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 笑而不語 迷而不失 驚而不亂

  人生最了不起的四種心境:

  一是痛而不言。無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慘痛。

  二是笑而不語。微笑具有移山的力量,淡然一笑,有時勝過千軍萬馬。

  三是迷而不失。淡定是人生修煉,痴迷和失態會傷及自身。

  四是驚而不亂。寵辱很難不驚,心驚則心動,而動中有靜、驚而不亂則具有別致之美。

  一、痛而不言,是一種堅強

  兩千多年前,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嘗糞問疾。國破家亡的痛,他不言;尊嚴被踐踏的痛,他不言;躺臥柴薪,咀嚼苦膽的痛,他不言。

  他將這一切悲憤封存入心,凝成銳氣逼人的長劍,直指吳王眉心!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三千越甲盡吞吳。

  痛而不言,是一份堅韌,一份剛毅,是狂風駭浪中傲立不屈的礁石,是滾滾黃沙中頂天立地的胡楊,是錚錚鐵骨的硬漢銘烙在骨血中的氣節與驕傲。

  痛而不言,也是一份靈通,一份豁達,是化剛為柔的太極八卦,是依風而舞的纖纖楊柳,是將迎面刺來的利刃化為無形的英雄大氣。

  它在向我們傳達一種信念:風雨過後,必將迎來彩虹。到那時,回首向來蕭瑟處,必定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 笑而不語 迷而不失 驚而不亂

  二、笑而不語,是一種豁達

  笑而不語,是一種灑脫。“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李白面對天寶時期昏庸的唐玄宗和整個黑暗的社會,無所作為,鬱郁不得志。

  雖被奉為翰林,但每天只是陪同皇上和大臣們飲酒作樂,如此而已。仰天大笑出門去,李白終究離開了朝廷,帶著他的“笑而不語”流連山水之間。

  笑而不語是一種豁達。朋友之間的戲虐,遭人誤解後的無奈。這時,過多的言辭申辯反讓人覺得華而不實,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作評。

  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有時一個微笑可以讓兩個宿怨之人冰釋前嫌,可以讓異國他鄉之人倍感溫暖。

  比起針鋒相對,笑而不語又多了一番容人之量。它表明了一個人良好的素質,能按捺住內心浮躁,不輕易出口傷人。

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 笑而不語 迷而不失 驚而不亂

  三、迷而不失,是一種智慧

  不迷失,是掌控生活的一種智慧,也是自己內心強大的一種證明。

  有時,迷失真的是在所難免,我們都不是聖人,也不是神仙,那就會走錯路,會沉迷於一種形態,比如頹廢,悲傷,痴迷……

  但這些都不可怕,短暫的迷失也並不代表什麼,只要及時的走出來就可以。世間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得失也是相對而言,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

  經過了短暫的迷惘,會更加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會愈發懂得生活的真諦。走出痴迷,走出頹廢,走出悲傷,全新的面對生活之時,天空會更藍,花兒會更鮮豔。

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 笑而不語 迷而不失 驚而不亂

  四、驚而不亂,是一種淡定

  蘇軾所言:“臨大事而不亂,臨利害之際不失故常”,這是一種從容不迫、應付自如的處事態度。

  當大事來臨的時候,不驚慌失措,鎮定沉著;面臨利害衝突的緊要關頭,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態。這裡顯示的不僅是膽量、毅力,還是經驗、才幹和公心。

  人生境界,是在生活中趟出來的,在時間中磨礪出來的。

  只要有成長的意願,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就總有那麼一天,在某個日耀的清晨或某個嫵媚的黃昏,打開從前的記憶,發現所有的誤會、傷痛早已消逝在舊日的風中,唯有那盈盈的微笑鐫刻在歲月的年輪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