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

中藥材品種繁多,產區廣泛,歷代本草記錄使用習慣也不盡相同,類同品、代用品不斷湧現,因此有同名異物、異物同名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我們將陸續錄入這些常見的中藥材別名,以備不時之需用。

一、根莖類(續)

15、黃芪

(1)常用處方別名:黃耆、北芪、北黃芪、蜜黃芪、炙黃芪、炒黃芪、綿芪、紅芪、口芪,生黃芪;

(2)不常用別名:箭芪,箭黃芪,內蒙古黃芪,王孫,戴芪,戴糝,戴椹,獨椹,蜀脂,百本,百藥棉,百藥綿,土山爆張根,獨根,二人抬,大有芪,蒙芪,元芪,紅藍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莢黃芪,東北黃芪,內蒙黃芪,衝正芪,武川芪,炮臺芪,渾源芪。

(3)黃芪商品名:

A、北黃芪:又名北芪,東北黃芪,卜奎芪,關卜奎芪、關芪、黑皮芪。主產於黑尤江,內蒙古等地。質優。因產地不同又分為寧古塔芪、紅蘭芪,黑石灘芪、正口芪等名稱。

B、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黃芪、熟芪。為植物內蒙古黃芪的根。屬北黃芪。舊時多經獨石口進關集散,故得此名。

C、綿黃芪:又名綿芪、棉芪、西綿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黃芪、箭芪。包括大嵐芪,渾源芪、武川芪、壯芪、西黃芪等。指產于山西綿山等地者。質佳。因其根長,形似箭桿,故有箭芪和箭黃芪之稱。

D、 西黃芪:又名西芪。指產于山西渾源、陽交、山陰、天填等地者。

E、庫黃芪:又名庫倫黃芪、庫倫芪、庫芪。指產於內蒙古庫倫一帶者。

F、 紅芪;又名晉芪、巖黃芪。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15、黃連

(1)常用處方別名:黃連,川連,姜連,薑黃連,姜制黃連,吳萸黃連,酒連,酒黃連,鹽炒黃連,黃連炭、雞爪黃連、黃連炭;

(2)不常用別名:王連,支連,三角葉黃連,雲南黃連、峨嵋野連,光連,峨嵋連,嘉定連,刺蓋連,野連,野黃連,鳳尾連,巖黃連,上草。

(3)商品別名:

A、味連,又名川連、川黃連、尾連,西連、雞爪連、雞爪黃連、鷹爪連,鷹爪黃連、光連。主產於四川、湖北,陝西等地。

B、雅連:又名川雅連,雅川連、洪雅連、峨嵋連,嘉定連、刺蓋連。主產於四川省峨嵋,洪雅地區。

C、雲連:又名雲黃連、原雲連。主產於雲南。

D、野連:又名野黃連、巖黃連、鳳尾連。生產於四川。均為野生,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15、黃芩

(1)處方別名:元芩、枯芩、枯黃芩、淡芩、淡黃芩、子芩、條芩、酒黃芩、黃芩炭;

(2)不常用別名:片芩、經芩、宿芩、北芩、鼠尾芩、黃金茶、黃文、空腸、內虛、腐腸、印頭、妬婦、土金茶根;

(3)商品別名:

A、枯黃芩:又名枯芩,片芩,片黃芩,為老根斷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狀者。

B、黃芩瓣:為中空而不堅實,呈劈破狀者。

C、條芩;又名條黃芩、子黃芩、子芩、嫩黃芩、嫩芩。為外呈黃色,中實色青的細條嫩根。

D、大枝芩:為體形粗大、空心多者。

E、枝芩:為形體較小,空心少者。

F、尖芩:為形體細小或折斷的尾部。

G、瓣芩:為黃芩破碎的片塊。

H、熱河黃芩:又稱北芩。為產於河北承德和內蒙古昭蒙者。

J、 東芩:為產于山東者。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15、黃精

(1)常見處方別名:生黃精,雞頭精,熟黃精,甜黃精,制黃精,酒黃精、炙黃精、姜形黃精、南黃精等;

