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到底哪個更能打動人心?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品,於1985年出版。這部作品窮盡了愛情所有的可能性,被譽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故事講述了出身卑微、氣質陰鬱的二十二歲青年阿里薩,對富家女費爾明娜一見鍾情,於是展開了狂熱的追求。他不斷地給她寫信,吐露心聲,這種柏拉圖似的交流讓費爾明娜覺得自己陷入了愛情,兩人私定終生。但這段感情遭到了費爾明娜父親的強烈反對。為了拆散他倆,費爾明娜的父親為女兒安排了一次長途旅行,歸來後,費爾明娜驀然發現自己和阿里薩之間的愛情不過是場幻覺,於是便毫不留情面地拒絕了他,而嫁給了同樣對自己一見鍾情、身世顯赫,並因阻止霍亂肆虐而深受市民愛戴的烏爾比諾醫生。

阿里薩開始遊戲人生,先後與622個女人交歡偷情,卻始終沒有走進婚姻,他在等著與費爾明娜重新開始的機會。直到五十多年後,費爾明娜的丈夫死了,阿里薩終於有機會和費爾明娜再續前緣。

哥倫比亞著名文學評論家安東尼奧·卡瓦耶羅評價這部作品“展示了所有的愛情的可能性,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嘆息、凝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教科書。”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到底哪個更能打動人心?

從幻夢到平淡再到激情,哪一種愛更持久?

愛情總是給人溫暖浪漫的感覺,可是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卻像霍亂對人類有機體的侵襲一樣,轟轟烈烈,死去活來。正如他說過的:“世界上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情了。”

《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費爾明娜漂亮、高傲而又充滿活力,是個富家千金,被稱為“戴王冠的仙女”。父親對她的管教很嚴厲,她幾乎沒有機會接觸什麼異性。因此,當窮小子電報員阿里薩對她展開猛烈的愛情攻勢時,激起了她內心的漣漪。面對阿里薩含情脈脈的情詩和提琴獨奏,她感覺到快樂,但在那個時候,她並不知道這種快樂不是愛情,而只是一種憐憫和好奇。縱使她對愛情一無所知,但也明白“他不是她要選擇的男人”,然而她漸漸習慣於他熾烈的追求,面對阿里薩頻繁的書信,誤以為這就是在戀愛。

這場戀愛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一心想讓女兒嫁入豪門的父親棒打鴛鴦。父親把費爾明娜遣出去,讓她到遠方的親戚去住一段時間,她剛要準備痛苦地忘掉一切,窮追不捨的阿里薩再次與她取得聯繫,給她寫了三年的信。

費爾明娜陶醉在這柏拉圖式愛情的氛圍中,直到三年後再次見到阿里薩,卻發現阿里薩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完美戀人。她面對阿里薩“兩隻冷若冰霜的眼睛,一張蒼白的臉,兩片因膽怯而咬緊了的嘴唇”,終於醒悟到這一場戀愛只不過是自己內心的幻夢,這次歷經相思煎熬後的重逢,使她墜入了失望的深淵,於是,她冷酷地拒絕了阿里薩。這次分手帶給阿里薩毀滅性的打擊,直接導致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荒唐愛情之路。

在父親的安排下,費爾明娜認識了烏爾比諾醫生。剛開始,她認為父親攀附權貴,所以對烏爾比諾一直很牴觸,但隨著兩人接觸的深入,她漸漸發現醫生身上的優點,於是答應嫁給了烏爾比諾。

此時的費爾明娜依舊不懂什麼是愛情,她只是被安排著去歐洲度蜜月,孕育生命的結晶。漸漸地,費爾明娜學會了忍讓和關心,熟悉了丈夫的生活習慣。在“夫妻生活的癥結在於學會控制反感” “一對恩愛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的關係”的理念中,她和丈夫一起經營著平平淡淡、細水長流的婚姻,她甚至想,如果給她重新選擇的機會,她會捨棄全世界的男人而再次選她的丈夫。

烏爾比諾去世後,費爾明娜一度消沉,甚至怨恨丈夫將她一人孤零零地留在這世界上。在守寡一年後,阿里薩再次出現,告訴她:“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51年9個零4天,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費爾明娜漸漸走出了陰霾。

