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民蓋豬圈時發現一個碗 不料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數不勝數的珍貴文物。它們是歷史的見證,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被稱為“國寶”。

這些國寶的發現,往往有一個近乎傳奇的故事。

1972年,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一名當地農民在蓋自家豬圈時,發現了一個看上去其貌不揚的碗。

​安徽農民蓋豬圈時發現一個碗 不料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就是這次發現,讓胡母圩古墓出現在世人眼前。胡母圩古墓規模並不大,墓室頂部為小磚拱砌而成。墓室裡留著一具楠木棺材,沒有棺材蓋。棺材裡面也沒有骸骨。考古學家猜測,此古墓已經被盜墓賊“光臨”。

墓室裡除了前面農民發現的碗,還有一支金釧。金釧是一種飾物,由黃金打造。估計,盜墓賊在洗劫胡母圩古墓時,無意間遺漏了這兩件文物,從而得以倖存至今。

金釧是由黃金打造,價值自然不菲。然而,真正能稱為“國寶”的,卻是那個其貌不揚的碗。

這個碗送到文物機構,由考古專家進行鑑定。專家認為,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碗,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雕藝術品。根據出土墓磚推斷,大約是南宋淳熙年間的作品,迄今已有800年曆史。

​安徽農民蓋豬圈時發現一個碗 不料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這個碗正式名稱為“南宋鑲金邊瑪瑙碗”。高5.9釐米,口徑13.2釐米,底徑7.5釐米,碗的形體規整,圓形大敞口,口沿部鑲嵌一圈薄薄的窄邊黃金條飾,即所謂的“金釦”。口鑲金邊與瑪瑙晶瑩光澤相輝映,顯得典雅華貴。


碗內掏膛乾淨,器壁較薄,厚約0.2釐米。碗呈橙黃色,局部有暗紅色斑紋,顯現出瑪瑙的自然紋理與柔和嫵媚的光澤,讓人為之驚歎。

胡母圩古墓主人是一名女性,應該出自於南宋的官宦或者富裕之家。眾所周知,南宋雖然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屬於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

​安徽農民蓋豬圈時發現一個碗 不料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南宋的官宦階層和富裕之家,極為講究生活質量。他們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鑲金邊,特別是碗、盤、奩等瓷器上的芒口,鑲金施彩,甚為流行。這種包鑲技術,堪稱錦上添花,更增加了器物的富麗和華貴。

“千種瑪瑙萬種玉”“有錢難買金鑲玉”,瑪瑙因性脆,韌性差,不易製作成可供盛置用途的器物,所以工藝技術要求比較高。“南宋鑲金邊瑪瑙碗”口沿處鑲嵌的薄片金條飾整齊,接口牢固,顯示出了高超的技藝,應是具有較高技藝的工匠和嚴格管理的專門作坊加工而成。

1994年,“南宋鑲金邊瑪瑙碗”被國家文物局文物專家鑑定組一致確定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如今,“南宋鑲金邊瑪瑙碗”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一說是作為鎮館之寶藏於安徽省博物院),供全國民眾欣賞、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