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少奶奶”頻出,年底更是扎堆,農民有苦難言,你們那有嗎?

農村的“少奶奶”現象一直被提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表示,農村“少奶奶”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新的一年裡,許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到了農村。到了年底,這些“少奶奶”就會聚集起來,個個沒有公主命,卻有公主的疾病”。怎麼如今會出現這種情況?

農村“少奶奶”頻出,年底更是扎堆,農民有苦難言,你們那有嗎?

“少奶奶”這個詞過去是有錢人家的僕人給主人媳婦起的尊稱,現在卻用來指一些農村的媳婦。這是因為她們幾乎和以前的少奶奶一樣。很多農村家長在衣食住行方面操勞,抱怨媳婦從來不做飯、不洗衣服等。也不出去打工掙錢,甚至連孩子都要家長帶。春節期間,外地回來的年輕人整天呆在家裡玩手機,不幫家裡幹活。要麼就打扮得光鮮亮麗出去找朋友玩。很多村莊都有這種現象很現實。

農村“少奶奶”頻出,年底更是扎堆,農民有苦難言,你們那有嗎?

首先,男女比例失調,所以很難娶到老婆。加上農村就難上加難了。許多家庭娶了媳婦後,婆婆承擔主要家務,照顧媳婦的生活。這主要是因為很難娶媳婦。農村有許多年紀較大的單身青年。兒子結婚後,婆婆自然不想看到兒子因為家庭矛盾而離婚,所以會多付點精力,為兒媳服務。長期以來,形成接受岳母的照顧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有些地方女的把婆婆能否幫忙工作作為擇偶的條件之一。

農村“少奶奶”頻出,年底更是扎堆,農民有苦難言,你們那有嗎?

另一個原因是高昂的彩禮。如今,農村結婚除了需要買房買車外,高昂的彩禮價格也讓很多家庭難以承受。許多家庭幾乎把所有積蓄都花在兒子的婚姻上。在彩禮比其他地方嚴重的地方,仍有許多人因結婚而欠債。對農村家庭來說,很顯然是件重要事件,千方百計讓兒子娶媳婦。如果發生衝突,不僅兒子會離婚,而且他支付的高額彩禮可能也會變得一場空,這是農村家長不願意看到的。

農村“少奶奶”頻出,年底更是扎堆,農民有苦難言,你們那有嗎?

如果兒子和兒媳一年到頭都不在家,而是在春節期間回來一趟,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會選擇忍氣吞聲。一是為了家庭和睦,過個好年,二是為了寬容,不是因為這幾天會讓兒子為難,導致夫妻矛盾。現在人們的想法變了。妻子提出離婚的情況很多。一旦離婚,媳婦再婚相對容易,兒子再婚則更難。

農村“少奶奶”頻出,年底更是扎堆,農民有苦難言,你們那有嗎?

另一個原因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女兒都是被寵著長大的。因此,很多人到婆家時,並沒有改變彼此相處的方式。此外,農村有許多早婚。這些女孩很早就結婚了,但她們沒有改變對成年人的想法,所以她們不知道如何承擔一些家庭責任。事實上,農村有很多勤勞善良的媳婦,但正是由於上述原因,農村“少奶奶”現象頻發。你有這樣的問題嗎?歡迎與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