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本文關鍵詞 | 危機 企業操盤手

字數 | 3215字

建議閱讀時長 | 約5分鐘


時代中的一粒塵埃,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大山。但很多傳統中小企業的老闆都沒有想到,這座大山竟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相信很多傳統中小企業的老闆都會有以下感覺:

由於疫情影響,無法開工,每天的損失只能自己咬牙默默承受!

線下無法開工,線上流量火爆,但完美的線上營銷計劃,總是無法落地?

企業制定的制度必須親自盯著,如果不盯,制度就形同虛設,無人執行?

公司日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

.....

的確如此,這些都是長久以來,困擾傳統中小企業老闆的頑疾,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或者說操盤手的能力不足!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圖源:微觀學社總裁私董會直播大課

什麼是操盤手?老闆是制定戰略的人,而操盤手就是執行戰略的人,是掌控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核心人員,他最大的任務就是解放老闆


大家都知道,管理公司的鐵三角是戰略、運營和執行。只有操盤手將老闆解放,老闆才有更大的精力去規劃頂層設計,佈局公司戰略,而操盤手則負責公司運營和執行。




一、

企業操盤手必備的兩大思維

稻盛和夫說過:

成功=熱情×能力×思維方式。


那作為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操盤手一定要具有平臺思維和系統思維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01

平臺思維——不依賴於能人

所謂平臺思維,就是有大局觀去建立一套標準,它是不依賴於能人,不因人而驅動。


對於公司來說,無論是業務,還是服務,都不能靠那幾個關鍵的能人把它幹出來,就算幹得再大,都只是個小作坊,不算是一個正規企業。


就拿微觀的一個客戶來說,他一年幹6000多萬的產值,但是他的業務團隊,是由他六個弟兄乾的,大部分的業務都是他們自己在外面喝酒送禮。


所以整個公司不可能有任何的管理規則,也不可能有任何的組織文化,所以後來他想把企業做大,想培養人都不行了。


所有的能人都不願意幹那些慢工細活的事情,都只想依靠個人的能力和聰明,拿訂單,賺快錢。


如果企業依靠這種慣性思維發展,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長期價值的企業。


所以,作為企業操盤手,一定不能依賴能人。相反,而要從平臺出發,建立一套公司特有的體系,帶領公司不斷髮展壯大。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02

系統思維——可標準化

所謂的系統思維,就是可以形成可標準化,可複製,可快速裂變的方法論。但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標準化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根據自身情況可個性化定製的。


舉個例子:美國的7-11便利店開遍全球各地,從一定程度上說,7-11的成功就歸功於可標準化。


去過7-11便利店的朋友,會發現店內的貨品有很大的區別,醫院旁邊的店,社區內的店,學校旁邊的店,美國的店,中國的店裡面的貨品去別很大,有關數據統計商品類別差異達到40%以上。

而誰來決定自己所在店的商品品類配比和進貨數量呢?答案就是每個店的店長。


店長可根據自己店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在7-11標準化閉環的物流配送、品類、貨品、結算體系中,以店內的銷售額最大化為目標,進行自我選擇。


因此,我們會發現,我們每做任何一件事情,就都能形成一個閉環,我們是要做一百米深的事,而不是一百米寬的事


所以系統思維不是點對點,或者是解決某個點上的問題,而是我們要垂直化、系統化、標準化的思維解決問題。


這種平臺化和系統化的思維,不僅是每個公司的操盤手具備的,甚至所有的高管也需要具備。


因此,思維認知決定我們的企業格局,我們只有從思維上去反思,才有可能尋找到事情的破局點。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二、

企業操盤手必備的能力

01

立場是一切的根本

大部分傳統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的諸多問題,企業要解決問題,就要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成熟度,打造團隊凝聚力,這就需要操盤手自身具有堅定的立場,才能促進公司文化統一,為企業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在做操盤手過程當中,我們處理事情的原則就是圍繞三大立場。


第一個是公司立場。

凡是違背公司的事兒不幹,話不說,只有對人的負責才有對事的負責。


第二個是客戶立場。

凡是不增加客戶價值的流程、文化、組織和人都要砍掉。


第三個是做大事的立場。

凡是偏離幹大事的氣質、性格和態度都要修正。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從老闆提出戰略,再到我們運營和到執行的過程中,當你不知道標準是什麼,甚至說你不知道底線是什麼的時候,那我們就用這三大立場去指導工作。


