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七國文字差異有多大?

靜說歷史


要說七國文字差異,可以說,差別肯定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很大,不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估計一般都不怎麼認識他國文字。


西漢到景帝、武帝時期,山東曲阜孔子故宅裡的一面牆壁倒塌,戰國人珍藏在那裡的一些珍貴古書籍被發現。這就是引發綿延千年的今古文之爭的古文經。古文經的文字,還是戰國文字,當時認識可以讀懂戰國文字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了,是在秦朝還沒有把文字統一成小篆之前的文字,這實際上是戰國文字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現,大範圍的出現在人們面前。



在發現古文經之後,能夠懂得認識這些戰國文字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就被收藏在了宮廷的圖書館裡,外人就不能輕易見到了。像孔安國、劉歆、許慎這樣的大學者,也是經過不懈努力,刻苦研究後才讀懂的。而且也正是因為如此古文經才被逐漸被解讀出來。這說明什麼?說明了,從秦滅六國到漢武帝在位,還沒過一百年,連大學者認戰國文字都需要花一番功夫了,可想而知普通人是不可能認識他國文字的。

六國之間的文字各有各的風格,當然我們外行人是看不出來。據專門研究文字這一學問的學者說,它們各自風貌不同,各有各的狀態,各有各的風格,而它們之間的形體結構和聲音通假,文字形狀,更是具有繁多變化。

中國之所以可以這麼久屹立在東方,出現統一的局面,這和文化統一是分不開的,當然還是要歸功於秦始皇,秦始皇當年統一了文字。現在我們都在說普通話,寫方塊字,中國文字博大精深。那麼在秦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差別真的很大嗎?真的到了各國之間互相不認識的地步了嗎?答案當然不能完全肯定的,但是即便差別不是非常懸殊,但也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還是有大部分人文字不通的!就像現在各國之間都在學習對方的文字,雙方交流溝通離不開文字,所以出現差異出現分化會導致很多麻煩。




有證據證明,漢字的起源是多源頭的,來自四面八方,不過到了商周時期,國家統一局面,中國的文字基本上是比較統一的,畢竟當時會寫會讀的人非常有限,讀書的人也非常少,儘管當時存在大量的異體字,但規範字還是佔主流的,大多人還是會規範字的較多,文字差異還是非常小的。而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戰火成為當時的家常便飯,各個諸侯國不滿意臣服天子腳下,紛紛擺脫周天子的統治,個立山頭。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諸侯不僅在政治上擺脫了周王室的控制,在衣著穿戴、語言、文字上也紛紛形成獨立的系統和局面,文字就在此時開始出現差異。主要還是因為國家的不統一,才發展出差異變化的。

古文字學家何琳儀先生將戰國時期的六國文字分為四大派系:齊系、燕系、晉系、楚系,另外其中有一個獨立的系統局面,便是以秦國為代表的周秦文字體系了。大家知道,秦國之前畢竟是西方的小國,上不了局面,在文化上也比較落後。但是後來周平王東遷,導致西周故地逐漸歸秦國所有,這樣一來就讓秦國和東周,都繼承了西周的文字體系。



即使是天下的文字分成了多個派系,沒個國家都不一樣,但是中國文字本是同根同源的,而且七國之間雖然常常爆發戰亂,但是文化上的交往卻因此變得非常頻繁。所以像蘇秦、張儀這樣的縱橫家周遊列國,佩戴六國相印,隨意出入各國,這就足以說明當時語言、文字的差異區別其實並不大。並且,越來越多的考古學家,考古資料也證明了,當時七國之間文字的差異是很小的,還沒有現在的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的差別大。

即便各國文字差別不是很大,但已經明顯露出文化大分裂的傾向,分裂狀況逐漸明顯,如果沒有秦始皇的統一,規整文字同一使用秦小篆。可能差異就會越來越大,分裂越來越明顯,根本是難以想象的一個局面。


夏目歷史君


七國文字區別是有,但不是像古人說的那麼離譜。

我認為七國文字的之間的區別,甚至沒有【大陸的簡化字】和【港臺繁體字】的區別大。

今天,恐怕只要初中文化就能很好的識別繁、簡體吧?我這樣的「民科」花點精力和時間,都能讀懂戰國文字。

那你要問,為什麼漢代的人連戰國時代的《壁中書》不認識呢?而且連文字學家許慎都不認識六國文字?

