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一個性格呆板的交警,因為堅守規則給違章的局長開了罰單,於是被局長叫去假裝搶銀行。局長自認為不懂變通的交警,很快就會被警方抓住,到時自己就可以在媒體前出盡風頭,卻沒想到事情完全失去了掌控。

韓國喜劇電影《率性而活》上映於2007年,影片正面諷刺了韓國執政者的不作為,這種大膽的反諷題材也是近年來韓國電影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更讓人動容的是男主鄭度滿對工作和生活認真熱忱的態度,這也是影片最想傳遞給觀眾的核心價值觀。

下面我就從細節鋪墊,人物心理和人物設定三個部分,來分析一下影片《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一、細節鋪墊:不易察覺的細節,為劇情發展埋下伏筆

開場的一聲槍響,激活了全片以搶劫銀行為脈絡。一個長鏡頭揭示了銀行內人質們的工作和生活態度,所有的細節都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中學生走進銀行,看了一眼手機,眉頭緊鎖。鏡頭掃過老人,他在給銀行保安看手相。保安被同事叫走,過程中路過銀行內的掛鐘。女職員Mrs.李來到總經理辦公室送文件,隨後鏡頭跟著Mrs.李來到了辦公區。

座位靠裡的理財經理在咳嗽。年輕的女職員多惠送走了一個客戶。扮演顧客的趙警官一臉凝重地走進了銀行,刑偵組的吳組長眉頭一挑,邪笑著對趙警官說,你是劫匪?一副特別不在意的樣子。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以上的細節,在後續都有對應的重要情節。

① 老人給銀行保安看手相,說明老人孤獨。在度滿提出讓老人離開的時候,老人不走,說這裡暖和,實際上老人是想看熱鬧。

② 中學生出場時看了一眼手機,眉頭緊鎖,可能他正為家人的嘮叨而心煩。度滿讓中學生走,他也不走,或許回家比呆在銀行更難受。對老人和中學生的細節刻畫,給兩個人質創造了留在銀行的動機。

③ 掛鐘代表了案發時間,是中午十二點半。

④ 理財經理的咳嗽,預示了之後病情會加重,為喝水吃藥的橋段做鋪墊。理財經理因為穿了度滿的外套去窗邊的飲水機打水,被警方誤殺。

為什麼度滿讓理財經理穿自己的外套,原因可能是在測試警方的態度。一個假劫匪為何要試探警方?側面說明度滿對待演習的認真程度,勾勒度滿做事認真的形象。

⑤ 吳組長的行為,說明了他對演習心不在焉的態度,其行為也代表了警方的態度。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場很快就能結束的演習、是局長仕途路上的墊腳石。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二、人物心理:人質們發生了怎樣的心態變化?

① 銀行經理把現金放在腳下

時間過的太久了,人質們開始在銀行裡各玩各的,喝咖啡,打牌,甚至是推銷理財產品。這時經理說了一句話:“就像是玩兒真的一樣。”還不屑地笑了笑。

鏡頭掃了一眼經理的腳下,是很多的現金。原來,經理剛剛囑咐了保安去多惠那裡把錢拿回來。這個錢可能是度滿作為劫匪要的那一萬塊,現在由經理親自保管了。

在演習剛開始的時候,經理囑咐多惠把錢看好,現在換他自己看著錢了,說明經理的心態在Mrs.李被強姦後發生了變化。經理開始不信任多惠,因為多惠已經完全站到了度滿的一邊,而多惠也沒有注意到錢不見了。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② 槍走火

攝像師採訪度滿的時候,槍從櫃檯上掉了下來,不慎走火,槍聲給人質們嚇壞了。

吳警官後怕:“你這傢伙,剛剛槍是對準我的?”之前他還很不在乎的。槍的走火是吳警官心態變化的重要轉折。

③ 攝像師被槍殺

攝像師採訪度滿時,10分鐘時限到了,度滿立馬槍殺了攝像師。因為槍剛才走火了,度滿怕大家害怕,於是改用手比劃出槍的形狀,再配合“砰”的聲音,就算殺人了。

雖然度滿槍殺了攝像師,但是銀行內的氣氛卻沒有特別怪異,人質們的表現說明大家還沒有把演習當成真正的搶劫。只有攝像師有疑問,為什麼自己被槍殺。這時,一個男職員搶答,因為警方超過了10分鐘的期限。

而在開頭,有人問為什麼要沒收手機和手錶,這位男職員還說,因為手機值錢。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質內心的壓迫感。

男職員從開始不理解男主的意圖,到後來可以搶答正確答案。這個變化,也象徵著其他人從不願配合到漸漸融入的過程。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④ 演習接近尾聲,趙警官的心理變化

當吳警官對趙警官說:“看這陣勢呀!你有槍嗎?”趙警官的那句“我沒有槍,我只是個顧客。”

說明趙警官真正從內心認同了這場演習,不僅僅是演戲,而是真正地投入到其中了。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三、人物設定:市長的作用是什麼?

市長在影片中沒有直接參與搶銀行演習,角色存在的直觀意義是諷刺貪官終究會被繩之以法的下場,其實市長還有更深層次的作用。

電影開頭,男主度滿鄭重地穿上制服,他希望自己是一個秉公執法的好交警。而局長希望自己在眾人面前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形象。

由於不同的自我定位,導致了二人不同的行事風格。但正直認真的人,也可能會搖擺不定。

男主不是沒有動搖過,而是每次看到市長時都會更加堅定初衷,這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兩年前,人人都知道市長涉嫌貪汙受賄,但是找不到確鑿的證據,涉及此案的警察局長被撤職,度滿作為辦案相關人員也從刑偵科被調到了交警隊。從此,小鎮裡開始不斷有搶劫銀行的案件發生。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市長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線索一共有三條:

第一條,度滿和發小在街上巡邏,醫院演習,道路戒嚴。但是市長卻憑藉自己的地位順利通行,顯得十分悠閒。這是度滿接下劫匪角色的重要推動力。

第二條,度滿撥開窗簾,恰巧看到了市長和局長站在了一起,此時他可能聯想到了,如果兩人聯手起來,小鎮人的安全就會更加岌岌可危,所以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衷。

第三條,飲料灑到了支票上,度滿整理支票的時候發現了商人賄賂市長的證據,於是他堅定地要演完劫匪的角色,一定要讓警察局的同事們把演習重視起來。

以上就是市長的作用,市長是度滿能完成演習的核心動力,是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否則影片就會變成無腦搶銀行的鬧劇,失去了影片想要傳達的意義。

從細節,人物心理,人物設定分析《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現

結語:

度滿明明要去海港,但是出發前卻去看了多年的好友,這預示著他下一步的同歸於盡。如果只是演習,男主沒必要去看朋友,因為真正的罪犯在臨死前可能會這麼做,所以他才繞路去看朋友。與之相似的情節還有度滿在得到演習開始的通知後,在吃飯的時候跟家人道別。

這些細節讓度滿的人物性格變得非常飽滿,加強了故事情節的完整度。一部小成本製作的喜劇電影,可以做到如此嚴謹,不得不感嘆編劇的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