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生的“筆桿子”,走好這六步你也是“大拿”,先說第一步

文字上的功夫主要不是靠天資,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與其聽聽網上那些所謂大V們鼓吹的各種寫作技巧,參加地方一些機構舉辦的各類寫作培訓,還不如聽聽真正的“老機關”怎麼說。多年來,自己從技術員一步步走來,掉了不少坑,摔了不少跤,捱了不少罵,箇中滋味有著切身體會。如果你還在機關職場奮鬥,那麼關鍵是找出自己的短板弱項,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寫作之路,而不是盲目跟著別人走。今後,我會在工作之餘,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給大家講一點感受體會,希望繼續關注。


雖然機關文稿寫作並不難,但是要成為領導群眾公認的“筆杄子”,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說白了,寫作功底的練就和夯實決不是一日之功,非下苦功夫不可、用笨力氣不可。其根本出路在於實踐和悟性,沒有遠大的志向、堅強的毅力和融會貫通的思維,趁早別吃這碗飯。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學歷水平、實踐經歷、工作內容,寫作水平卻有“爛筆頭”與“筆杄子”之別的深層次原因。

沒有天生的“筆桿子”,走好這六步你也是“大拿”,先說第一步

除了要學習各種具體的技法、各種文稿的寫法外,還要加強學習勤讀深思、刻苦訓練、逐步提高。說實在話,提高材料寫作水平沒有什麼“靈丹妙計”可言,要“苦行僧”,做個“有心人”。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在學習機關材料寫作的路上,我感到有六步不可或缺。老老實實走好勤學苦讀、積累素材、模仿借鑑、常寫多練、跟高手學、總結創新這六步,方能實現鳳凰涅槃,獲得提升和飛躍。

由於內容較多、篇幅較長,我分開來逐個給大家交流。今天就寫作的第一步──勤學多讀,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勤學多讀是提高機關文稿寫作水平的前提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一篇文稿如果沒有思想性、理論性,肯定寸步難行。要做到文意深遠,起草者的理論水平、思想修養和知識儲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隻能靠勤奮學習,靠認真讀書。

任何學問都需要認真學習,文稿寫作也是一樣。如果想考公務員,想成為公務員中的文筆“大家”,想在幹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學習領會各種知識。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抗干擾、排誘惑、耐寂寞、忌浮躁,沉入文海,澘心研究。功夫不負苦心人,到了一定時候,你就會“出道”,“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

目前社會上浮躁之風盛行,很多人都想投機取巧,一舉成名。這對於立志有一番成就的人,是極其有害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打得越深,大廈才能蓋得越高。因此,每一個公務員都要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

沒有天生的“筆桿子”,走好這六步你也是“大拿”,先說第一步

在一些即興講話場合,大家看很多領導人特別是一些高層次的領導都能出口成章,對很多問題的闡述引經據典,很多詩詞名句也會信手拈來,殊不知這都和他們平時的勤讀、多讀密不可分,儘管平時工作繁忙,他們也都能做到日日思讀。領導尚且如此,我輩新人豈能懶惰度日、荒廢時光?

在我們黨政機關,不論是搞外交的、搞法律的、搞經濟的、搞金融的,還是做其他方面工作的,都應大力提倡多讀書。多讀書、勤學習,是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學有所成,必是讀有所得

結合機關工作實際合理安排學習內容

根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個人覺得在機關起草文稿應注重六個方面的學習。

一是學習中央領導講話,重在把握精神實質。中央領導講話稿,有的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有的在《中辦通報》上內部刊登,有條件的同志都應該深入認真及時地學習領會,這對於我們瞭解當前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及政策走勢,從更高的層面認識和把握本單位的工作任務,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是學習省委領導講話,重在熟悉本省工作情況。尤其是在省級機關從事文稿寫作,一定要放眼全省、著眼全局,始終站在省委的角度看問題,這對於提高文稿的層次境界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學習本系統上級領導講話,重在瞭解工作信息。譬如說,在省人大機關從事文稿寫作,就要時刻注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的講話精神,既瞭解工作動態也瞭解工作要求,從而更好地把握省人大工作的方向。

四是學習《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的文章,重在借鑑寫作方法。當然這是針對剛進機關的新同志而言的,對於非中文專業的公務員也可以參考。堅持閱讀《人民日報》上面的文章,不僅可以瞭解黨的大政方針,而且可以學習借鑑文章高手的寫作方法,收到一箭雙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沒有天生的“筆桿子”,走好這六步你也是“大拿”,先說第一步

特別是對於文稿寫作任務比較多的同志來說,平常一定要多看看《人民日報》的“人民時評”“聲音”“思想縱橫”“人民論壇”,《北京日報》的“理論週刊”,《環球時報》的“國際論壇”等欄目,以及《人民論壇》《中國新聞週刊》《中國改革》《求是》等一些時政雜誌。這些欄目和雜誌中有很多議論性的短文,既有哲理,又有文采,把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提高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幫助我們點燃思維的火花,對提高寫作水平很有幫助。

