟掉性命。因此他特別貪戀權力,又特別多疑,總怕別人騙自己。他特意建立了一個私人的特務機關,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錦衣衛”,用來監視百官的言行。

錦衣衛擁有隨意拘捕百官的權力,還有自己的司法系統,稱為“詔獄”。凡是被錦衣衛抓住的犯人可以不走正常的司法程序,直接投入到詔獄裡嚴刑審訊逼供。在明朝,百官提起錦衣衛和詔獄,都非常忌憚。

朱元璋殘酷多疑,如果繼位的皇帝性格仁厚一些,或許還可以扭轉明朝的風氣。但是歷史沒有給明朝這個機會。朱元璋除了親戚不信任任何人,連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夥伴們他也放心不下。

建國以後,為了保證子孫不受到權臣的威脅,朱元璋有計劃地殘殺開國將領。這種事很多開國皇帝都做過,但朱元璋做得尤為極端,最為無情。他炮製了好幾場大型冤案,每個案件都要牽連極廣,動不動就誅殺幾萬人,很多人才都被冤殺。

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錦衣衛

但是國家總需要人來治理啊,尤其是蒙元殘部只是退回了北方,並沒有被徹底消滅,明帝國還需要嚴防北方邊境。可是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發家之前沒有任何權貴背景,也就缺少可以依靠的夥伴。在大殺功臣之後,朱元璋只能撿起了家族治天下的老辦法,把很多兒子分封到了邊境當藩王。

他讓這些藩王統領重兵,既能抵禦外敵,又能防止權臣過強,可以齊心協力保衛老朱家的江山。

總的來說,朱元璋在前人建立的官僚系統的基礎上,加強了皇帝個人的權力,想用更加強勢、更為嚴酷的手段來統治中國。他在這點上有點像是秦始皇,他肆意揮舞著手中的權力,覺得自己作為執掌天下的獨裁者,應該心想事成,無所不能。

然而事與願違。

皇帝其實就是一個普通人,他之所以擁有極大的權力,全是制度賜予他的。皇帝的個人意志永遠也敵不過社會制度的一般規律。小編的意思是,中國的官僚系統發展到宋朝已經經過了千錘百煉,非常成熟,朱元璋對這套制度進行了想當然的修改,最後難以避免地走向失敗。

朱元璋想要取消宰相,但結果是出現了內閣,出現了首輔,還是換湯不換藥。

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明朝宦官干政現象嚴重

朱元璋嚴禁宦官干政,禁止宦官識字。為了怕子孫忘記,還鑄了一面鐵牌立在宮門,說凡是干政的宦官一律斬首。但是因為他過度加強皇權,導致宦官干政不可避免。鑄鐵牌又能怎麼樣?他的子孫還是把大權交到了司禮監的手裡,還在皇宮裡開設專門教宦官念書識字的學習班。朱棣時,帶著艦隊浩浩蕩蕩下西洋的鄭和就是太監。鄭和下西洋時統領著數萬軍人和隨從,還在外國開展了軍事和外交行動。完全是把朱元璋的祖訓當空氣。

朱元璋禁止民間的商業活動,到了明朝末期,商業活動還是發展起來了,也是政府阻攔不住的。

朱元璋還試圖用酷刑來遏制貪腐,據說官員只要貪汙六十兩銀子就會被處以極刑。死後還會被剝皮做成標本,放到衙門裡警示後人。朱元璋還本著“寧枉勿縱”的原則,只要沾點邊的貪腐案件就開始大殺特殺,幾百人、幾千人、上萬人的殺,直殺得全國官員都不夠用了。然而結果是,明朝仍舊貪腐非常嚴重,朱元璋之後的大貪官還是層出不窮。

從這個角度說,朱元璋就像秦始皇一樣,雖然是不可一世的雄主,雖然可以輕易奪走幾萬人的性命,但他還是不能隨心所欲地改變歷史進程。因為

歷史的走向,總有自己的規律。

朱元璋的烏托邦:事實證明草根真的誤國

朱元璋的烏托邦

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敬請留言,必定認真回覆!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