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出生50天緊急求醫,戰疫下的追光之旅

2019年12月中旬,家住江西的小玉一家歡天喜地地迎來家中新成員貝貝的呱呱落地。然而,一次常規早產兒病變篩查讓小玉一家幾近絕望。“雙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看到報告單小玉瞬間就崩潰了。貝貝面臨雙目失明的危機,這個晴天霹靂讓小玉一家難以接受。

疫情當前,誰能救貝貝於危難,誰又能力挽狂瀾?在廈門眼科中心,小玉一家終於找到能夠為貝貝帶來光明的人。這位“大咖”不是別人,正是黎曉新總院長。2月7日,小玉抱著剛出生50天的貝貝,邁入了廈門眼科中心五緣院區的大門,開啟了貝貝的追光之旅。

經過詳細的檢查,貝貝被確診為雙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Ⅱ區3期+)。 “貝貝早產31周出生,出生時體重1.75kg。早產兒的身體極為虛弱,孩子未血管化的視網膜發生纖維血管瘤增生、收縮,並進一步引起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如果不及時進行人工干預,任其發展,孩子就會因視網膜病變而雙目失明!” 黎曉新如是說。

迫在眉睫!出生50天緊急求醫,戰疫下的追光之旅

2月8日,黎曉新教授帶領團隊為貝貝進行手術。專家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每一步操作都精益求精。隨著手術的順利完成,注射到眼底的藥物發揮作用,貝貝雙眼的視網膜得到了保護。術後貝貝雙眼恢復良好,視網膜平伏,2月9日,貝貝與爸爸媽媽一起踏上回家之路。“終於鬆了口氣,懸著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貝貝出院時小玉如釋重負的說道,而她也真誠感謝黎曉新教授團隊在疫情期間仍堅守在一線。

黎曉新教授強調,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分為1、2、3、4、5期,3期以前的病變,如及時進行治療可中止病變的進展,寶寶的視力能正常發育。但如果進展到4期,視力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進入5期後,手術的成功率低,只能保留光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3期到4期,僅僅幾周的時間,病情迅猛發展。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窗”,就有可能永遠陷入無邊的黑暗之中。

所以,黎曉新教授建議,32周前出生,出生時體重低於4斤,最好是帶寶寶去醫院篩查。如果32周後出生,體重大於4斤,但是有吸氧史,也要帶寶寶去篩查。而且,建議在孩子出生後的

4~6周篩查,不宜過晚。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全世界兒童眼科學界的難題,發病快,若延誤治療會造成失明。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早期干預治療很有必要,不可耽誤。2016年廈門眼科中心啟動和開展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及治療項目”,依託廈門眼科中心的先進設備、技術和專家資源,有問題的患兒能及時得到救治。疫情期間,黎曉新教授團隊為近十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患者挽救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