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治療的HIV感染者和未治療的感染者,對他人傳染性是否一致?

阿水來提問


正常治療的HIV感染者,通過服抗病毒藥治療以後,如果病毒載量降到最低水平,用高靈敏度檢測HIVRNA陰性,在醫學上基本上能達到不具備傳染性。



而未治療的HIV感染者,體內HIV複製活躍,雖然可能並沒有發病,但傳染性依然是存在的,病毒量越高,傳染性越強。

這兩種情況對他人的傳染性有天壤之別,經過治療後,長期檢測不到的HIV感染者。雖然在理論上仍然有傳染性,但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不會經過沒有保護措施的性接觸傳染。

艾滋病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正常治療和未治療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普通人的生活接觸,在沒有血液和體液暴露以及傷口直接接觸的情況下,不會傳染給他人。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跟艾滋病人同乘一輛車,一起上班,使用公用的辦公用品,使用同一個衛生間,在同一個宿舍生活,在同一個食堂吃飯,握手,擁抱,禮節性的親吻,等等,都不會造成艾滋病的傳播。



艾滋病被歸類為性傳播疾病。性傳播是一種私生活領域的傳播,我們生活的公共場合,艾滋病人雖然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公共器材,比如門把手、水龍頭和馬桶,也會去醫院抽血化驗檢查,如果不是留下大量的新鮮血液和體液,別人接觸的只是他的皮膚表面,不可能因此而感染的。

這個社會,疾病恐懼症的人有一定的比例,在他們的眼中,可能別人呼吸過的空氣都有帶病毒的可能。他們對艾滋病的恐懼,是因為過於將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在這一塊。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需要做心裡調整。

換句話說,如果這世上沒有艾滋病,他們同樣會去害怕其他的東西,害怕其他的疾病。比如說,有的人恐狂犬病、恐破傷風、恐癌症甚至恐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都有。

提這個問題的人,其實內心的深處是害怕他接觸的身邊人,或者偶爾有過接觸的身邊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從而擔心會通過莫名其妙的方式而感染。



龍大夫的溫馨提醒。

正常治療的HIV感染者和未治療的HIV感染者,他們的傳染性是不一樣的。經過治療後病毒載量長期檢測不到的HIV感染者,基本上不再具有傳染性,除非輸血。

克服對艾滋病的恐懼,要對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所瞭解,更要對自己的心理狀況有所瞭解,及時做好心裡調整。潔身自好,就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不一致!完全不一致!

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的HIV(艾滋病毒)抑制藥物,雖然不能將人體內的病毒完全、徹底殺死,但是,確可以通過藥物將體內的艾滋病病毒抑制在非常非常低的水平

我們來看一幅圖

患者感染艾滋病毒之後,開始服用藥物,此時基本檢查不出來身體內有多少病毒。但是當患者突然停藥之後,病毒數量開始急劇增加。

這個道理很簡單,大家應該都明白。

如果兩個艾滋病患者,一個體內病毒數量少,一個病毒數量比前一個人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那麼很顯然,第二個人具有的感染性更強。畢竟,數量多,感染的機率就大。

從上圖我們就能看到,目前艾滋病藥物的效果還是很好的,能夠把病毒抑制在很低的一種水品,此時,患者的傳染力就小很多(不是沒有,只是很低)

如果一旦停藥,那病毒的數量可是瘋了一樣增長。


但是,我們還是要記住,艾滋病的三種傳播方式——血液、性和母嬰

其中,目前最常見的傳播途徑還是性傳播,而使用安全套是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可靠的預防艾滋病傳播的方法。

所以,不管感染者吃沒有吃藥,都還是要注意


人體探索者


在於這個感染者是不是心懷叵測!即使治療後感染率降低,也抵不過惡意傳播!還是先看人品吧!


象風一樣65712886


治療有效的可以將病毒降到檢測不到的很低水平,基本上沒有傳染的可能性。不經治療的人病毒會高,傳染性大。


英劍808


肯定不一樣啊。經過治療的感染者病載控制的好的話傳染性很小。HIV傳染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病毒量。所以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一定要按時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