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水稻種植的前景怎麼樣?

精彩電影世界


自家十畝零幾分稻田,哪怕稻穀5毛錢一斤,還要繼續種植水稻,總不能讓良田拋荒。但是,除了留足口糧外,其餘稻穀用來喂些土雞,不會把糧食賤賣。家裡還養了三條看羊的狗,一年也需要千餘斤糧食。今年春上,有人把自家的稻田給我種水稻,不要一分租金,目的不讓土地拋荒,被我拒絕了。辛辛苦苦種一畝水稻只能賺4OO元左右,不划算。19年,我們村民組良田共拋荒7畝6分田,這些田水源較好,旱澇保收。


老胡種地的


2019年水稻還能種麼?

當然能種,要不然種什麼?

相對而言,在幾大糧食作物中,明年種稻還是最有效益的哪一個,為什麼筆者非得說建議大家在2019年,水稻還是大家的最佳選擇呢,具體原因有以下兩個:

第一,明年我國對於新產稻穀的需求量還是很大。

特別是那些稻穀優勢產區,不僅農民需要種稻,市場和國家也需要你們的稻穀穩定持久的供應。

只不過對於那些稻穀種植的非優勢產區,明年就不要種植了,國家已經明確下文了,2018年已經調減了1000萬畝的種植面積,2019年這種適當的調整還是會繼續進行。

其次,明年國家將會對稻穀種植者發放補貼,以彌補糧價下跌的損失!

2018年其實已經是我國稻穀收儲制度改革的元年,稻穀收儲價格標準全線下調,首次價格全面走低,這一點國家已經做好了相應準備,就是為稻穀種植戶來發放生產者補貼來保證收益穩定,和當年的大豆和玉米遭遇一樣。

毫無疑問,2019年這種政策改革還會繼續執行,而因而對稻農造成的種植收益降低可以由補貼來彌補。

這麼說吧,雖然現在距離2019年還有2個月左右的時候,有一點已經可以確定,明年的水稻市場價格還會有所降低,其行情表現還不如今年,對於滿懷希望的農民朋友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預測。

對於大多數稻農們來說,別無他法,明年種植水稻還有最佳的選擇,因為他們沒得選,只能選擇種植水稻,而且收益相對來說還算是穩定!


鍾情三農


2019年水稻種植前景怎樣?

2018年粳稻最低收購價格下調每斤1.30元,從整體上看還是處於低開穩走事態,產量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其原因主要氣候導致自然災害,1.如大風,冰雹,水淹,內澇,季節性雨水偏多,2.障礙性冷害及其其它因素導致的籽粒不結實空癟率增加,3.病蟲害多發性嚴重。4.氮素水平過高,影響前期莖葉幹物質積累,以及出穗後幹物質生產能力下降,出現枝梗早衰,導致千粒重下降。5.田間管理不到位。6.生產成本投入過高,這也是2018年大部分稻農們減產減收的主要原因。



那麼2019年水稻種植前景怎樣呢?

比今年看來年,前景不容樂觀,喜憂參半。我們都知道水稻最低價格下調政策,2019年是水稻最低價格下調第二年,根據國際行情,以及國內的內需,和國家庫存情況來看其不可能上調糧價,只能是穩或者是降,如果能穩住現在的價格,在低開穩走的情況下,我們選擇種植優質水稻品種,進行科學栽培管理,在品質和產量有所提升的的情況下,應該能夠好於今年。如果說來年水稻繼續下調最低收購價格,或者取消託市收購,完全由市場定價,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水稻銷售失去依託其價格很有可能低開低走,很難有抬頭走勢。我們看今年東北優質粳稻是低開穩走,後市抬頭,原因還是水稻大面積減產。北稻南銷量大。品質上層的稻穀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優勢。

2019年水稻種植前景怎樣?

我想這是稻農們最關心大事。現在,東北稻作區域,備春耕大幕以悄然拉開,各大種業,商家。都在積極打促銷牌。稻農如何選擇水稻品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吆!