(2)不常用別名:雞頭參,囊絲黃精(白芨黃精)、金氏黃精(滇黃精,西南黃精,德保黃精,節節高),多花黃精,玉竹黃精,野生薑,野仙姜,山生薑,老虎姜,山姜,兔竹,鹿竹,仙人餘糧,救荒草,黃雞根,戊己芝,救窮,米鋪,黃芝,黃雞菜,龍銜,太陽草,垂珠,雞格,苟格。馬箭,土靈芝,陽雀蕻,山搗白,白及,筆菜,筆管菜,姜蕤,重摟。

(3)商品名:

A、長葉黃精: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江西、貴州等地。

B、多花黃精:分佈於廣西、廣東、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地。

C、熱河黃精:分佈於東北、河北等地。

D、滇黃精:分佈於雲南等地。

E、卷葉黃精:叉名老虎姜,鉤葉黃棒。分佈於陝西,甘肅,寧夏、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F、玫瑰紅黃精:又名紫花黃精。分佈於新疆,河北,山西、湖北、四川等地。

G、甘肅黃精:又名羊角參。分佈於我國西北地區。

H、彎花柱黃精:分佈於寧夏。

I、紅果黃精:分佈於青海、甘肅等地。

J、長梗黃精:分佈於浙江、福建。

K、 深山黃精:分佈於浙江、江西等地。

L、裸花黃精:分佈於四川等地。

M、對葉黃精。又名棒絲黃精。分佈於西藏等地。

O、斑莖黃精:分佈於廣西等地。

P、囊絲黃精。

Q、金氏黃精:

R、雞頭黃精。形似雞頭,故名雞頭黃精。

S、姜形黃精:結節分枝短而瘦,形似生薑,故名姜形黃精。

T、玉竹黃精:形似玉竹者。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16、薑黃

(1)處方別名:黃姜,毛薑黃,寶鼎香、片薑黃、醋薑黃、酒薑黃;

(2)商品別名:

A、薑黃:又名色薑黃,廣薑黃。主產於四川、福建。

B、蟬肚薑黃:多皺縮,有環節,形狀如蟬,故名蟬肚薑黃。

C、長條薑黃:呈圓柱形或略扁,稍有彎曲,呈長條狀,故名長條薑黃。

D、片薑黃:又名片子薑黃。為植物鬱金的乾燥根莖。主產於浙江。

17、鬱金

(1)處方常見別名:玉金,廣鬱金,川鬱金,醋鬱金,酒鬱金,制鬱金等。

(2)不常用別名:馬蓬,玉京,入金,乙金;

(3)商品別名:

A、黃鬱金;又名黃絲鬱金、廣鬱盒。為植物薑黃的乾燥塊根。主產於四川。

B、黑鬱金;又名溫鬱金、溫益金、川鬱金、川益金。為產於浙江溫州的植物鬱金的乾燥塊根。

C、白絲鬱金:為植物鬱壘的乾燥塊根。外形較黃鬱金瘦長,斷面內心較黑鬱金白。主產於四川。

D、綠絲鬱金:為植物莪術的乾燥塊根。主產於四川,廣西、廣東。

E、桂鬱金:又名莪苓。為植物毛莪術的乾燥塊根。主產於廣西,雲南。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18、莪術

(1)處方常見別名:溫蓬術、文術、炒莪術,醋莪術等。

(2)不常用別名:蓬莪蒁,蒁藥,廣茂,蓬術,莪蒁,蓬蒁,羌七,廣術,黑心姜,山薑黃,綠黃,芋兒七,臭屎姜,蓬莪。;

(3)商品別名:

A、蓬莪術:又名莪術,文術。為植物莪術和鬱金的根莖。主產於四川。

B、桂莪術:又名廣西莪術。為植物廣西莪術的根莖。主產於廣西等地。

C、溫莪術:為同屬植物溫鬱金的根莖,蒸熟或煮熟,曬乾入藥者。主產於浙江。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