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題主的問題只有「是」和「不是」兩種答案。

真實世界遠比你想象要複雜,訴諸簡單的解答,可能很容易被接受,但離真相卻有十萬八千里。

所以,我不會回答「是」和「不是」,我只擺證據,講道理,讓你自己去判斷。

---------------------------------------------------------

王國維先生曾經將戰國文字分為西土文字和東土文字兩個大系:

  • 西土文字,也即周秦文字,比較保守。
  • 東土文字,也就是其他的六國文字。

其實,戰國時代的「七國文字」,其實遠遠不止七個國家。

現今學術界將戰國文字分為五個系列:「齊、燕、楚、秦、晉」。

「齊、燕文字」發現比較少一點,發現最多的是「楚、秦、晉」文字。

「秦國文字」也叫「周秦文字」,就是我們今天使用文字的母體。那麼,也就是說,六國文字最多的就是 「楚、晉」文字。其次是「齊、燕」文字。

研究這些戰國文字,並進行歸納分類,屬於【比較文字學】中的【分域研究】。

首先,要分清「標準體」和「俗體、應用體」的區別。

六國文字在在正式場合用的標準體,是比較遵循文化宿主周王室的文字的。

比如:金文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字形的區別是不大的,僅僅在於「書風」。

學者何儀琳的形容是「齊之凝重、燕之峻整、晉之勁利、楚之華麗、秦之剛健」。

當然,「書風」這種東西近似「玄學」,非常主觀,聽一下就行了,不要當真。很難訴諸實際操作的。


上圖是「燕、晉、齊」三國文字,你怎麼從書風上斷?比如:「峻整」「勁利」你怎麼區別?

正如梁武帝說王羲之的字「龍躍天門,虎躍鳳閣」,米芾就噴梁武帝:此等何語(這TM是什麼鬼話)?

戰國文字難認的是「俗體」和「應用體」。

比如楚國金文很接近周秦文字,楚簡就相隔很遠:

可以這麼說,能認識西周金文和籀篆,就能認識楚國金文,但是卻不會認是應用體:楚簡文字。

我不查任何字典,幾乎可以認識甲骨文和金文,但楚簡文字真的很難認,主要是沒有系統的學習過。

周王室輸出的是意識形態制高點,以及文化標杆、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等等,也就是是「禮、樂、詩、書」這一套東西,這套東西曾經讓眾諸侯以及周圍的蠻族頂禮膜拜。

東周時代,禮崩樂壞,周天子的權威性大大下降,各諸侯國的文字也自成一體,有文字的內部因素,也可以說是「禮崩樂壞」在文化上的體現。

諸侯國不再覺得文字一定要學習周秦文字的文風,他們開始自成一體,文字在不同的諸侯國,有不同演變路徑,產生不同的變體。

國家越強大,文化越流行,今天我們穿Nike鞋和牛仔褲,喝可樂,學英語,是因為美國強大的原因。日本人古代文化上學中國,今天學美國。假如有一天,印度跟美國一樣強大,印度咖喱味音英語就是正宗英語。


但六國文字本來是周文字,雖然有變異,但也有很多是相同的,仍然是有跡可循,不是天書。

下面,我將主要以戰國印章文字舉一些例子:

以下的【字形比較】全部引自:
  • 陳光田. (2009). 戰國璽印分域研究. 嶽麓書社.
  • 劉建峰. (2012). 戰國璽印文字構形分域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東大學).


相同字形

如:戰國印章上「長、人、女、弓、心」等基本字符都差不多。


不同字形

簡化程度不同:經常被拿出來進行比較的「馬」字:

西周金文「馬」:

齊國文字的簡化,保留了周文字「馬」的大致輪廓,簡化不是很劇烈:

但其「燕、楚、晉」文字的簡化比較劇烈,只留下了表示「馬頭」和「鬃毛」的筆畫:

不同的裝飾筆畫:如「丘」字,晉、楚兩國的「丘」加了一對「角」的裝飾筆畫。

不同的偏旁位置:都,「邑」有的在左邊,有的在右邊。

不同的筆畫形態:「己」的筆劃形態不同:


不同的偏旁部首形態:

如「水」部,晉系文字的水尾巴非常之長,

如「宀」部,「燕、楚」兩國寫成一個「三角形」,「晉、齊、秦」差不多。

不一一舉例,總之能夠根據字形、偏旁、筆畫的形態,進行判斷屬於哪一國的古文字。不是那麼深不可測。

我舉個李學勤先生釋讀戰國文字的例子,。

東周時代的【中山國】,僅僅在古籍中有隻言片語,中山國王陵上個世紀在河北平山縣三汲鄉被發現。

這個史詩級的考古發現,只是源於一塊刻有幾個古文字的石頭。

這個石頭是如此的其貌不揚,如果不是考古學家敏感一點,就有可能錯過這個世紀大發現。

考古學家怎樣得到這塊石頭的呢?