以上觀點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您關心的就是我關注的神農願與您一起探討交流,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關注謝謝。


神農35


對於題主提出的2019年水稻的種植的前景怎麼樣,本人有以下的看法:


根據2018年國家給出水稻是供大於求,因為隨著近幾年的科技發展,機器代替人,多了不少人大規模種植水稻,所以按照國內的現有水稻的回收量來看,屬於供過於求的狀態,所以國家有新的政策出臺是2019年水稻的種植面積下調超過1000萬畝。

對於國家建議下調1000萬畝,應該農業專家給出的建議,下調種植的水稻面積後,既能減輕水稻的補貼,同時也能保護水稻的最低價格,給農民一個最低穩定的保障。

因為按照往年水稻的價格來看,今年的價格是屬於相對較低的。 按照今年水稻的行情1.35元每斤左右,一畝地可以產1000斤水稻,得出一畝地的收益是1350元,出去成本農民的收益也有每畝5百元左右。

國家沒有其他的強制政策來減少水稻的種植面積,因為土地的種植是還是農民說了算,隨意只要水稻有一個穩定的收益,農民一樣會種植水稻。

但對於國家在2019年下調1000萬畝水稻的種植面積,很多人都在關心水稻的價格是否會上漲?前景會怎麼樣呢?

根據2018年水稻的行情來看,水稻的價格上漲不太可能,國家下調種植面積就是為了保證農民的水稻收益保障,即使有也不會很大。


雖然說我國往年都會收購稻穀儲倉,但現在國家提出2019年下調1000萬畝的水稻種植, 通過下調可以看出糧庫儲存量相對較大,到2019年不會大量的回收儲倉。

同時下調水稻的種植面積,一來能有效保障2019年水稻的行情上調,二來還能保證水稻的價格下調,保持在一個均衡的價格。維持農戶種植水稻的正常心態,不會因為出現價格下降,農田會出現大量丟荒,保障農業的正常生產。
瞭解更多農村資訊、生活,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鄉下小夫妻。因為您的關注、點贊、評論、收藏是對我創作最大的鼓勵,謝謝大家!


文小叔


根據今年的產量和收購價格來看,明年還可以種水稻。之所以這樣說,理由分析如下:由於近些年很多人嫌種水稻麻煩,主要是栽種麻煩還要經常澆水,有的地塊水源條件不好,價格也不是很高,基本在每市斤1.4元左右,所以都選擇種些簡單易管理的,如玉米穀子大豆等作物。但由於今年秋旱,如大豆開花正需要水的時候卻偏偏缺水,大部分都長得不好,連正常年份產量的二分之一都不到。更有的是光長秧子沒長豆角或雖有豆角但豆角里沒有豆子,很癟,收穫的時候只收了一車車的豆秧子,根本沒打著豆子。儘管今年的價格有點上漲,但還是比往年少收入不少。按正常年份畝產量乘以價格計算:400~500斤X2.4元=1000~1250元,今年歉收,畝收入為200斤X3元=600元。再看一下水稻的收入,畝產量乘以價格:1000斤X2元=2000元。由此可以看出,種其他作物同種植水稻差別還是很大的。儘管水稻栽種麻煩,成本也要高一些,但如果是水源條件允許的話,還是種水稻合算。


紅塵遲耘


【權威發佈:今年稻米價格一降再降,2019年種植面積或將減少 】



今年以來稻米價格一降再降,已然處於近幾年最低點,農戶收益大幅度降低,政策調整、賣糧難、收入少、補貼不到位等問題成為農戶日常談論焦點,明年種植面積將會怎樣呢?聽一下業內人士怎麼說

  • 某農戶稱:今年我們種植結構根據國家政策也將做出調整,國家大力提倡稻蝦一起養,就是在稻穀的中間多留出點地,挖出深溝,把蝦放在裡邊,這樣可以增加農戶一部分收入,同時稻穀的種植面積也相對減少。

  • 某種植大戶:今年國家最低收購價比去年低,和去年種同樣的地,收入卻比去年少很多,同時,國庫收糧質量標準卻較往年高,部分稻穀達不到標準,而且賣糧成為難題,糧庫外排隊車輛較多,有時候得三四天才能入庫。另外,種植補貼也難以落地,普惠性的農業補貼,說是給種植者的,其實到後來都給了土地的主人,種植大戶的利益被嚴重的榨取了,而且到現在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這也是農業難以盈利的主要原因。
  • 某米企稱:受託市啟動提振,圓粒稻價格向託市價靠攏,長粒稻價格一直堅挺,但大米需求一蹶不振,價格一降再降,我們夾在中間無利可圖,現在基本處於停機待產中,主要以維持老客戶為主,而農戶對稻穀提價惜售意願仍存,今年掙錢難啊!


