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工業黨

漫說“工業黨

張頤武

近年來,社會中存在著一種“工業黨”的思潮,引發了許多關切和討論,也在網絡空間中引發了持續的影響。這股思潮也對年輕人的思考產生了很多影響,成為互聯網上引人注目的思潮,在網絡文化中的思想討論中相當活躍。當然“工業黨”並不是一個學派,僅僅是一個比喻性的、形象化的、用網絡語言形成的的粗略的代稱,有其簡單化和並不準確的一面,其內部的觀點也非常多樣豐富,有很多區別和差異,人們對它的看法也眾說紛紜。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括,但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種思潮的特點。

這一思潮放眼世界近五百年的風雲變幻,著眼於世界當下競爭中的格局的變化,以及在這一格局變化中中國的崛起的歷史的意義,提供了很獨特的思考。“工業黨”既有對於現代世界歷史的發展的解釋,也有對於當代社會和世界發展的闡釋。他們的思潮有很深的歷史淵源,也有對於當下世界問題的分析,他們的觀念和思考對於當下問題的回應也有一定的解釋能力,因此才會有相當的吸引力。

如果不做具體細節的探討,那麼,所謂“工業黨”其實有三個方面的見解是最基本的,人們用來概括“工業黨”的最關鍵的區別性的特徵就在於這三個方面。

一是對於工業化和工業發展的決定性的意義的高度關注。“工業黨”對於工業在國家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始終念茲在茲,放在中心的地位加以強調。他們認為工業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強大的工業能力、基礎設施、國防工業,一個國家的強大就無從說起。他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現代性”的歷史的考察中,認為工業強國是發達國家世界稱雄的關鍵,而發展中國家的後發的發展中,工業化也是最關鍵的主題,工業強則國家強,工業基礎的強大正是國家競爭的核心。所謂“現代化”的最關鍵之處就是他們所篤信的“工業化”。只有有了工業的高速發展,國家才可能在世界立足,國民的福祗也才能得到保障和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也才有最根本的保障。

二是“工業黨”的思路是以國家的競爭為思考和探討的基礎的,他們認為現代社會是以現代的民族國家為本位的,國家之間的競爭關係是現代世界運作的基礎。國家之間縱橫捭闔,是現代世界的基礎。沒有強大的國家,在現代社會中就是弱勢的。國家的發展是全面的國家競爭的結果,在這種激烈的國家競爭之中如何脫穎而出是現代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必然的狀態。國家是“工業黨”立足的基礎。只有以工業為基礎,國家經濟才可能有根本性的發展。當然,多數“工業黨”對於國家的經濟形態持比較開放的態度,對於市場經濟也相對比較肯定,但這種市場經濟是以國家的總體發展為中心的。他們對於世界各國發展的解釋,也是以如何利用全球市場的發展來壯大自己的國力,而全球的和平與戰爭等選擇也是國家競爭的選擇。他們對於冷戰時代的解釋,也並不強調意識形態的紛爭,而是從國家競爭的角度提出解釋。對於大國競爭中爭奪世界霸權的努力,“工業黨”尤為關切。對於這一波全球化的很多方面,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在西方發展起來的許多重要的高概念,如高度的環保、動物權利、少數權利等等,“工業黨”都對之有很疏離或批評的態度。

三是“工業黨”是以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的,他們有極為強烈的中國本位的意識。他們從來不掩飾自己對於中國的歷史的信念,他們對於中國的發展抱有最堅定的信心,對於中國的復興有著強烈的情感和價值的認同。他們對於強國之間的競爭的闡釋也是試圖為中國的崛起提供內在的合理性。中國近四十年來的高速的工業化的巨大的成功,為他們提供了思考的前提。而中國近代以來的積弱積貧正是工業化的缺失和挫折的後果,而新中國七十年的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工業化所取得的重大的成功和積蓄的國家實力。他們的世界視野正是從中國工業化的角度提出的,他們對於工業化的推重和發展的推重,往往是以實效和實用為前提的,工業產業發展他們視為最關鍵的方面,高科技等的運用也是在工業發展的前提下展開的。他們對於所謂“文科生”有一種內在的輕視,認為社會發展的根本上依賴工業實力,其他的很多對於“現代性”和“現代化”的解釋往往受到“工業黨”的強烈的批評。“工業黨”經常從工業化的角度對於中國的獨特的發展路徑和其他一些發展中社會如印度等大國進行比較,對於中國工業化所具有的獨特的意義加以闡發。對中國的現代化需要突破西方的限制也高度關切。

“工業黨”的影響力在於其很多的歷史的解釋有其相當的說服力,而工業化對於現代國家的作用也是現代社會進程的關鍵的、不可忽視的方面,這是工業黨把握問題的焦點。“工業黨”可以說是高度重視現代性和現代化的實用、實效和實力。實用是體現在在發展路徑上的,實效是體現在在發展的效能上的,實力則是體現在在發展的結果上的。他們的主張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獨到的對於世界現實的闡釋力。尤其是近年來西方本身所發生的一些重大的變化,也是以國家本位和關注社會的“實”的方面入手的變化,以及全球出現的已經成為重要趨勢的“逆全球化”以及發達國家所宣傳的“再工業化”,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工業黨”的思考形成了某種照應,也能夠贏得很多互聯網上關注現實問題的年輕人的認可。當然,“工業黨”是一種相當具有現代性的形態的主張,在回應當下全球中產社會所提出的很多新的議題方面缺少必要的闡釋能力,也難以回應一些新的社會需要和社會要求,因此凸顯了作為“後發”現代化社會的理論的特徵,也反映了中國發展和世界格局變化在當下的某種迴響。它吸引網絡年輕人之處在於其對於國家發展和工業化的高度的

關注

“工業黨”這個概念和這個概念下所指稱的思潮,值得關注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