原來平山縣三汲鄉的一個老農,七十年代的時候,在田裡幹活的時候,發現一塊刻有文字的石頭,他就搬回去當豬圈的踏腳石。

考古學家很偶然從老農同村的一個村民那裡知道,就去老農家裡將這塊石頭上的文字拓下來,寄給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釋讀。


今天我們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守丘石刻」:

考古工作者為了不影響李先生的判斷,沒有提到任何背景信息。

李學勤先生在回信中,告訴河北考古工作者,我先問你們三個問題,才能告訴你們答案:

1、發現這塊石頭的地方,附近是不是有一個大土堆?

2、附近是不是有河流水泊?

3、附近是不是有山林?

考古工作者當時驚訝不已,因為李學勤先生說的正是三汲鄉附近的地貌:土堆、河流、山林。

我們來看地圖:

1、大土堆就是中山國王陵

考古學家之所以緊盯這裡,就是因為三汲鄉附近很多土堆,一般大土堆一般都可能是帝王陵墓。

2、平山縣的滹沱河穿過三汲鄉

3、三汲鄉位於太行山東麓,高山森林很多,來看谷歌地圖一目瞭然:

可以發現中山國背靠大山,左右是河流的「山中之城」,「中山」因此而得名。


李學勤僅僅憑石刻上19個戰國文字就知道這麼多信息,「守丘石刻」銘文為:

監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舊)(將)曼,敢謁後賢者。

簡單說一下李學勤是怎麼知道的:

銘文上【監罟有(囿)】、【守丘】是先秦的官職。罟:是漁網,監罟,就是管漁業的。

「有(囿)」是守帝王園林的官職。這個人叫公乘得。

「囿」是先秦帝王狩獵、遊樂的園林形式。通常選定地域後劃出範圍,或築界垣。囿中草木鳥獸自然滋生繁育。

  • 《詩經·大雅》記載周文王在靈囿捕獵:王在靈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 《說文》:罟,網也。
  • 《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那麼,憑以上幾點推測,必定知道石頭出土地,是帝王園林,有山有水。



守丘:守護帝王陵墓的官職。這個人叫「曼」,他稱自己是「舊將」,可能是「退伍老兵」。


從守丘可以推理出石頭出土地是帝王陵墓,一般帝王陵都是大土堆,陝西這樣的土堆至今依然很多。

《守丘石刻》上十九個字對於一般人是天書,但是,對受過訓練的人,能看出來是典型的晉系文字。

對李學勤這樣一輩子研究古文字的人來說,斜著看一眼都知道:

我只舉兩個例子:

《守丘石刻》的「將」字,從「床(疒)」從「酉」。

《說文》訓為「醬省聲」,戰國文字將「醬」字省去了「夕(肉)」和「寸」,今天的「將」則是省去了「醬」的「酉」部。

戰國古璽印章中經常出現:



這是比較方正的齊國文字,變成了「病字旁」:
引自:《古璽彙編》0093、0095,0096,頁16

監罟囿叫「公乘得」,「公乘」是一個合文,右下角的「二」是「合文符號」,「公乘」是先秦複姓,

比如晉系印章人名:公乘高、公乘畫

漢代人不認識戰國的字,李學勤先生很輕易的釋讀出來了,而且進行了神推測,這說明什麼問題?

第一,說明古人不認得,不等於我們不認得。今天我們對古文字的認識全面超越漢代以後,任何一個時期的古人。

第二,戰國文字沒有那麼「天書」,別說李學勤這樣專家,我都能認出來。那麼,戰國時代的一個知識分子:蘇秦、張儀、韓非子,認得幾國文字不是很正常嗎?

你去香港、臺灣會不認得繁體字?粵語中的方言字,你起碼大多數能估出來。

所以,戰國文字多樣性帶來的不便利,很有可能被誇大了。

從出土文獻來看,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並不成功,而是更加簡潔的古隸統一了文字。主要是是因為隸書簡潔的便利性,行政干預的力量不是主要的。

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大部分原來的楚國人,楚國當時佔據中國的半壁江山,那漢代為什麼不恢復楚國文字?

