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秀才對出下聯,才女十分尷尬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國產生了很多種文化形式,比如俗語、成語、對聯等,其中俗語因為其通俗易懂而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愛,而對聯因為其要求較高,講究很多,所以經常成為文人墨客們喜歡的一種文化形式。

才女出上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秀才對出下聯,才女十分尷尬

對聯的發展也是經過了很漫長的歷史,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對聯的雛形,也就是被稱為“桃符”的一種東西,當時主要的作用是百姓們用來辟邪的。因為古時候的人大部分還是比較迷信的,因此這些鬼神之說一直都受到古時人民的重視,而對聯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發展起來了。

才女出上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秀才對出下聯,才女十分尷尬

開始對聯作為辟邪的物品一直在民間流傳,一直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真正的對聯才開始出現,之後對聯文化開始興盛起來。對聯可以包含很多含義,因此被人們作為一種比試的形式,這才有了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進行作答的形式,所以關於對聯的故事有很多。

才女出上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秀才對出下聯,才女十分尷尬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關於對聯的故事,對聯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已經被人們廣泛利用,因此很多才女會使用對聯進行招親,以尋找才華橫溢的郎君,在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京城非常有名的才女,因為找不到能匹配自己才華的男子,因此一直沒有婚假。

才女出上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秀才對出下聯,才女十分尷尬

後來才女決定採用對聯招親的方法,也就是自己出一道上聯,誰能夠對出讓自己滿意的下聯,就嫁給此人,因此招親的消息傳出後,無數人前來嘗試,畢竟能夠對出下聯,就代表能夠迎娶這位才女,誰不想抱得美人歸呢?

才女出上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秀才對出下聯,才女十分尷尬

可是才女一連除了好幾條上聯,皆沒有人能夠對出讓才女滿意的下聯,這讓才女很失望,於是就對臺下的眾人進行嘲諷,這時來了一個俊秀的秀才,他看見才女的態度,就想著教訓一下她的囂張態度,於是上前與之辯論,才女見秀才談吐不凡,就芳心暗許,但又不能壞了規矩,於是就出了一個上聯來考秀才,這則上聯是“雨無門戶能留客”,這其實就是暗示秀才自己有許配之意,沒想到秀才思考片刻後對出“虹有橋樑不渡人”,這其實就是打臉才女,意思自己並沒有迎娶的意思,這讓才女很尷尬,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態度太冒失了。所以,就算滿腹才華,也要為人低調,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