因此,作為企業操盤手,要時刻捍衛自己的立場,將這三大立場貫徹執行到底。

02

聚焦目標,抓關鍵業務

一個優秀的操盤手,除了具備三大立場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失的能力,就是聚焦目標,抓關鍵業務。


要聚焦目標,抓關鍵業務的前提是你要精通業務。


因為精通業務是最大的發言權,你只有精通業務,你才能真正的去了解,在企業發展過程當中,它的問題所在。


其次我們還需要了解流程和系統,並且進行機制創新,這都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像我們很多高管,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員工離職,那離職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們企業文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機制流程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倒推,甚至說我們要去倒逼自己,想一想我們如何能在流程業務,以及機制上做得更好。


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激活人性,盤活人才,甚至激活我們公司業務和價值。這是作為操盤手和運營官,最終要達成的目標。

03

建立組織,培養人才

作為企業操盤手,我們還要有建立組織,培養人才的能力。


當公司有了戰略,那麼就有相對的業務,有了業務之後,我們就要考慮,誰去幹這個事情。


所以我們就需要考慮如何建立組織,培養人才,以及包括對應的考核機制。這每一個板塊,每一個垂直領域,都需要紮根生長,慢慢這個平臺就會越做越大。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不具備系統的思維和能力,那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系統的認知,所以我們需要用六維戰略執行力去落地。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圖源:微觀學社總裁私董會直播大課

從戰略到組織以及包括我們的業務流程都詳細概括,無論是進行追蹤還是和員工溝通,安排業務工作,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都會清清楚楚。


作為企業操盤手,能力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所以我們要不斷承擔和歷事煉心,

所謂高手都是在動亂波折中駕馭前行的。




三、

企業操盤手實用落地工具

作為企業操盤手,我們一定要聚焦目標,以終為始,抓關鍵性的業務,解決核心的問題。


除了思維認知和能力修煉,輔助的實用落地的工具,也將助力企業更好管控和發展。

01

OKR工具表

未來的企業,做轉型和創新,OKR會作為績效管理和績效溝通的一種模式。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圖源:微觀學社

為什麼要使用OKR?

① 促使我們思考,主要目標會隨之浮現;

② 溝通會更順暢,讓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

③ 能找到一個衡量過程的指標,能讓我們集中地為某件事而努力。

OKR操作要點:

① OKR是要可量化的(時間&數量)

② 目標是要有野心的,有些挑戰性的;

③ 每個人的OKR在全公司都是公開透明的;

④ 實施的關鍵流程:從上至下,目標的設立順序應該是公司到部門到組到個人;

⑤ 每個季度跟年度都有OKR,並保持這樣的一個節奏;年度的OKR是指導性的,並不是約束;

因此,OKR績效溝通工具,不但可以管好我們每一個專題,也可以把我們每一週,每一個季度,甚至每一年的業務納入到績效溝通體系中來。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圖源:微觀學社總裁辦11月第一週OKR

02

立項制

在公司採取立項制,就是將多結果多目標進行拆分,劃成一個個的項目單元。


大家都知道,其實每個公司最缺的就是幹部,所以我們要讓公司更多的人站出來,誰領了項目,誰就是總裁,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驅動所有資源和配置。


除了幹部,項目班子加上目標,加上策略,再加上獎罰,我們就把整個立項制的體系搭建起來了,所以這也是變相為公司培養更多的人才,批量化複製而不是培養更多的能人。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03

第三方運營

第三個,就是建立第三方運營團隊。他們在企業中是一支有責任心,原則性強,不偏不倚,並且能置身企業管理之外,看清並監督企業問題,及時糾偏並嚴格執行規則的隊伍。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總結

生活可以被疫情影響,但是我們決不能被疫情打敗!


只要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對明天充滿希望,只要我們敢於投資、敢於消費、敢於學習,每個人都會成為企業操盤手,都會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們依然相信,2020仍然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年份。


公司管理,老闆一管就散,不管更亂,就是因為企業沒有操盤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為了幫助更多老闆和團隊渡過此次危機,我們特別拿出微觀王牌課程《增長營》28大專欄,400節高清視頻大課,陳平老師全面講解企業管控、薪酬、績效、股權、營銷、文化等企業剛需問題,足不出戶,純乾貨落地,讓你駕馭企業經營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