其一,路徑依賴,漢帝國依然是在秦帝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秦帝國建立了高效的行政體系,包括其官方文書體系。

其二,確實是秦隸比較簡潔。楚文字與六國文字差別最大,推行楚文字為標準文字的代價太大。漢帝國是大一統王朝,要統治原來的六國,肯定要考慮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討論戰國文字,一般是引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中說的戰國時「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然後用《壁中書》的例子,來證明戰國古文有多麼難認。離戰國最近的漢代人都不認得,我今天就更加難認。

其實,並不是許慎說謊,漢代人會不認得六國文字的原因,是有一個文化斷層,這個斷層接近五十年的時間。

產生斷層原因如下:

這些結論是常識範疇,我就不引證文獻證明。

主要是經過秦始皇的統一六國、書同文、焚書坑儒以及滅秦、楚漢相爭戰亂等各種因素,導致先秦典籍散佚。

原來六國的貴族體系全面崩潰,可以說是一個文化浩劫。

漢朝剛建立的時候,不但經濟凋敝,而且簡直是一片文化沙漠,經過休養生息才漸漸繁榮起來。

漢武帝時代,儒家興起以後,儒生致力於尋找散落的儒家典籍,文獻校讎學和小學文字學正是在那時候形成,目的就是為了解讀用戰國古文記錄的先秦典籍。

雖然漢儒古文學派取得成績很巨大,但是限於資料不多,所以,對古文字的認識,才是剛剛起步的草創時期。

所以許慎對戰國文字認識不全面是很正常的。


小漢字見大歷史



【華夏五千年第一狗奴才——康震】

在張藝謀執導的電影《狗熊》中,稱六國文字互不相認。就是秦國人不認識趙國文字,趙國人也不認識秦國文字。楚國人不認識齊國文字,齊國人也不認識楚國文字。

狗—奴—才康震稱。憑藉秦始皇統一文字這一條功績。中國歷史上所有皇帝的功績加起來。也不如秦始皇偉大。 其實不然。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六國的文字沒有任何差異。秦國有小篆、隸書等字體。楚國、齊國也有隸書、小篆等字體。華夏文字是統一的。


【考古證明,楚國也有小篆】

文字與字體兩個不同概念。不能混淆。 漢字、英文、日文是屬於文字範疇。仿宋體、宋體、楷書、隸書、小篆是屬於字體範疇。

秦朝統一後,規定官方文書用小篆書寫。而漢朝統一後,規定官方文書用隸書書寫。 如果今天政府規定,官方文書用隸書書寫。請問,這算哪門子功德? 如果秦始皇真的統一了文字。那他這一條功績。就可以被傳頌萬世。但他並沒有統一文字。僅僅統一了僅僅是官方字體:官方文書以小篆書寫,民間沒有限制。這就如同今天官方文書以仿宋體打印,民間以楷書為主類似,這沒有任何功德。

還有種說法,稱秦始皇之前,六國文字不同。互不相認。


【考古證明,秦國也有隸書】

事實是六國文字相同。但華夏有不同字體。認識小篆的,也認識隸書。 就如同我上小學的兒子,其教科書是仿宋體,他自己寫字用楷書。即使見到隸書,他照樣輕鬆認識。


【此圖片是法家思想孕育之下的狗奴才們,炮製出的低級謊言——此謊言被考古推翻】

考古證明,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文字、字體都是統一的。各個諸侯國皆有隸書、小篆等字體。如同今天各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有仿宋體、隸書、楷書類似。今天的中國並非四川人用隸書、北京人用仿宋體、東北人用楷書。

秦始皇不但沒有統一文字。也沒有統一字體。秦朝崇尚黑色,漢朝崇尚紅色。兩朝都沒有毀滅其他顏色。秦漢兩朝都沒統一顏色。秦朝官方文書以小篆書寫,漢朝官方文書以隸書書寫。秦漢兩朝都沒統一字體。也沒有廢除其他字體。

狗—奴—才通過謊言,把少功無德,罪惡滔天。毀滅華夏文明的專制魔王秦始皇塗脂抹粉。歪曲成功德蓋世的千古一帝。 梁啟超所言不虛——中國人最大的劣根性是奴性。


楊朱學派


《羋月傳》中有一段情節,秦王嬴駟教羋月夫人學寫六國的“馬”字。聰慧的羋月竟然一眼就發現韓、趙、魏三國的“馬”字字形頗有相似。

歷史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確實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字形也已變的面目全非。

