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背後的故事,寒山並非山,鐘聲何處來?

關於寒山寺

蘇州市閶門外十餘里,有一個楓橋鎮,楓橋鎮上有一座寒山寺,這座寒山寺,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年)。


最開始取名“妙利普明塔院”,至今已一千多年,可是,寒山寺不僅不在山上,而且寺的四周遠近亦無山。


《楓橋夜泊》背後的故事,寒山並非山,鐘聲何處來?


原來,寒山並非山名,而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有一名得道高僧,法號“寒山”,人們不知他是何方人氏,也不知個的俗名是什麼,只知他道行高深,長於嘯吟,《全唐詩》今存寒山詩三百餘首。寒山與另一高僧得到,曾在這妙利普明塔院住持,後人遂名古剎為“寒山寺”。“寒山寺”因僧而得名。


張繼緣何到楓橋?


其實,寒山寺同蘇州其他園林寺觀一樣,規模並不宏麗。但是,寒山寺卻名揚天下。為什麼呢?這大約是因為唐代詩人張繼用膾炙人口的名作《楓橋夜泊》,為姑蘇城外寒山寺建立了一座超越時空的無形豐碑,而這首詩中的“夜半鐘聲”所引起的爭論,一直延續到今天,更加深了人們的興趣。

唐肅宗上元二年,張繼流寓江南,船經姑蘇(今江蘇蘇州)。當時的姑蘇剛經歷了淮西節度使劉展的叛亂,唐朝官軍收復姑蘇時,又大掠十餘日,姑蘇遭到很大破壞。張繼在吳、越等地漫遊,乘船來到姑蘇,在春天,寫了

《閶門即事》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楓橋夜泊》背後的故事,寒山並非山,鐘聲何處來?


閶門,在姑蘇城西,大運河畔,“閶門過去盤門路,一樹垂楊一畫樓”(宋樂《蘇臺楊柳枝》),如今經過一場戰亂的浩劫,變得田園荒蕪、人煙稀少了。


秋天,張繼船行閶門十里外,停泊在上塘河的楓橋下,寫了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一個秋夜,詩人的小船停泊在蘇州城外寒山寺前的河邊,滿腹的旅愁,攪得詩人一夜未眠。霜是這樣重,夜是這樣深,冷月西沉,棲鴉啼寒,眼前的紅楓,遠處的漁火,在秋風中星星點點,搖曳閃爍。突然,一聲聲沉悶悠長的鐘聲,穿透霜天,震撼夜空,重重撞擊在詩人的心上。


《楓橋夜泊》背後的故事,寒山並非山,鐘聲何處來?


夜半鐘聲何來?

詩人問漁家,夜半鐘聲從哪裡來 ?啊,原來又是一隻浪跡天涯、辛勞奔波的客船到了。這是一幅迷人的秋夜風景畫。畫中,詩人疏密有致地給我們佈置了霜天、殘月,棲鴉、漁火,紅楓、山寺,這眾多形象又遠近錯落,織入了迷濛的夜色,或暗或明,或隱或現,有層次,有色彩,有聲響。而這一切,又都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是主人公所見、所聞、所感。不論是棲鴉的夜啼,震盪夜空的鐘聲,還是悽清、寧靜的秋夜氛圍,都融入了舟中游子的心情。張繼以有氣節享譽當世,他曾寫下

《感懷》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


可知他不隨波逐流、趨炎附勢。因此,他的羈旅客愁是深沉的,才如此熾熱,攪得他徹夜難眠。一首小詩,有如此深厚的容量、高遠的意境、精美的畫面,實是難得。


所以每一首詩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有一段歷史,瞭解詩背後的歷史,更有利於對詩本身的理解,王芳老師的《穿過歷史線,吃透小古文》(全套5冊),乃國內首次將文言文放在“歷史線”中進行講解。以非常輕鬆風趣的語言,解釋中、小學生必讀的150篇經典文章。


《楓橋夜泊》背後的故事,寒山並非山,鐘聲何處來?


所選文章集文學性、經典性、趣味性,史學、國學、文學為一體。

全套書小古文全部搭配了註釋、譯文,還特設“知識點”欄目,更深入、透徹、詳細講解相關語法知識、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