據統計,2013年稻穀種植面積約為30312千公頃,2014年約為30310千公頃,2015年約為30216千公頃,2016年約為30178千公頃,2017年約為30176千公頃,2018年約為29601千公頃,從2013年至今稻穀種植面積一直呈現下滑趨勢。另外,2018年我國稻米價格持續走低,稻穀種植效益大幅減少,農戶種植熱情明顯下降,預計明年稻穀種植結構調整將繼續加快,受政策及市場雙重導向作用,稻穀播種面積或將出現下滑趨勢。


祥子在俄羅斯種地


今年的水稻價格比較低,產量也比去年的低,明年種水稻的種植前景怎麼樣?

朋友們大家好,今年水稻的種植收入要明顯低於去年,原因是多方面的,關於明年種植水稻的前景,目前雖然無法準確判斷,但根據市場各方面因素分析,也會有一個大致的判斷,總體看明年水稻種植效益並不十分樂觀,但價格上基本能夠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也就是東北地區小麗水的主流價格在1.25~1.3元左右,長粒稻會低於今年1.5元/斤的水平,能夠達到1.4元左右。



一、首先談一下今年種植水稻效益偏低的幾方面原因:一個是今年水稻產量不好,略低於去年水平,黑龍江綏化一般產量降低5%左右,也就是原來一畝地能產1200斤,今天也就是1150斤左右。第二是價格原因,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公佈水稻調整價格的消息,能寫到每斤下調一毛錢,早秈稻調製1塊2晚秈稻調製1塊2毛6,北方粳稻下調兩毛錢,價格只有1.3元一斤,下降的幅度是比較大的,取消價格的影響也相對較大。第三個原因就是生產資料上漲因素,由於今年種子化肥農藥等資料悉數漲價,平均漲幅在20%左右,種植成本增長了5%到8%左右。



二、關於2019年種植水稻個人感覺種植前景,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因素,有利的一面主要水稻面積可能會下降,由於水稻效益明顯低於去年,以本地為例,今年種植一畝地水稻投入大約1150元,租地650元,其他買種子,化肥,農藥,農膜,插秧等所有費用大約500元。畝產1100斤水稻,每斤按1.28元計算,產值1408元,種一畝地的利潤僅有258元,畝八純效益比去年低20050到300元,所以明年一些低產水田重新改為旱點的可能性很大,明年的水田總面積有望減少。

三、從2019年種植水稻不利的方面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水稻價格是否調整還不確定,目前明年的水稻託市收購價格還沒有出臺,所以明年水稻價格還具有不確定性。二個是化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因素,從目前化肥行情來看,尿素價格已經上漲,其他肥料、種子等生產資料也有一定的上漲趨勢。第三個就是目前水稻庫存依然較大,瞭解目前國家水稻庫存還有1億噸左右,在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作物中最高的一個品種,對市場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綜上所述,種植水稻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來看,不利因素較多,所以2019年種植水稻效益低於今年的概率比較大,這個分析結果讓種水稻的朋友感到有些失落,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生產現狀,請大家多多理解。針對明年水稻生產有三點建議:一是對於新改水田的,如果是景觀,而且產量較低,可以考慮重新改為旱田。二是如果具有測土配方施肥條件,可以採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一方面可以提高產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三是明年水稻生產注意品種選擇,多選用一些優質品種種植,如果面積較大,可採取小粒和長粒品種匹配種植。


三農廣訊


2019年水稻種植的前景怎麼樣?

我個人認為2019年水稻種植的前景還是不容樂觀。即便是調減1000萬畝的水稻種植面積,水稻生產還是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既然是供大於求了,怎麼能夠賣上好價錢?能樂觀嗎?

