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茶的人,心是有靈性的

喜歡茶的人,心是有靈的。茶,是修行者的良伴,綠茶沖淡,紅茶纖穠,黃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詩,真正的妙處,是說不出的。一盞青茗、一首好詩,都會讓人沉吟良久。


懂不懂茶並不重要,千利休禪師說:“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喝什麼茶也不重要,適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裡偷閒,苦中作樂”。每個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淨土,可容花木,可納雅音。日日在此間醒來,不問凡塵,靜心享受其中!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沉浮之間,淡然處之。


你品那鐵觀音,“美如觀音,重似鐵”,是說那香氣和喉韻,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觀先聞聖妙香。而鳳凰單叢,一芽一葉泛著硃砂紅暈,讓人想起古時候道家飲茶羽化成仙的傳說。


喜歡茶的人,心是有靈性的


想來,人生當如泡茶,在於一個不急不躁、舒緩有致、慢慢浸潤沖泡的過程。功夫到了,自然會有醇香。


泡茶的第一步,就是潔盞備具。一件件茶具,貴也好賤也好,此時此刻在你手中,無非是泡茶的器具。平等地對待他們,亦如平等對待身邊每一位眾生,高低本無分別,都是來這世上走一遭,各有各的因緣業報,知來處、悟去處,如此而已。


用心清潔一件件茶具,彷彿面對紅塵中的一件件瑣事。拿起和放下,經歷和清洗,明心上的汙垢,要靠沸水去滌盪。不經過一番痛快的大水澆淋,怎麼能有一顆清明透澈的敢心。都說世事紛擾,但如果內心安定,瑣事又怎會擾了內心。


喜歡茶的人,心是有靈性的


在修行中,我們常說要應機說法,而泡茶亦如此。天下茶有千種,每一種茶都會有自己的沖泡方法,看似相同,又略有不同。亦如眾生的根器。同樣在修法,但各個不同。修行的法門有八萬四千種,泡茶呢,也是“隨機應變”。看似千篇一律,但投茶量、注水方式、等待長短,都會略有不同。


所以在修行中,不要輕易評判這個人修的好,那個人的法門不對。大千世界生生世世,都不是聖人,誰知道誰的根底,誰又知道誰的過往呀!每當面對這千變萬化的種種茶湯,內心總會被她們打動。她們的示現告訴我們大千世界的種種,即使看似同出一源,實則也千化萬變。標籤可以貼,但是要謹慎,大多時候還是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囊括天下之茶。以柔軟和平等的心面對眾生,亦如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泡茶,無論高貴低下。


喜歡茶的人,心是有靈性的


《維摩經》裡說: “心淨則佛土淨”。泡茶的當下,提壺斂神,身正頭正心正,安住於泡茶的此刻,了了分明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摒棄雜念,甚至連“我要泡好這泡茶”這種雜念都沒有。而此時,泡茶的每一個動作從心內自然流到指尖,又從手上到器上,如此的一泡茶,必是清澈和透明的。一泡茶,可觀心,亦是如此之理。


世人不見輪迴,大部份持有斷見,不信因果,不信過往來世。而一次次的,茶在盞裡重生,亦是一種示現,只是看你是否能懂。從樹上走下來,經歷了火金鐵器,煅煉、磨礪、等待,又在沸水中翻騰、重生。最後精華散盡,倒掉、化泥、等待,它日,以另一種形式再相遇。這一切,像極了我們的人生。從襁褓中走出,經歷一場世事,熱戀終會平淡,繁華終會散去,最終化為灰燼,後續的故事,精彩或者平凡,最終都歸於無常,直至解脫。


喜歡茶的人,心是有靈性的


在一泡茶裡,觀世象;在一泡茶裡,悟人生; 在一泡茶裡,得真意;在一泡茶裡,修正道。


有一種修行,叫泡茶。


喜歡茶的人,心是有靈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