其實,在此之前,商代使用的是甲骨文,西周分封的各諸侯國繼續統一使用“甲骨文”,後稱為“大篆”體,又稱“金文”或“鐘鼎文”。但是,隨著東周統治力量的減弱,到了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或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時期,西周的“大篆”體在各國開始產生異變。主要是文字的使用者根據個人的應用方便喜歡,認為一些原“金”體字不好書寫,隨自行改變。後來,到了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時代,數百年發展下來,各國文字更是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在後世考古界同樣發現,春秋之前出土的各個諸侯國的器具上的文字幾乎一樣,使用的文字都是國家法定統一的西周“大篆”。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文字已是各不相同。

當時,雖然各國文字變化較大,但是並不影響各國之間人與人的交流。因為,各國還一直延用周代時的官話,史稱“雅言”,也是中國最早的“普通話”。對此,《左傳》、《孔子詩論》、《墨子》、《荀子·榮辱篇》、《儒效篇》等史料上皆有記載。

如:《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期間,孔子在魯國講學之時,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各國各地,而孔子則是使用“雅言”來進行講學。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亡六國後,實現華夏大一統,自然也能看到“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背後的政令推行困難、難以體現國家一統本質等問題。因此,朝廷出臺了“書同文”的統一文字政策。

據漢代著名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序》中解讀,秦始皇是用的秦國小篆(象形體古文字)作為統一天下文字的標準,但也有少數人認為是隸書。

《漢書·藝文志》記載: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令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又令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七章。而李斯、趙高、胡毋敬三人均用小篆字來進行這三部書的寫作。不過,對於這些書籍歷史雖有記載,但原書卻已失傳。

同時,秦始皇五次巡遊全國期間,在泰山、嶧山、芝罘、琅琊臺、會稽等地,皆留有刻石文字,而這些刻石文字也均為小篆。

因此,足以證明當時秦始皇推行的統一文字應該就是“小篆”。而到了西漢中期,全新的字體形式“隸書”才全面取代“小篆”。


祥子談歷史


秦始皇一統天下前,各國文字書風差距確實較大,但我認為大部分相互之間是認識的。


文字產生的基礎是六義,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甲骨文被發現之初,人們破譯其意義,就是從六義入手的。

春秋戰國時的文字由殷周文字發展而來,由於書寫材料的不同,書風出現變化,出現了濃厚的地域色彩,其中,齊、燕、晉丶楚、秦系文字最為典型。

但我認為,這些文字的本源是象形文字,而後甲骨文、金文,到春秋戰國時,或許有很多字有一些異體字,但總體而言,字形的差別不會太大,差別大的是風格。

而這種風格的差距,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有點類似後來出現的書法風格的差距,比如顏字雄強,柳字華美,歐字險勁。

所以,我覺得,戰國時各國的文字,絕大部分相互之間是認識的。

比如下圖的《侯馬盟書》,屬晉氏文字,說不定沒學過篆書的你,也可認出不少。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始皇帝統一文字,在當時就是一件創舉。從後來歷史發現來看,他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的意義是非常的大。

打個比方說,我們現在大家為了方便,都用公斤計算重量,用米計算長度。這樣大家都統一用一種東西,就不會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了。

秦始皇統一文字後,雖然說給當時的人帶來了很大的不適應,但後來的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沿用秦朝文字,即使有所改動演化,都不離秦字太遠。

我們不說別的,就說始皇帝之前的六國文字,單單一個"馬"字,就有六七種寫法,而且差別巨大,據說以前的字上萬個,有誰能夠掌握這麼多的字,每個字七種寫法,多麼巨大勞動量!

秦始皇統一文字,實際上解放了後來的文人,給後來開闢了一條光明大道。



乙丙丁6


東漢的許慎在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裡說,戰國時“分為七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清代的段玉裁給《說文解字》作注,說“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就是“各用其方俗語言,用其私意省改之文字也。言語異聲則音韻歧,文字異形則體制惑,車同軌,書同文之盛於是乎變矣”。列國的文字,在春秋晚期還能大體一致,到戰國就差別很明顯了,到秦滅六國、統一中國之後,以秦文字為標準,統一了文字。

那麼,六國之間的文字差別是不是真的很大,而至於互相不認識?

