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立即引起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的关注。文件第九条关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这一项内容中明确指出:要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县管校聘”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行“县管校聘”?推行“县管校聘”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什么是“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县内的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后,中小学教师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的事情将成为历史。

为什么要推行“县管校聘”?

推行教师“县管校聘”的最终目的:促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硬件差,优秀教师少,这些都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前几年的教育均衡县验收,让农村学校的硬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如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以达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呢?教师“县管校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

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县管校聘”的历程

2014年9月

教育部就曾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做出全面部署,并提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015年

教育部开展了首批改革示范区的申报。按照计划,“县管校聘”模式首先在北京、吉林等地的19个示范区试行。

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2017年

经专家审核遴选,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30个申报单位为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

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2018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在各省份已公开的落实中央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中,均提出要实行“县管校聘”,其中有23个省份明确了“县管校聘”的实施路径。

2019年5月

教育部在湖北省宜昌市还开展了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集中调研活动。

2020年2月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

试点地区的教师“县管校聘”是如何操作的

"县管校聘"各地的方案不同,是由各县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各自的操作方案。但是大多数都是采用三轮竞聘:即校内竞聘、教学辅导区竞聘,县内竞聘,然后是县内调剂,再后就是待岗培训,再聘失败,退出,如图如示:

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区域调剂→待岗培训→再聘失败→退出。


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推行教师“县管校聘”的利与弊

“县管校聘”的好处

1、打破教师“铁饭碗”,让教师有危机意识,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

2、定岗定编可激活教师存量,让借调教师回归、臃肿的学校管理机构缩减编制。

3、可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提升。

教师县管校聘:切忌让应试教育越陷越深,最终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县管校聘”的弊端

1、校长权力过大,缺少监管;校长定期流动,不利于学校长远规划。

2、教师流动性大,没有归属感。

3、教师考核办法粗暴简单,唯成绩论,让应该教育越陷越深,加重学生负担。

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是势在必行,利国利民之大事,但是切莫把教师“县管校聘”变成是教师教学成绩的末位淘汰,这样做只会让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成绩,还极有可能走极端,从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如果所有教师都这样,到最终是苦了学生,累了老师。

你对教师“县管校聘”有什么看法,欢迎发表您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