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娶了媳婦忘了娘不錯,我不怪你,也不怪兒媳,接她回家吧”

生活就像一團亂麻,你越想理順它,它越是一團糟。對於這團亂麻,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一不做二不休,快刀斬亂麻,乾淨利落。生活清淨了,整個人都是神清氣爽的。

生活的本質就是生下來,活下去,讓自己開心,也讓身邊的人開心,就是人生最大的收穫。

然而,走入婚姻後,很多人才發現原來生活這麼難,煩心的不是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而是和這個家庭的磨合,婆媳關係的不睦等等。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都是家庭中最大的矛盾,婆媳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難免不會又磕磕碰碰,就看誰的“道行”高了。

“兒,娶了媳婦忘了娘不錯,我不怪你,也不怪兒媳,接她回家吧”

每個家人都應有自己的自由和生活空間,也有自己的“管轄”範圍,如果沒有明顯的界限或者跨越“三八線”了,這個家就會亂套,家庭不睦,爭吵不斷。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父母子女關係和睦,就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但是一旦天平發生傾斜,對子女的影響會非常的大,甚至影響子女的婚姻狀況。

所以在一個家庭中,子女孝順、夫妻和睦不僅利於以後子女的成長,也很旺財。

羅聰從小父母就去世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兩人的感情也非常的好。後來羅聰結婚,也要求和目前一塊住,雖然妻子趙義不是太情願,但是為了羅聰也只能接受。

婆婆是一個勤快的人,兒子結婚後,為了減輕兒子兒媳的負擔,家裡的負擔幾乎都是婆婆一個人承包了。而她本人也努力做好一個好婆婆,努力和兒媳好好相處。

“兒,娶了媳婦忘了娘不錯,我不怪你,也不怪兒媳,接她回家吧”

但是即使如此,兩個性格迥然的兩人,仍舊避免不了發生矛盾。

家務婆婆全部承擔,沒有事情可做的趙義吃過飯後就會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婆婆還在洗洗刷刷,妹妹到這個時候,羅聰就特別的不高興,就說了趙義:“媽都這麼大的年齡了,白天干了一天,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她,自己稍微幹一些。”

剛開始趙義會幫婆婆幹家務,但是時間久了,趙義也學會了抱怨,比如老公幫婆婆按摩,幫婆婆打掃,她就會感覺老公不愛她,總是忽視她,讓她感覺在這個家是多餘的。

她就會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比如讓老公給她按摩,多陪陪她等。每當這個時候,羅聰就會說:

“你都這麼大的人了,不能像個小孩子一樣鬧脾氣,媽已經夠辛苦了,我幫她做些事情不過分吧,你不要總沒事找事。”

“兒,娶了媳婦忘了娘不錯,我不怪你,也不怪兒媳,接她回家吧”

這個時候趙義就會感覺很委屈:你有空給婆婆按摩,卻沒空給我按摩,我才是陪伴你終老的人。你這樣做,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

為此,趙義不再按時下班回家,不是朋友聚餐就是回孃家,夫妻關係進入冷戰。還不知道什麼原因的羅聰一頭霧水,只是感覺妻子有點鬧脾氣,卻不知道是生他的氣。

羅聰不去找他,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有錯,也沒有感覺到自己有錯。他覺得,媽媽很辛苦,作為年輕人,妻子不僅不幫媽媽做家務還一直在抱怨,就不是一個好兒媳。

其實,羅聰和趙義兩個人都沒有錯,只是在一些習慣上有隔閡,兩個人如果靜下心來好好談一談,著都不是什麼事情。

當然新婚夫妻間容不得第三人存在,即便這個是婆婆或者媽媽,所以如果婆婆自動退出,這個家才能走下去。但是如果是兒媳退出,那麼這個家就不存在了。

“兒,娶了媳婦忘了娘不錯,我不怪你,也不怪兒媳,接她回家吧”

有一天下班回家,羅聰的媽媽找到兒子:“兒子,作為男人,你應該護一護妻子。娶了媳婦忘老孃不錯,即使你為了護你妻子,埋怨我,我也不會怪你,怪兒媳,兒媳離家出走也是因為在意你,去把她接回來吧。”

看到羅聰的不在意,媽媽繼續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他好,她也會對你好,當然也會對我好。我住在你這裡也有諸多不方便,分開之後,你們兩個有了自己的小空間,而我也會感覺舒服很多。”

在婆婆的建議下,羅聰接回了妻子,婆婆搬了出來,從此這個家,就是羅聰和趙義的家,兩人有了私人空間,感情也好了很多。

“兒,娶了媳婦忘了娘不錯,我不怪你,也不怪兒媳,接她回家吧”

為了照顧丈夫的心情,趙義對婆婆也很好,每到週末都會陪著老公去看望婆婆。而婆婆也會為他們做上一頓豐盛的飯菜,夫妻感情、婆媳感情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婆媳關係能否處理好,一個男人的態度很重要。如果男人一度的對婆婆好,沒有顧及到妻子的心情,會把妻子推得更遠,長期以往,這個家就會分崩離析。

真正聰明的男人會做那個“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人,他們會選擇對妻子好,然後協調妻子和媽媽的關係。婆媳關係和睦,夫妻感情深厚,這個家才更穩定,子女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兒,娶了媳婦忘了娘不錯,我不怪你,也不怪兒媳,接她回家吧”

無論是夫妻還是婆媳關係,都需要不斷的磨合,調整自己的態度和尋找自身的問題,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換位思考,更容易獲得幸福。

一個女人離開原生的家庭,嫁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家庭,她不圖男人什麼,只圖男生的愛。所以男人在婚後,一定要對妻子好,顧及妻子的感受,家庭才會更和睦。

作為婆婆,也不要倚老賣老,讓兒媳伺候自己,雖然她們是晚輩,照顧婆婆是應該,但是如果婆婆不懂得感恩,不懂理解,那麼婆婆就是破壞兒子家庭的元兇,破壞兒子的婚姻,也間接傷害兒子。

所謂作為婆婆,就應該像羅聰的媽媽,懂得讓步,在兒子兒媳出現矛盾的時候,點播兒子,讓兒子懂得珍惜,懂得維護妻子。

有這樣一個婆婆才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