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戰爭:他有“十八戰,俘九王”的傲人功績,面對希臘卻總是輸

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就是波斯,打響東西方世界戰爭的也是波斯,被亞歷山大大帝滅亡了的還是波斯,與東羅馬帝國死磕、被興起的阿拉伯滅亡的依然是波斯……

希波戰爭:他有“十八戰,俘九王”的傲人功績,面對希臘卻總是輸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中東地區的世界級帝國,領土東至印度,西至愛琴海,南至印度洋,北抵高加索山脈,地跨歐亞非三洲。

居魯士大帝建立了波斯,不過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卻是個暴君,死在了遠征的路上,帝國被一個叫高墨達的僧侶控制。軍隊起家的大流士一世平定了叛亂,憑藉計謀登上了波斯帝位。

此時,被征服的地區再度叛亂,新大帝大流士一世打了十八場戰役,俘虜了九個國王,依靠鐵血統治,這才穩固了龐大的帝國。他有著傲人的戰績,面對希臘諸多小城邦,卻無能為力,連吃敗仗。

希波戰爭:他有“十八戰,俘九王”的傲人功績,面對希臘卻總是輸

波斯皇帝大流士一士

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這父子倆對希臘的遠征,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希臘人越戰越勇,波斯人逐漸地底氣不足了,最終簽訂了和平條約。

波斯人和希臘人遲早會有一戰,因為希臘擋在了波斯向西擴張的路線上。導火索是:雅典人鼓動小亞細亞半島西部的希臘城邦獨立,妄圖擺脫波斯統治!

大流士一世很憤怒,波斯帝國以此為藉口出兵報復,同時,為了征服希臘。

希波戰爭:他有“十八戰,俘九王”的傲人功績,面對希臘卻總是輸

希臘方陣

大流士任命他的女婿為統帥,組織了25000名陸軍和400艘戰艦,開始了第一次遠征。陸軍經過小亞細亞半島就受到了當地人的進攻,海軍在靠近希臘的一處海角遭遇風暴,損失慘重。波斯人的第一次遠征就“夭折”在了路上,大軍都還沒有登陸希臘本土。

第二次遠征,大流士組織了5萬陸軍和600艘戰艦,這一次沒有抵抗和風暴。波斯大軍選在了馬拉松平原登陸,直接被1萬雅典士兵打了回來。

原本以1萬對5萬,雅典人也沒譜,所以去向希臘軍事強悍的老大哥斯巴達求助,斯巴達人卻非得等到月圓才出兵。雅典多等一天,登陸的士兵增多一些,而且波斯有一支奇兵直擊雅典城。所以,馬拉松戰役必打不可,且必須以少勝多。雅典士兵破釜沉舟,打贏了,之後就有了“馬拉松長跑”的故事。

希波戰爭:他有“十八戰,俘九王”的傲人功績,面對希臘卻總是輸

希臘方陣

大流士一世在鎮壓了埃及的叛亂後去世了,他的兒子薛西斯繼位。新皇帝整軍備戰,矛頭直指希臘。

這次,薛西斯統帥近百萬大軍從巴爾幹半島北部入侵,希臘人正在召開奧林匹克運動會。斯巴達國王率領300勇士“血戰溫泉關”,爭取到了時間,之後,在薩拉米斯海戰中,波斯人全線崩潰,薛西斯逃回國內。

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如果波斯穩打穩紮,步步為營,他們能贏嗎?

——或許會贏;可是條件不允許。


希波戰爭:他有“十八戰,俘九王”的傲人功績,面對希臘卻總是輸

波斯末代皇帝

波斯帝國強悍如斯,面對希臘諸城邦卻連吃敗仗,為什麼?

一、波斯人有顧慮。波斯帝國是一個多民族跨地區的龐大帝國,大軍不能長時間停留在希臘,集中對付希臘人;他們得時刻兼顧國內的叛亂勢力,隨時準備兩線左右。

二、希臘的地形。希臘地處巴爾幹半島南部,地形多以狹小的平原山地為主,港灣密佈,十幾萬大軍作戰施展不開。

三、波斯大軍的成分複雜,裝備簡陋,對於希臘人,他們身著重鎧,手握長矛,依靠狹窄的地形,有著萬夫莫開的氣勢。

這場東西方的較量持續了近50年,波斯帝國精疲力盡,200年後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