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35数学145英语145,到底哪个更难?清北学霸这样回答

高考语文135、数学145、英语145到底哪科更难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语文135更难一些。因为,语文的阅读理解与作文占130分,而这两项又属于发散型、创造型题目,相对于数学、英语的固定答案来说,当然就比较难了。

语文能考135分的人,基本上都属于学霸级别的人物,基本不存在偏科现象。本身的天赋,加上适当的学习方法,数学、英语满分也是完全有可能。

高考语文135数学145英语145,到底哪个更难?清北学霸这样回答

语文如何考到135分呢?跟着学长一起看下学霸是如何学语文的吧!

01.语文靠实力,而不是靠运气

现在的学生大概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语文手感特别好的时候,结果考的特别差;语文手感特别差的时候,结果却考得特别好。于是得出结论:语文考试全靠运气。

其实不是这样的,所谓的手感好不过是你刚好撞上自己会的,而最后考的差则是因为有的时候会的题没答到点上。而所谓的手感差,则是遇到会的题,但是又不敢肯定自己对不对,心里比较坎坷,于是觉得手感差,结果却考得很好,想当然的以为是运气好。

然而,真正的语文高手是靠实力的,而不是靠运气的。真正的语文高手,最差也能考到119分,正常发挥的话是能上130分。

02.基础知识要背会

基础知识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背会,谁记得熟谁就更厉害。

准备一个语文基础知识整理本,可以从高一开始记录。如果高一、高二没有记录也没有关系。从现在做起,准备一个小本子,两种颜色的笔,一种记录常考常见的,另一种是记下自己的整理。

基础知识学起来没有捷径,字音、字形、成语、古诗文全靠记忆,只能一点一点的慢慢积累。

高考语文135数学145英语145,到底哪个更难?清北学霸这样回答

03.文言文、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

1.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而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多是围绕该人物叙述其生平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的才能,而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能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但是,想要牢记这些常见字,就需要靠平时多积累,你可以在做文言文题或者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勾出常见字,将不知道的积累摘抄下来,没事多看看,看得多了就能记下来了。

2.诗词鉴赏

很多人会发现,诗词鉴赏越复习做的越差,不过不用担心,因为大家都是这样,我们要争取的不过是能得到的分——术语、格式。

其实诗词鉴赏是有套路的,而我们要跟着老师学习的就是诗词鉴赏的答题格式!一定要务必保证答案的格式向给分标准答案靠拢,术语准确,便有基础分了。比如,很多诗人的诗都透露着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高考语文135数学145英语145,到底哪个更难?清北学霸这样回答

3.阅读理解

通常一篇阅读理解,关键词句大多分布在:标题、开头、转折(过渡)、结尾这几个部分,在这几部分中找出关键词句,基本上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在答题的过程中,就不至于“答非所问”。

虽然说阅读理解比较难,而且出题空间比较大,但是阅读理解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根据经常出现的题目,总结一些答题规律。比如:开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或开篇点题,点明中心,或引发读者兴趣,带读者进入故事情景。

03.如何写出高分作文?

1.审题立意

首先是审题立意。以前我审题立意老是出错误,主要是因为我总想写出所谓的深度。可是,这样的剑走偏锋,往往走向的是偏题。后来我就按最大众化的角度去写,也就是我第一印象想出来的角度。没错,这是最保险的写法,高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追求的是安全保险地拿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

2.结构合理

高考写议论文,而议论文的意义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议论文的结构还是建议使用总分总的结构,总分总结构有着天然的考试适用性,不仅结构清晰明了,同时还具有对称的美感。

高考语文135数学145英语145,到底哪个更难?清北学霸这样回答

3.文采与深度

没有文笔,单有格式,也只是一篇普通的作文。所谓文笔,便是画面感,意思很简单,别人能够通过你讲的例子,感受到一个画面,如同身临其境,这样就赢了。怎么样有画面呢?细节与修辞,决定一切。而怎么让你的作文显得有深度呢?丰富的材料让人觉得你博学,而名言警句,只要写出处和准确的警句,会让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其实语文更多的功夫是花在语文之外。对于理科来说,或许刷题会相对有效,但是放在语文上却不太适用,语文更强调积累,强调思维。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平时多积累,保证对语言文字的感觉,适应各种语言风格,还要学会深读细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