2018年的水稻價格讓水稻種植戶傷透了心,有價無市的局面現在還沒有打破。大部分的水稻仍然在自家保存著沒有出售。2019年國家繼續進行去產能的“供給側改革”,調減1000萬畝的水稻種植面積。但是對於東北或者全過來說,1000萬畝實在是沒什麼大的影響。主要在於最近幾年旱改水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玉米大豆不賺錢,就改水田,能改的都該。造成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過大;也正是種植水稻的熱情太高了,導致了人工成本一年比一年瘋長。很多的種植戶都說產量比以前高了、價格比以前高了,還沒以前賺錢了。為什麼?水稻種植的太多了,缺人、缺地,什麼都缺,能不漲價嗎?前幾年水稻處於高價的時候都不怎麼賺錢,現在降價了還能賺錢了嗎?

而且,前幾年國家還實行保護價的政策。一旦取消了保護價完全進入市場,到底是什麼價格真的不好說。2018年是最後一年有保護價吧?我記著好像是。雖然說2018年優質米的價格還不錯,但是2019年一旦優質米種植大面積鋪開,優質米的價格又是一個問題。

所以,2019年種植水稻一定要做好最差的心理準備。做好不賺錢或者賠錢的準備。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今年的水稻價格比較低,產量也比去年的低,明年種水稻的種植前景怎麼樣?



今年的水稻價格確實比去年低,由於自然災害的現象,導致了許多水稻受淹也是得水稻的產量比去年下降了很多,但總的來說水稻的種植收益還是有的,總比玉米種植的收益要高一些。因為現在水稻的市場價格相比較還是不錯的,中晚秈稻的價格一般每斤在1.26元左右,對於超級稻來說價格要高一些,達到1.46元左右每斤五常地區的水稻收購價在2.6元每斤。

今年的水稻最低收購保護價比去年平均低0.1-0.2元每斤,也是近幾年來水稻最低收購價的最低價格。主要原因是由於近幾年水稻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水稻的新品種不斷推出,以至於提高了水稻的畝產量,使得我國的水稻的總產量大幅度提高,出現了市場過剩的現象,導致了水稻價格持續不能上漲,甚至出現了水稻價格逐年下降的趨勢。



對於明年水稻種植的前景來說,至少比今年要好一些,畢竟大米是消費者特別喜歡的一種糧食,消費量呈現猛增。國家對水稻的儲存量也加大了儲存力度,特別今年開始大量收購中晚秈稻以及粳稻。水稻的種植成本一般每畝在600元左右,水稻的畝產量一般在一千斤左右,所以去除成本每畝地還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水稻的價格是比較穩定的,而且沒有出現大的波動,主要是水稻作為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確保人們的飯碗。當然國家也會對水稻的價格進行宏觀調控,畢竟水稻是人民的主食。如果水稻價格特別低,而且種植成為再度增加的話,國家會對水稻提高補貼;如果水稻價格大幅度上漲就會出現開倉放糧,打壓水稻的價格上漲。



總之,今年水稻的價格比去年低了很多,而且產量也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水稻知識作為人類消費的主食,而且水稻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作為人類的消費,關係到國計民生。有也由於在近幾年的水稻價格比較的低迷,但是也很穩定,所以明年種植水稻也是可以的,至少比今年的行情要好一些,今年的水稻價格小幅度的下降,會導致一些農民不再種植水稻,直接助推明年的水稻價格上漲。


三農一姐


溫度越低、海拔越高,水稻的產量也相對就低。在南方地區,溫度高,一年甚至還可以種植三季稻,而且第一、二季稻產量都還是很高的,第三季稻產量相對就低。

在稻田裡種植水稻,還有影響水稻產量低就是土壤的肥沃性,土壤越肥沃,水稻產量相對就高,反之就低(土壤肥沃性情況,要依照水稻品種的需肥強弱程度來施肥噢!)。

關於稻穀的價格高低問題,這個得看每年市場需求,以及每年全國水稻總產量情況來決定吧!水稻稻穀當年產量高,單價就低(下滑),否則就上升,價格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