如果說費爾明娜與年少的阿里薩的愛戀是一場幻夢的話,老年的她卻真愛上了他。阿里薩在費爾明娜的生命裡,只是出現在青春年華時期的一個影子,激不起她任何有價值的回憶,然而在丈夫葬禮上阿里薩的再次出現,那有失禮節的行為迫使費爾明娜再次注意到他。

費爾明娜老了,孤獨寂寥的日子在折磨著她,重新收到阿里薩富有哲理見解的信件讓她重新打開了心門。阿里薩在信中書寫對人生、愛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藉此重新進入了費爾明娜的精神世界,費爾明娜漸漸開始接納他成為自己的心靈伴侶,在古稀之年墜入了愛河。他們登上游輪,“像一下越過了夫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艱苦磨難,未經任何曲折,而直接奔向了愛巢”。

費爾明娜花費了一生的時間,終於明白了愛情的真諦。在初識阿里薩的時間裡,費爾明娜是小心而猶豫地期待著阿里薩的示愛,而在與烏爾比諾醫生的婚姻中,雖然沒有激情可言,但如溪水般平靜遲緩、偶有跌宕的五十多年,那攜手相伴的溫情同樣讓她甘之如飴。

顯然,費爾明娜對阿里薩、烏爾比諾兩個人的愛情是不同的。前者是激情而帶有幻想性質的,後者是理智而帶有世俗性質的。而這兩種愛情給了費爾明娜一生的幸福。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到底哪個更能打動人心?

用靈與肉分離的愛情,可以對抗時間裡的忠貞嗎?

看過《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者大多都會在心裡考慮一個問題:阿里薩一邊痴心等待初戀情人,一邊和諸多女人演繹了一段段不同愛情故事,他究竟是痴情還是濫情呢?

阿里薩天生憂鬱、沉默寡言,不關心政治,不在乎事業,愛情是他唯一的興趣。他對費爾明娜的愛情就像患上了霍亂般無可救藥。他見到她就會呼吸急促、驚慌失措、面色蒼白、語無倫次,只好把真情實感寫在信紙上郵寄給費爾明娜。

當費爾明娜的父親發現他們二人的事情暴跳如雷,試圖開槍打死阿里薩時,他驕傲地昂起頭說:“沒有比為愛而死更光榮的事了”。當他得知費爾明娜結婚的消息,他覺得天塌了,但他依然為費爾明娜送上祝福。他等了51年9個月零4天,等到費爾明娜丈夫去世,又用了兩年的時間,等費爾明娜重新接受他。他把與他有過瓜葛的622個女人當成解藥,治療費爾明娜帶給他的傷痛。

622個女人,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在與她們相處的過程中,阿里薩經歷了雀躍的愛、逃離的愛、隱忍的愛、狂熱的愛、莫名的愛,這世間的愛情彷彿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被他閱盡了。然而這一切的經歷似乎只是為了驗證一個事實:費爾明娜永遠是他唯一的摯愛。

這種靈與肉分離的愛情觀使他在尋花問柳中找尋肉體上的慰藉,以此擺脫單戀的痛苦。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漫長光陰裡,阿里薩固執地以為最終能與費爾明娜結合,可是那難以實現的愛情又讓他絕望,於是他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拼命地工作和奮鬥,甚至在他跟622個女人逢場作戲時,也不過是為了排解失去愛情的痛苦。

寡婦、淑女、女僕、外國妞,瘋女人、女教師、女秘書,這些女人始終無法與費爾明娜相抗衡。在74歲那年,他認識了只有16歲的女孩阿美利加,他把她當成了年輕時的費爾明娜,“強烈地預感到,他們將在一起度過無數個星期日午後的小憩時光”。可是當他得知費爾明娜的丈夫,八十一歲的烏爾比諾醫生去世的時候,立刻拋棄了阿美利加,飛奔到費爾明娜身邊,直接導致了阿美利加自殺。

烏爾比諾醫生的死,對於費爾明娜是悲劇,但對於阿里薩來講卻是喜劇。歷經半個多世紀,阿里薩終於等到了再次追求費爾明娜的機會。他帶著費爾明娜坐上屬於他自己的遊輪,以霍亂的名義遣散了船上的其他乘客,讓整條船隻屬於他們兩個人。在阿里薩看來,只要是為了愛,為了費爾明娜,那就沒有什麼不合理、不合法的。他們的愛越接近死亡,就越發濃郁。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到底哪個更能打動人心?

