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在之前的《太平洋戰爭-輕武器》中簡單介紹過美軍使用的M3衝鋒槍,下面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滿足對沖鋒槍日益增長的需求,美軍將M1928A1湯姆森衝鋒槍進行了簡化改進,設計出了M1A1湯姆森衝鋒槍,但是從生產性能上看經過複雜的切削加工來製成的湯姆森衝鋒槍仍不適應於大規模作戰需求。

伴隨著湯姆森系列衝鋒槍的改進同步推進的是,美國陸軍在專門試驗美國陸軍武器的阿伯丁靶場進行了各種衝鋒槍的對比試驗。在這一對比實驗中,收集了包括美國製的M1928A1湯姆森衝鋒槍,M1湯姆森衝鋒槍,T2衝鋒槍,海德M109衝鋒槍,海德2衝鋒槍,雷辛M2衝鋒槍,史密斯維森衝鋒槍等;英國的司登衝鋒槍,澳大利亞的奧斯登衝鋒槍,芬蘭的M1931衝鋒槍;德國的MP40衝鋒槍等,進行了性能、操作性、生產性等各方面的對比實驗。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英國司登衝鋒槍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海德2衝鋒槍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雷辛衝鋒槍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德國MP40衝鋒槍

此次對比實驗得到最高評價的並不是湯姆森衝鋒槍而是用粗糙的金屬管和衝壓件焊接而成的英國司登衝鋒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司登衝鋒槍的結構設計的非常簡單,擁有湯姆森衝鋒槍無法比擬的出色的可大批量生產的性能。美製衝鋒槍中海德2衝鋒槍得到了美國槍中最好的評價。

迫切需要大量衝鋒槍的陸軍將海德2衝鋒槍命名為“M2衝鋒槍”,但是最終由於該槍在設計上存在的缺陷停止了生產,已經生產出的M2衝鋒槍只得當作廢鐵來處理。

美國陸軍決定製造一款生產性能等同於甚至優於英國司登的衝鋒槍,採用衝壓件和焊接工藝,便於大批量生產,滿足美國陸軍對沖鋒槍日益增長的需求。

最終具有豐富的衝壓加工技術和經驗的通用汽車公司開發出了M3衝鋒槍,於1943年夏季正式投入正產,一邊生產一邊改進,於1943年秋季開始裝備美軍。外觀迥異的M3衝鋒槍一開始並沒有得到一線士兵的認可,但隨著實戰,士兵逐漸發現了M3衝鋒槍簡單可靠、攜行方便、故障少、重量輕、威力大等特點,得到了士兵的信賴。

M3衝鋒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生產了605664支,而這些槍全部是由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M3衝鋒槍大多是M3A1衝鋒槍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M3A1衝鋒槍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魔改消音迷彩M3A1衝鋒槍

相對於金屬光澤的M3A1,上面這款加裝配件和迷彩噴漆的M3A1是不是更具現代氣息,小編反覆覺得這特別像另外一款槍,但是又說不上來,請各位大佬幫忙參謀參謀,下方評論區見。

M3衝鋒槍大家在很多國產抗日影視作品中看到過這款槍,特別是前些年的熱播劇《亮劍》中山本特工隊使用過(如下圖)。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不過在原著中山本大佐為每位隊員配置的是德制MP38,時間是1942年,這時美國早已經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更何況M3衝鋒槍是1943年秋季開始裝備美軍,時間上完全不對。

美國M3衝鋒槍-物美價廉的“黃油槍”

德制MP38衝鋒槍

不過國產影視作品適當的藝術加工我們還是可以理解的,比上某些抗日影視作品中出現的AWM和電動加特林,以及無限子彈的特效,上面這個完全不算事,各位大佬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