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書家只談筆法,不談結體

書者結體能力強弱,與天分有關。用筆好壞,與功夫有關。一個學校班級幾十人,一個企事業單位幾百幾千人,其中寫字結體能力強的,即所謂能"寫一手好字"的,永遠是鳳毛鱗角!一個學書幾十年的書家,筆法不能過關者罕見,而結體到老不能過關者,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卻比比皆是!此所謂"功到天分無"是也。

此處錄古今書家論筆法結體之言,與諸友共饗之:

趙宦光《寒山帚談》:

“能結構不能用筆,猶能成體。但能知用筆,不知結構,全不成形矣。俗人取筆不取結構,盲相師也。”

“學用筆法,能作一畫;學結構法,能作二畫三畫,以上可類推也”。

“凡用筆如聚材,結構如堂構。用筆如樹,結構如林。用筆為體,結構為用。用筆如貌,結構如容。用筆為情,結構為性。用筆如皮膚,結構如筋骨。用筆如四肢百骸,結構如全體形貌。” “近代時俗書,獨事運筆取妍媚,不知結構為何物。總獵時名,識者不取”。

“古人臨摹取捨,絕然兩途。古人不畏無筆勢而畏無結構,今人惟筆勢自娛務,而不知結構為何物。

馮班《純吟要術》:

“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間架既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結字,晉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用理則從心所欲不愈矩。”

王鐸《瓊蕊廬帖》臨《淳化閣帖第五.古法帖》:

“書法貴得古人結構。近觀學書者,動效時流。古難今易,古深奧奇變,今嫩弱俗雅,易學故也”。

啟功《論書札記》

“試從法帖中剪某字,如八字,人字,二字,三字等,復分剪其點畫,信手擲於案上,觀之寧覆成字?又取薄紙覆於帖上,以鉛筆劃出某字中心一線,仍能不失字勢,其理不昭昭然哉。”

總而言之一句話,結構是漢字的架構,筆法是附著在架構上的美飾。字形的結構美,筆法才有美的可能;字形結構不美,筆法的美從何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