溫文爾雅的男人也會有婚外戀嗎?

與阿里薩狂熱的愛情不同,烏爾比諾醫生的愛有著更多的世俗和理性,更傾向於細水長流。正如馬爾克斯所說:“男女雙方的結合,如同整個生活歷程一樣,是一件及其難以處理的事情,它必須是從最初的時刻天天開始,而且必須在有生之年天天如此。”

年輕時的烏爾比諾醫生瀟灑倜儻,救死扶傷,是眾多女人垂涎的白馬王子。他有著成熟男人所擁有的品德。他對費爾明娜同樣也是一見鍾情,但他不像阿里薩那樣在第一時間展開瘋狂的追求,而是先獲得費爾明娜父親的允許再行動。他不會用甜言蜜語去追求心愛的女人,而是用實際行動幫助費爾明娜恢復學業,扶持她父親的事業,讓她真正體會到現實中的幸福。

面對婚姻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他容忍和遷就,把妻子視為自己靈魂的伴侶。費爾明娜不喜歡吃茄子,面對婆婆每天都安排的茄子食譜她非常痛苦,烏爾比諾醫生開導她:“你要永遠記住,對於一對恩愛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從最初的欣賞到後來的寵愛,烏爾比諾醫生在愛的進階中和費爾明娜相濡以沫,體現了穩定持久的婚姻觀。

這種持久的婚姻觀其實就是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自己的婚姻觀,他在《霍亂時期的愛情》扉頁上溫情地寫道:“本書為梅賽德斯而作”,當被問及誰是他所認識人裡舉世罕見的人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妻子梅賽德斯”。

烏爾比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外戀,那是在婚姻經歷七年之癢時,與混血兒芭芭拉·林奇的一場肉體之戀,來的快,去的快。林奇小姐是個剛離婚的尤物,烏爾比諾沒有抵擋住她的引誘和挑戰,然而正是這一次出軌,讓他更深刻地認識到費爾明娜的重要性,於是他很快抽離出去,對妻子坦誠交代,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使他們的婚姻生活更加穩固。

81歲那年,烏爾比諾醫生因為捉一隻鸚鵡而從梯子上滑下來摔死了,在奄奄一息之際,他掙扎著等到費爾明娜及時趕來,對她說出最後一句話:“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感情積澱,他們之間不是那樣的轟轟烈烈、跌宕起伏,但卻也如此的平凡充實,刻骨銘心。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到底哪個更能打動人心?

霍亂與死亡背後如何產生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所描述的時代背景是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在那段漫長的歲月裡,戰爭和霍亂始終是人們躲避不開的噩夢。在這種背景下,馬爾克斯寫下愛情與死亡,闡述了“沒有比為愛情而死更光榮的事情了”的觀點。

如本書中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場發生在瘟疫時期的偉大愛情。霍亂是一種代表著恐怖和死亡的傳染病,愛情是代表幸福和愉悅的美好情感,這兩個相去甚遠的詞是怎麼搭配在一起的呢?也許作者馬爾克斯想要強調,愛情像霍亂一樣來勢洶洶,可能會帶來災難,但也可以採取措施安全度過。而這一段等待了半個世紀才能得到愛情,對阿里薩來說,說不好究竟是一種幸福還是一種災難。

死亡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隨處可見。小說開篇就描寫了烏爾比諾醫生的好朋友阿莫烏爾,在聖靈節利用氫化金氣體自殺的事件。而在小說的結尾,阿里薩最後一個情人阿美利卡在得知阿里薩和費爾明娜在一起後,沒有留下任何遺書就自殺了。再加上烏爾比諾醫生的意外之死,讓死亡氣息始終籠罩在整部作品之上。

到了小說的結尾,阿里薩和費爾明娜以愛情的形式來結束生命。老年的阿里薩與費爾明娜,遠離了性的誘惑,越過了世俗的偏見,乘著遊輪一起在河上永遠向前航行,直面死亡,讓一段跨世紀之愛變得更加濃醇。

在這五十多年悲歡離合的愛情大戲中,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經歷了長久的分離,卻始終心意相通。霍亂如同愛情裡的相思,有著致命的危險,卻也有一線生機。故事很美,愛情很美,真正無限的,不是死亡,面是生命。

�\u0004\u001f\u000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