五是學習古代詩文,重在錘鍊語言文字。同樣在機關從事文字工作,中文專業與非中文專業的人是有差別的。譬如,文稿的標題、關鍵句子等都需要進行推敲錘鍊,這時候如果具有古代詩文的修養,則無疑會如虎添翼。

六是學習寫作方面的書籍,重在掌握具體寫作技巧。除了以上五個方面,大家還要主動讀一些寫作方面的書,培養高質量寫作的思想自覺。寫文章的人都應該懂一點邏輯、文法和修辭。首先要講邏輯,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說話的結構,開頭、中間、尾巴要有一種關係,要有一種內部聯繫,不要互相沖突。其次要講文法,許多同志省掉了不應當省掉的主詞、賓詞,或者把副詞當動詞用,甚至於省掉動詞,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最後還要注意修辭,怎樣寫得生動一點。

一個合邏輯,一個合文法,一個較好的修辭,寫文章的時候必須注意這三點

以上六個方面的學習內容要因人而異、各有側重。

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就會事半功倍

讀書也不是隨便拿起一本書來就看,網上打開一篇文章就讀,要有講究,有重點。不僅要多讀書,還得會讀書。當今世界,書籍浩如煙海,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更是開啟了一個新的信息時代,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這就要處理好泛與精、博與專的關係。在比較集中地攻一門知識的同時,應儘可能廣泛地把各種門類的各種書籍都讀一些。也就是說,大家在讀書時首先要重視泛讀。

泛讀是指閱讀不同內容、不同體裁的書籍和文章,目的在於獲取廣泛的信息,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拓寬視野。有的名家還建議,泛讀應該養成快讀的習慣,比如一小時讀兩萬字,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量。開卷有益,有的書籍和文章即使瀏覽一下也是有好處的。世界在變化,國家在發展,知識在不斷更新,如果公務員只是整天忙於應付具體事務,不接觸新事物,不瞭解新形勢,不注意學習和補充新知識,思想、觀念、見識就會落後,更談不上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了。

沒有天生的“筆桿子”,走好這六步你也是“大拿”,先說第一步

除了泛讀外,還要精讀。精讀主要是指在泛讀的基礎上,重點閱讀一些與本職業務和當前主要工作有關以及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讀物。比如,政法委、法院、檢察院、法制辦、公安局等政法法制部門的同志,要精讀法學和法律方面的書;發展改革、財政、人民銀行、統計,審計等財經部門的同志,要攻讀經濟學和經濟政策方面的書;搞外事的同志,要著重閱讀有關國際形勢和外交政策方面的書。不精讀業務範圍內的書,不熟練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就不可能勝任本職工作。

讀書不能只記結論,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要細心揣摩作者研究問題的方法和寫作技巧。如果把讀書僅僅看作是消遣,那對自己擴充知識、搞好寫作是不會有幫助的。所以,讀書要用心,要精讀,善於在閱讀中思考。

結合到每篇文章,不同類型的有不同的讀法。對於古代詩詞散文,要熟讀成誦,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強調的就是要反覆地熟讀。而對於現代漢語的文章,尤其是涉及工作方面的文章,應該以分析為重點,通過深入分析,把握文章的重點內容、精彩句段、結構匠心,不僅知道文章寫了什麼,而且知道作者是怎麼寫的,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於文章的理解。

毛澤東主席在閱讀二十四史等歷史典籍時,寫了大量的批註,這種批註實際上就是一種評點。歷史上毛宗崗評點《三國演義》、金聖嘆評點《水滸傳》、脂硯齋評點《紅樓夢》,這種評點的方法都是讀書讀文章的好方法。

沒有天生的“筆桿子”,走好這六步你也是“大拿”,先說第一步

評點是一種評論,是文藝批評工作者的事情。機關文字工作者讀文章,完全可以借鑑古人評點的做法,當然不是要簡單地評論別人文章的優劣,而是要以分析文章結構和解讀文章寫作方法為重點,努力讀懂作者的寫作思路,最終成為作者的知己知音,這種移植過來的方法稱作點讀法。只有這樣才算是讀懂掌握了,才能做到案頭上的書越讀越薄、頭腦裡的書越讀越厚。

我們寫作時的思想表達、遣詞用句、材料選取、邏輯推理、段落組合等方法,許多都是從深讀精讀點讀中學來的,也就是看人家是怎麼寫的,然後再自己動手、反覆實踐、不斷提高。寫作有快慢、好壞之分,寫得既好又快都是長期潛心學習的結果。

如果一年下來,能夠認真解讀幾十篇甚至上百篇好文章,那麼有關文章的寫法技巧、結構安排等形式方面的問題應該都會迎刃而解,根本不用聽那些網絡寫作大V們的講課忽悠。

總之,文字上的功夫不是天生的。寫作功底的練就和夯實沒有速成和突擊的辦法,只能靠知識、技能和經驗的長期學習、積累、鍛鍊,非下苦功夫不可

好了,今天就談到這裡。下次接著給大家談談寫作的第二步,請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