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共性》片解佛經。——真智,真我,真愛之真佛性。

對佛的敬仰,應該是擺脫迷信之後的。

所謂,人人都是佛。意思是人人都可以通過修行往而成佛。所以真正的佛應該是自己,那麼我拜的又是誰呢?我們拜的是聖賢,而不是神。

所謂迷信,偏信則迷,迷入痴道,與佛相去甚遠。凡迷信者,都與自私脫離不了關係,因為你是有求的,是向內的,與佛理背道而馳。又怎麼能明心見性?

“佛”不會渡眾生,是佛理在渡眾生。心燈是用智慧的共性之愛點亮的,請參悟什麼是愛,真愛為什麼會無敵,無我為什麼會無敵。真愛與無我的關係。佛不是神,也不單純是理論。參透了去做就是了,也可叫做修行。


第一柱香,開光,明心見性。

“第一柱香”的時間,地點無從考究,我也不懂。為什麼要求第一柱?

所以就從“開光”開始說吧。所謂“開光”只是一種儀式,全稱應該是“開啟智慧之光”(注,這裡有“智慧”兩個字),凡指信徒們在新的佛像前參悟到法門,開啟了智慧之光。而那些非要給“佛珠”和“新車”這等無智慧的東西開光的,不知怎麼個開法。也搞不明白,也就不細究了。

去除迷信方能明心見性。

反觀自我,推己及人(我想即他想,他想如我想)方可明心見性。

明心,是明晰方向,見性,是看到智慧。明心見性,就是看到智慧後懂得了發展的方向。

要了解明心見性,還要知道以下兩個詞,“大”智慧(人性本空)“小”聰明(昧)

“大”智慧(人性本空)。1、虛懷若谷,只有空而可容,方才顯“大”。2、智慧是共性的(真智慧是沒有區別的),是每個人所具有的,普遍的。因為廣,所以“大”。

人性本空,這裡的“性”指的是智慧。“空”不是空洞,虛無。指的是空靈。人性本空是指人的智慧的空靈性。每個人的靈魂都是寬廣的,博大的,有深度的。他甚至可以穿越時空到達宇宙的邊緣。(其實動物也有,只是語言不通,溝通不暢。但因智慧共性,你是可以感知的。即使窗邊找不到出口的蒼蠅,那真的不是每天尋找出路的自己嗎?)

小聰明(昧),人不明瞭大智慧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這個字“昧”,昧,特指昧掉心智。人一出生就要面對這個光怪陸離的花花世界,自然會被各種外物所昧。(昧,被吸引,迷戀而失去本我)。

這裡又出現一個詞“外物”。外物對人來說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即使是錦衣玉食,黃金萬兩,死後什麼都帶不走,可見除了衣食之外的貴重器物多是無實際用處的。

迷入痴海,也就失去真我了。多少貪官汙吏還不一樣利慾薰心,無法自拔而身陷囹圄。要知道慾望和自私屬於邊緣性思維,這並不是智慧的核心。

大智慧,小聰明。一正一反。也希望大家不要像《心經》裡說的一樣“顛倒夢想”……


明心見性,智慧與真愛。

智慧是每個人所具有的,是共性的。他們可以穿越語言的界限而相互交融,如你置身於壯麗的自然景觀或是在欣賞一件藝術品。產生的共鳴。(智慧:其實這點喜好,佛理也是不贊成的,因為有喜好就可能有偏愛)。

這裡說下智慧為什麼有共性?什麼是共性?

共性就是本質上一樣,而沒有你我之明顯區別的。

為什麼有共性,是因為生命的向上性(?)。其實每個人自己的嚮往都是好的,顧妻兒老小,親朋好友。及左鄰右舍……。這也是自然不變的真理。

明心見性,智慧讓你看到人智慧的本質,知道智慧的共性以後,也就會去順著他的方向去幫助別人。大智之下必有大愛,愛是無私的,愛是付出不求索取。幫助別人也是先知幫後知

智慧:其實世界上只有兩個人,因為智慧的共性,其實他們是一個人,一個是自己,另一個只是自己的反映。

智慧:假設世界只有兩個人。你要跟另外一個人要保持什麼關係,是朋友還是敵人?要不要溝通?(人與人之間相互需求,那個才是最重要的)。至少得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相互照顧直到終老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吧。

其實人活著就只是為了活著。是因為真愛,生命才顯的有了意義。

我自生來無一物,何為外物累其身。

遠古的經書告訴我們。真愛無敵,無我無敵(只有捨棄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或者說更多的時候少考慮我們自己,而多考慮一下他人,反而可能會雙贏。所以“無我無敵”這並不是句空話。

真智,真愛,真我。愛是靈魂的發動機。真愛無敵。真愛會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他可以加強你的力量,驅使你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照顧好與你之外的任何人。真愛(去真心付出):你真愛家人,家人就是你的。真愛公司,公司就是你的。真愛國家,國家就是你的。真愛全世界,那麼全世界就是你的。格局使然,就看你有沒有這麼大的愛(或者說是能力及公信力),有的話想必早已眾星捧月,功到垂成。(

注:真愛是建立在真智的基礎上的,明心見性就不可能無謂的付出。一個貪婪之人或他的門店,你還要為他無謂的付出,何以見得你己明心見性?)

因為智慧的共性,本質的無區別性。所以,其實世界上就只有這麼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與我之外的那個人。而那個人就是我的反映,讓我照顧好他(另外的那個自己)。


佛教不是單純的自我解脫,他須有渡己渡人的修為,識得真智後的責任感。修行之路就是做好智慧之內的事。

佛經也提到“不起分別心”。

如:沒有偏愛就不會有恨。沒有自我(自私的,個人的)的“愛”,便不會生恨意,也就不會生氣。

《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理與此同。

智慧本無大小之分,也是我在“大”,“小”之上畫引號的原因吧。剩下其餘不做敘述。

修行,識的智慧,智行合一。真智,真佛性亦。

我自知,佛不可說,理不可講。不是不能說不能講,而是至玄妙處,言語無法表達,如智慧之彼岸(一個比方,彼岸並無岸。是一種境界。由於智慧的共性,共性是不分你我他的,也很難拿高低深淺來形容。所以說出來都有可能是錯的,也很難拿一個度來衡量)。“不要住”(住,停留)。不要住就是不要停留在字面上,更不能停留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仍需(行動)修行。亦如茶水香醇,品過自知吧。


<告旁門左道。認知本我,識的人性用的是真智慧聰明浮淺之極,用不得。否則自取其辱>

如有謬誤,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