可以說,差別還是不小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一般人估計真的不怎麼認識。

西漢的景帝、武帝之際,山東曲阜孔子故宅的一面牆壁倒塌,露出戰國人藏於其中的一批珍貴古籍。這就是後來引發綿延千年的今古文之爭的古文經。古文經所用的都是秦代尚未把文字統一成小篆之前的戰國文字,這實際上是戰國文字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現。

發現古文經之後,懂得認這些戰國文字的人已經很少,乾脆藏在了宮廷圖書館裡,外人不能輕易見到。要像孔安國、劉歆、許慎這樣的大學者,才能經過刻苦的研究後讀懂。比如說孔安國,他得到古文《尚書》,用今文《尚書》來輔助釋讀,“隸篆推科斗”。這說明,從秦滅六國到漢武帝在位,還沒過一百年,連學者認戰國文字都需要花一番功夫了。

六國之間的文字風格,我們外行人當然看不出來。根據專門研究這一學問的學者說,它們各自風貌不同,簡單概括,是齊之凝重、燕之峻整、晉之勁利、楚之華麗、秦之剛健,而它們之間的形體結構和聲音通假,更是具有很多變化。


五好導學


說起戰國七雄的文字差異,很多人可能會想都是屬於周朝的諸侯國能有多大差異。確實,差異還沒有到七國之間彼此都看不懂的地步,我們有圖片就可以看出。

其實七國之間存在文字差異是由於諸侯國各自為政,互不統屬,東周王朝的中央集權差不多喪失殆盡,就連文字,也是各寫各的,所以各國的文字在形體結構和書寫風格上都有許多差異。此外,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文字在這一時期比較普及,鑄、刻、寫文字的材料和範圍有所擴大,除青銅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簡帛文、貨幣文、璽印文等也大量出現。這就使得不同地區使用的漢字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宏觀地看,戰國文字可以分為“六國文字”和“秦國文字”兩大系統。“六國文字”指的是韓、趙、魏、齊、楚、燕六國以及中山、越、滕等小國的文字,與金文相比,最明顯的特點是筆畫的隨意簡化,形體結構極為混亂。“秦國文字”接近正統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較嚴謹統一,後世稱為“籀文”或“大篆”。

由於各國和不同地區在文字書寫方面的“各行其是”,造成了戰國文字形體上的極大混亂,同一個字的寫法大不相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開始曾詔書發至桂林,也出現了當地人不認識的情況。文字的不統一,無疑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令的暢通。也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書同文,車同軌",李斯等人經過對前文字的研究,便創造了新的文字“小篆”,後來又出現“隸書”,七國文字才得以統一。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對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是有積極意義地


小胡侃侃


戰國七雄的文字雖然不盡相同,甚至互不相認,但是他們確實同根同源,都是從周王朝的金文演變而成的,其中秦國文字是周朝正宗!先秦的文字演變大致過程是:商之前結繩記事,商代甲骨文,周朝金文向大篆發展,秦國統一華夏後丞相李斯統一變成小篆文字。




周朝分封八百諸侯去開疆拓土守邊安境,這些封出去的諸侯國文化禮儀都延續周王室的現成文化禮儀制度。在周王室強大的那段時間裡,全國文字變異程度小,官方語言也是雅語,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各地文字與語言都有了變異。東周王室衰弱,無力約束強大的諸侯國,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相繼登臺,五百多年間各國文字不斷演變,最終互不相認。韓趙魏由於同出於晉,且國運只有兩百多年,因此這三國文字較為相近。




秦人原本是周王室的附庸,負責給王室養馬,保衛西部邊境,因此秦人文化水平低下;秦人立國之地為西周故土,國民多有西周遺民,因此秦國全盤接受了周王室的文字與禮儀。又因為秦國發展較慢,變法後又重在耕和戰,沒有大力發展文化,因此文字變動也就少!

秦國統一六國後,將六國文字全部廢除,在秦國大篆的基礎上發明了更加易於書寫的先篆作為全國文字同行!漢朝建立後,又在小篆的基礎上改進成隸書,而隸書更加接近現代的繁體字!





大秦鐵鷹劍士


上篇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中國的文字分成了“五大派系”,每個派系各有各的特點,但是他們之間的區別並不是很大——畢竟這些文字是同根同源的。不過,也幸虧是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否則按當時的趨勢發展下去,七國的文字可能真的能到互相不認識的程度。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早期文字的出現是多源頭的,有的可能源於記事符號,有的可能源於圖畫。但是至少到了商周時期,集權政府出現了,強大的華夏文明也隨之擴展到大江南北,中國文字的使用自然也隨之擴張。甲骨文、金文等等先後都成為當時的主流文字。

周朝施行分封制,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不管他們多強勢,但都是受周天子的冊封。在當時,不僅有規範的文字,還有規範的“雅言”。而到了戰國末期,各國開始擺脫周天子的統治,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諸侯力政不統於往,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意思是各國開始發展本國特色的文化。這也正說明,七國的文化本是同根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